司法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

時間:2022-04-12 01:28:00

導語:司法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

尊敬的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貧弱者同沐法治的陽光》。

如果說和諧社會是一曲優美的交響樂,那么,法律援助就是這交響樂中的華美樂章。因為,法律援助是一種關心貧弱者的善行,她不僅體現了人類的仁愛與善良,更彰顯著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作為一名年輕的法律援助工作者,我親身感受到我們法援人把履行職責的過程當作持續從善,并從中獲得幸福的過程。

去年7月的一天,一位腿腳很不方便的老人,拄著拐杖來到我們中心,向我們哭訴著心中的委屈。老人叫趙某某,77歲,安徽定遠縣人,小時侯因為生病導致左腿殘疾,妻子生下孩子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獨自一人將兒子拉扯成人。原本指望養兒防老,哪知兒子成年后,就一直在外漂泊,十幾年來,很少回家,最后竟然躲著不見。最近,老人打聽到兒子在馬鞍山打工,就冒著酷暑,一路乞討著來到我市。聽完老人的哭訴,同事張大姐已經泣不成聲,她站起身對老人說:“老人家,您今天就在這里等著,我們這就去找您的兒子。”安頓好老人,張大姐和我商量:趙大爺不僅需要生活上的幫助,更需要精神上安慰,一紙判決書并不一定能讓兒子回心轉意,必須盡量通過調解途徑解決問題。

七月,“流火”的季節。我們冒著酷暑找到老人的兒子和兒媳。剛開始他們情緒上很是抵觸,老人的兒媳一直說自己家庭是如何如何困難。我開始不耐煩了,幾次想打斷她,都被張大姐攔住了。張大姐耐心地聽完,說:哎,你們夫妻倆真不容易,可是再苦,你們也沒有委屈孩子呀。你們想想,孩子的爺爺還是殘疾人,一個人撫養孩子比你們倆要難上多少倍啊!現在他老了,卻沒有親人在身邊……”張大姐哽咽地說不下去了,屋子里一下子安靜下來。老人的兒子、兒媳羞愧地低下了頭。我們趕緊趁熱打鐵,詳細講解贍養老人的法律責任和義務。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思想工作,夫婦倆徹底認錯了,同意贍養老人。我們帶著他們回到援助中心,當兒子看到衣衫襤褸、蒼老無助的父親,失聲痛哭,趙大爺更是老淚縱橫。而這時,滿臉汗水的張大姐卻笑了。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中心舉不勝舉,也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法律援助責任重大,因為這是政府的責任,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而我們就是橋梁上的一根根紐帶。2007年,法律援助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我們的工作量猛增,去年,全市法援機構共解答法律咨詢4811件,辦理法援案件858件,分別比07年增長了41&和85%,有力地維護了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有效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農民工群體——是我們法律援助工作的一個特殊服務對象。目前,我市農民工約有6萬人,相當于市區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開展好法援工作,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妥善解決矛盾糾紛,對構建和諧馬鞍山,維護經濟社會穩定有著重要作用。

丁某某人身損害賠償一案,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丁某某是我省南陵縣人,在我市某建筑公司的打工,工作中不幸從兩米多高的平臺上摔下,經檢查是椎體壓縮性骨折,要住院治療。他的家人多次找包工頭和建筑公司要錢治病,都被拒絕了。一怒之下,他們闖入工地鬧事,并多次上訪。包工頭也不甘示弱,放出狠話:如果再鬧,就找人修理他們。雙方互不相讓、劍拔弩張。丁某某上高中的女兒懂得一點法律知識,就到援助中心請求我們援助。我們了解案情后,快速受理了案件,并馬上幫助丁某某做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由于用人單位和包工頭誰也不肯承擔工傷賠償責任,我們便向市勞動爭議仲裁院提起了勞動爭議仲裁。用人單位對仲裁決定不服,又到法院起訴。我們派出律師為丁某某辯護。丁某某最終贏得了官司,拿到了用人單位賠付的5萬多元。矛盾得到了妥善的化解,社會也因此多了一份和諧。

人們常說:法律是無情的。但我們是有血有肉的法律援助工作者,我們滿懷著對貧弱群眾的深情!我們滿懷著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定信念!我們要用法律為支點,為貧弱者撐起遮風擋雨的傘,讓貧弱者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溫暖陽光!

作為一個年輕的法律援助工作者,今天站在這里,我想說,如果和諧社會是激昂的交響曲,法律援助是華美的樂章,我愿意做樂章中的一個小小的而又是無比動人的音符。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