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化通知
時間:2022-11-02 09:17:00
導語:農業標準化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通知》(**辦發〔2004〕224號)精神,加快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確保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就加快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重大意義
農業標準化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標準,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全過程納入標準化生產和管理的軌道。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是提高我縣農業綜合競爭力,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建設現代農業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高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應對加入世貿組織挑戰的迫切要求;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加,切實關心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措施。長期以來,我縣農業標準化水平低,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弱,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和建設規劃,嚴重制約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高度,從促進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全局著眼,認清形勢,統一思想,進一步提高對做好農業標準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做好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農業標準化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擺到農業工作的突出位置,狠抓落實。
二、進一步推行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縣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龍頭帶動,農民實施”的方針,緊緊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業產業化發展這條主線,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建立健全統一權威的農業標準體系、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和質量評價認證體系,充分發揮農業標準化在引導農業科研、組織農產品生產、評價農產品質量、規范農產品市場、引導農產品消費、保障農產品出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按照市政府實施的農業標準化“11383”工程,我縣主要實施以下五項工作:一是建立結構合理的農業標準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市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100項。二是建設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個,爭取國家級示范區1個。三是強化流通領域標準化管理,在縣城培育1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達標率達到95%以上。四是加大專業和標準化知識培訓,成立由25人組成的農業標準化推廣隊伍。五是大力培育名牌農產品,使名牌農產品達到12個。
三、正確把握推行農業標準化的工作重點
(一)以農產品質量標準為核心,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在認真貫徹落實農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縣農業生產特點、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積極轉化先進適用的農業科技成果,加快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種、生產操作技術規范、產地環境以及農產品加工、包裝、保鮮、運輸和貯存等方面農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形成產前、產中、產后相互配套,科研、生產、推廣、加工相互銜接的農業標準體系。農業標準的制定,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對出口農產品,在標準的執行中要積極采用國際標準,盡可能地滿足進口國的產品質量要求。
(二)以強化檢測為手段,建立健全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按照合理布局、避免重復的原則整合資源,充分利用我縣法定檢驗機構的技術和設備力量,加快我縣農業檢驗檢測機構的規劃、布局和建設步伐。現有機構要加強設備配備,充實專業技術人員,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要結合基地、市場建設需要,建立健全快速檢測站(點),開展好生產基地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質量檢測服務。依法加大對各類農業檢驗檢測機構實施計量認證和資格認證的工作力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職責明確、運轉高效的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全面加強對種子、農藥、肥料、飼料及添加劑、獸藥、農機具等農業投入品和土壤、水質、大氣等產地環境及農產品生產過程和農產品質量的檢驗檢測,逐步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三)以創立名牌產品為動力,建立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開展農產品質量認證,培育名牌農產品,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身份證”和“通行證”。當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頒布的《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和國家認監委、農業部頒布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管理辦法》,切實抓好我縣無公害農產品及基地申報工作,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要從培育名牌農產品和標準化農產品入手,以名、特、優、新和外向型農產品為突破口,幫助企業尤其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積極鼓勵和支持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實施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ISO9000(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與環境保證體系)和企業標準體系系列標準認證,盡快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農產品,擴大我縣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四)以示范區為典型,加強農業標準推廣體系建設。加強農業標準的推廣實施工作,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工作有效性的關鍵環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抓好實施。當前,要著力抓好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各類農產品示范基地的建設,樹立典型,以點帶面,逐步形成縣、鄉、村三級示范基地和示范園、示范片、示范點相結合的農業標準化示范網絡。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標準推廣計劃,積極開展農業標準的宣傳、培訓和試點、示范工作。努力提高農業標準推廣的組織化程度,按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標準”的經營模式,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業標準化工作中的紐帶作用,引導帶動生產基地和廣大農戶自覺接受和采用標準,從而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
(五)以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管理為基礎,建立誠信、高效的農產品市場體系。以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重點,加大質量監督和查處力度。要以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重點,實施強制檢驗目錄制度,依法加大專項治理和行政執法力度,對標識不規范和存在一般質量問題的,要責令限期整改;對問題嚴重、整改不合格的,有關部門應依法責令其停止生產、銷售;在農業生產環節要引導和督促廣大農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嚴禁使用國家禁用的農業投入品,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要圍繞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建立,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級、定量包裝、包裝標識等標準的實施,加強對進入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和認證工作,杜絕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流入市場。要用標準化手段規范農產品批發市場,提高管理水平,規范經營主體的市場行為,嚴格市場準入,促進市場有序運行,建立公開、公正、透明、誠信的農產品流通機制。在縣城主要農貿市場建立1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
四、扎實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地要把農業標準化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縣建立農業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組織、協調和推進全縣農業標準化工作,各街鎮鄉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組織實施本地農業標準化工作。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共同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全縣標準化工作的綜合協調,按照“統一計劃、統一審批、統一編號、統一”的要求,統一管理全縣農業標準化工作;涉農各部門要發揮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主力軍作用,做好有關工作;縣計經委、縣科委、縣財政局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能,加強協作,積極支持,共同推進我縣農業標準化工作。
(二)制訂規劃,精心實施。各地要根據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切實做好農業標準化工作的規劃和計劃,健全機構,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要建立一級抓一級的農業標準化工作機制,嚴格工作責任制,確保規劃、計劃的落實。
(三)增加投入,夯實基礎。各街鎮鄉要大力支持農業標準工作,對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必需的經費,要納入各級財政預算,有關部門也要增加農業標準化工作經費,切實解決農業標準化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和多渠道投資的格局。
(四)暢通信息,搞好服務。做好對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狀況、技術法規、質量標準等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相應信息數據庫,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及時市場信息、科技信息和標準信息,把農業標準、農產品供求情況等及時準確地傳送給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要加快農資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完善市場功能,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促進生產與消費協調發展。
(五)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農業標準化的宣傳培訓力度,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提高全社會農業意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板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增強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消費者的農業標準化意識,使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 上一篇:東城新區土地資金管理通知
- 下一篇:行政監督聯系會議制度通知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