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正  清  和

時間:2022-02-21 02:40:00

導語:老干部工作:正  清  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干部工作:正  清  和

文載:國學大師文懷沙一生最喜歡正、清、和三個字。他說,孔子尚正、老子尚清、釋家尚和,這是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延年益壽的法寶。把正、清、和三個字并列提出,并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我是第一次聽到,因此感到十分新鮮,耐人尋味。

儒教、道教和佛教的三位祖師創立的教義、教言都有其系統的思想理論基礎,我不敢妄加評論。我沒有大家、名人那樣高的修養與境界,也不能徹悟正、清、和三個字的深奧內涵。但細細品味漢字中最常見、最熟悉、使用多的這三個字,卻也有所悟。我想把這三個字作為人生的坐標,追求的一種高尚的境界,同真善美一樣是適宜的、可行的,有其積極的意義。

正,跟歪、邪、偏相對。孔子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正道也。做人首要的是走正道,正是立身之本,修身之道。正直、正道、正派、正大、正義、正氣,講的都是做人的行為規范,也是評價一個人人品的基本標準。心術不正,正道不走走邪道,都會被視為卑劣的小人、惡人。古人倡導“行欲方”,就是說做人行為要正、端方。“欲正之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知其知,致知在格物。”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就要明是非、知榮辱,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古往今來,人們褒榮貶恥,崇尚那些剛正不阿、品行端正、光明正大的人。憎恨厭惡那些搞陰謀、走歪門邪道之徒。

清,跟濁、污、渾相對。清而不濁,清白、清正、清官、清新、清平、清雅等都是用來褒揚人的品行的常用語匯。當今世界物欲橫流,污濁之風到處可見,但清正者還是社會主流,人們贊美的還是那些“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人。老百姓期盼政清、官清、民風清,構建起一個清新、公平、民主的和諧社會。

和,跟斗、爭相對。“和”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人和政通。國人認為,謀事成功取決于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沒有人和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孔子提出了“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和衷共濟,和則兩利,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為人處世講和諧、謙和、和睦、和氣、和善、平和、溫和,“和”是基礎;國與國之間則主張“和平共處”。改革開放以來,不再搞斗爭哲學,而是講團結、講和衷共濟、講和諧、講民主政治,因此我們國家才會有今天這樣的快速發展。中央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最近國家主席在訪問中東時,提出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必將受到世界人民的贊賞。

我愿以正、清、和作為養生之道和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