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干部輪訓班學習體會(處級干部任職培訓)

時間:2022-06-23 05:30:00

導語:機關干部輪訓班學習體會(處級干部任職培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干部輪訓班學習體會(處級干部任職培訓)

近一個月的理論學習,使我增長了不少政治理論、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是接受了許多新觀念、新思維、新理論。使自己的知識得到了更新,思維受到了啟迪。心靈經受了一次凈化和陶冶,收獲頗豐。下面僅從幾方面來談談個人本次學習的體會。

一、理論的實踐性是理論的生命力所在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過許多政治理論:馬列主義、思想、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論等等。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的實踐證明:這些理論無疑是偉大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理論寶庫中,又先后出現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思想,正是這些理論,成功地指導了中國人民二十多年的改革實踐,以無可爭辯的事實,把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理論的力量是無窮的,理論的作用是巨大的。江總書記高度概括了理論的價值:"它是面旗幟,是根標桿,是個形象"。一個沒有理論作指導的政黨是個不健全的政黨,同理,一個沒有理論作指導的國家是一個沒有前途的國家。我們慶幸,在我國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分別有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作指導,使我們總能逢兇化吉,破浪前進。特別是近二十年來,我國的改革開放實踐證明,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是正確的,它繼承了馬列主義、思想的精華(如:唯物主義的實事求是理論)并保持了自身的獨特性,它的實踐性、針對性特別強,指導有著幾千年文化底蘊的中國進行著史無前例的改革開放。同時,它還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即理論的鮮活性(如:"與時俱進"理論),適時指引著時代的前進方向。

我們不能苛求理論是萬能的,能包辦一切,馬列主義、思想不可能包打天下。理論要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并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源于實際,源于火熱的社會生活,源于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不追求華麗的辭藻,不空泛,這是理論的生命力所在。一個能指導成功實踐的理論就是偉大的理論,它定能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變成改造社會、改造物質世界的巨大力量。

總之,我們的實踐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征程中,在奔小康的路上,還會誕生若干種新的偉大理論。但只要本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不做盲目的理論跟"風"人,而要做一個理性的理論實踐者。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以人為本、富才厚德、重新設計新形勢下的管理工作

管理落后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瓶頸之一;官吏腐敗是我黨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歷史久遠,文化悠深。深受儒家及孔孟之道的影響。近百年來,又飽受欺凌,戰亂不絕。經濟發展大大落伍于世界。盡管五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有了長足進步。但從溫飽向小康轉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的通病,拜金主義,誠信下降,自然環境惡化,官吏腐敗等等,加上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管理觀念陳舊,管理方式落后,使得干部腐敗問題難以得到遏制。盡管若干年來,政府下了大氣力,采取了種種措施,如:關口前移、任職公示,離任審計,等等。還是無法從根本上鏟除腐敗。它已成為我們黨和國家健康肌體的一塊毒瘤。

人是復雜的高級動物,特別是生活在經濟社會環境中的人,更是受經濟這根無形魔杖的驅從,它有七情六欲,特別是私欲,人皆有之,只是表現的程度不同而已,這是人的本性所決定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抑制人的私欲。這是反腐工作最大邊界條件。我們不能等到腐敗形成或產生后再去處理、去收拾,面對殘局,痛心疾首,高喊要警示后人。我們反腐工作出來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如果不讓腐敗容易地產生出來,或產生之后難以為繼,反腐工作不就能變被動為主動了嗎?基于這樣一種設想,由此產生了深圳、順德等城市正在開展的行政三分制改革,它不僅是我國政治體改革的新的重大舉措,也是一種十分人情化的管理模式的設計。西方航空維修理論中有一個著名的墨非理論:它的本意是:有出錯的可能,一定會出錯。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消除一切出錯的可能。而政策制定、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分開單獨運作。三分政府管理的天下,則是從本質上根除腐敗,開辟了一條反腐倡廉的新途徑。有人把它比作我國政府改革的新曙光。

中國本是禮儀之邦,以德為重。淳樸的民風,溫良的禮性使中華民族享譽世界。但中,斗爭哲學盛行,我們現在生態環境的破壞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是"與天斗、與地斗"的后遺癥,而"與人斗"更使原本善良的人性退化;隨后的拜金主義,金錢至上,又使人的私欲、貪欲過于膨脹,物欲橫流。這兩段波折,提醒我們:人性的作用不可小視,特別在選人用人時,更要重德富才,首先是重德。試想,一個成天想著如何貪占,人格扭曲的人能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嗎?而管理工作首先是要選好管理者,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對人性的估計要科學,要尊重事實,不能過于理想化。今天深圳等城市的行管改革試驗或許是水利部的明天,我們長江委的后天。

管理工作是對人、財、物、事的管理,而管人的工作最為復雜。人管好了,一切管理都將隨之進入正軌。另外,我們的管理工作要人性化一點,不能太超脫。應該是原則性加人情味二者有機統一的管理。這也是我們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和搞好管理工作的前題。

三、順應市場經濟的世界潮流,以競爭求生存

搞市場經濟是鄧小平同志首先在我國提出并實施,為了順應這個世界流,實現計劃經濟的轉軌,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許多中國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一個脫胎換骨近于"洗腦"的過程。鄧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為我國經濟發展規劃了:"三步走"戰略。二十年后,我們實現了這個戰略。達到了初步小康。這主要得益于我們堅持了市場經濟,在轉軌的陣痛中才慢慢品嘗到了市場經濟的甜頭。

市場經濟就是一種競爭的經濟,適者生存。或者說:強者生,弱者亡。這個弱字包括了庸、懶、落后的含義。競爭出效益、競爭出人才、競爭出活力。從一定的意義上說,競爭可以產生一切。

目前我委不少單位還缺乏市場觀念,缺乏競爭意識。特別是缺乏到國際市場上競爭的意識。目前我委還沒一項獨立承接整套大型國際水利工程的業績(盡管我委在國內水利界聲名顯赫);沒有一項在國際上成功轉讓的技術成果(盡管我委有十分雄厚的技術實力);沒有一項獲得了巨大經濟回報的專利(當然,筆者是站在科技管理者的角度來審視這些,或許有些言過其實)。這說明,我們長江委人還沒有在開拓比國內水利工程市場更大的國際水利工程市場上下功夫(不是我們不具有這種實力)。或許:國家交給的大、小項目使我們產生了事業的安逸感,弱化了我們的斗志和拼勁。但時間會消除這種安逸感。我們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時刻保持奮進的精神狀態,利用我們的強勢、優勢,把握好今天,規劃好明天,預測好后天。從現在起拿出足夠的人力、物力研究市場,開拓市場,進軍國際水利工程領域,作必要的戰略儲備。我們的思路要快于同行,我們的步伐要大于同行,重大決策要領先于同行。全委上下,要齊心協力,為長江委的明天而戰,為長江委的生存和發展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