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工作通知

時間:2022-12-26 03:49:00

導語:環境保護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保護工作通知

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深入貫徹實施七彩****保護行動,進一步推動七彩****保護行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七彩****保護行動的通知》(云政發〔20****〕8號),現就做好20****年全省環境保護工作通知如下:

一、環境法治行動

1.加快推進環境法制建設。完善、修訂一批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建立環境執法監督長效機制,把開展環保專項行動與經常性執法監管結合起來,嚴肅查處環境違法違紀案件。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完成本屆政府環保目標責任制的考核、表彰工作,以及新一屆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的編制與考核方案的制定工作。完成《****省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實施辦法》的修訂、報批工作。完成年度工作責任書規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各級各部門責任明確、任務落實。

2.嚴格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把全面完成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作為區域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條件。要按照國家環保總局關于“十個不批”和“四個一律不批”的要求,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把好準入關,從源頭上防范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進一步加強對環境影響評價單位資質的管理,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縮短環境影響評價周期,提高環境影響評價質量。省環保局要制定省、州(市)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審批目錄,加強對全省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管理和執法監督。

3.研究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要積極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收費改革,限期開征污水和垃圾處理費;依法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提高排污費的收繳率,確保實現20****年全省征收排污費2.2億元目標。

4.加強基層環境執法能力建設。20****年力爭3個環保監測二級站達到國家環保總局驗收標準,10個環保監測三級站在實驗室分析能力方面達到國家環保總局驗收標準,36個縣(市、區)環境監察大隊達到國家標準化建設要求。繼續加大投入,切實解決基層環保部門檢測儀器等裝備問題,為基層環境執法創造條件。

二、環境治理行動

5.繼續加大以滇池為重點的9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治理力度。要以水質“穩中有升、逐步改善”為目標,以大幅度削減入湖主要污染物總量為突破口,嚴禁建設影響湖泊生態環境的項目,堅決拆除污染湖泊水環境、破壞生態的違規建筑設施。抓緊做好9大高原湖泊“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建成星云湖—撫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加快洱海彌苴河綜合治理工程、撫仙湖北岸徑流區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和滇池北岸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重點治理大清河、盤龍江、船房河、烏龍河、海河等入湖河流;加大實施“三退三還”力度,恢復一批天然濕地,建設一批湖濱生態帶和入湖河口人工濕地。依法建立有利于湖泊保護的水位調度運行機制。

6.采取最嚴格的措施保護飲用水源。制定全省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堅決關閉所有設立在飲用水源區的直接排污口,關、停、改造一批威脅飲用水源的污染企業,建立健全飲用水源安全預警制度。

7.加強對主要出境河流的監控,完善出境河流水質監測斷面布局,建立主要污染源檔案。要加強對江河沿岸化工和冶煉企業的監管,全面排查主要出境河流沿岸、居民集中區和飲用水源地上游的各類污染源,開展針對性專項整治,消除環境安全隱患。要加快實施三峽庫區上游地區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建設項目,加強流域水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確保6大江河流域水環境持續改善。

8.以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為目標,加強工業污染防治,確保完成二氧化硫(SO2)削減2%、化學需氧量(COD)增排不超過1.9%的年度控制任務。總量控制和削減指標要層層落實到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繼續實施高硫煤控制工程、重點企業脫硫工程,積極開展化工、冶金、有色金屬和建材等行業二氧化硫治理工程,加強工業廢氣治理,依法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生產工藝、設備和生產能力。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禁無證或者超證排污,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者超證排污的單位依法實行限產、限排和限期治理,逾期達不到治理要求的,堅決責令停業或者予以關閉。嚴禁在城市附近及其他環境敏感區域新建冶金、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業。

9.加快建設和完善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做好已建在線監測系統的運營、維護、管理,年內新安裝30戶重點企業在線監測裝置。

10.加快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昆明、大理、保山、德宏、文山、思茅等地的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設并投入運營,力爭開工建設臨滄、昭通、麗江、楚雄、西雙版納等地的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項目。要建立健全全省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動態管理系統,開展輻射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和常規監測,加強對電磁輻射環境的監管,完成省放射性廢物庫改擴建工程。

11.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要加快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建設,抓好噪聲功能區劃和重點城市“酸控區”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切實解決油煙污染和噪聲擾民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環境問題。開展城市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加大煙塵、粉塵治理力度。加強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渣土堆放,強制實行清潔運輸,防治揚塵污染。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推行機動車尾氣排放定期檢測制度,在昆明市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試點。

12.以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為重點,推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環境優美鄉鎮、環境友好企業等創建活動。20****年要建成文山、思茅、德宏、臨滄、怒江、迪慶6個州(市)的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使全省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部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日報。

13.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編制和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繼續推進生態村、生態鄉鎮和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以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村容村貌整治為主要內容,因地制宜治理分散的生產生活污染源。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業生產新技術,科學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與治理力度,切實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啟動土壤污染調查,完成土壤采樣、制樣和分析檢測工作,全面掌握全省土壤環境污染現狀。

三、環境陽光行動

14.建立全省環境狀況季度分析報告制度,定期通過媒體和網絡全省年度環境狀況,公開重要水體和重點城市環境質量信息。建立向社會公布企業環境形象制度,公開曝光一批嚴重環境違法案件。

15.深化環境管理政務公開。編制環保信息公開指南,公布環境信息公開目錄,公開建設項目和政府規劃的環境影響信息。完善建設項目環保陽光審批制度,開展環保行政許可網上審批試點。成立環境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增強環境管理的科學性和民主性。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普通公民代表參與環境執法活動,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的監督。

16.進一步加強環保網站建設。開設七彩****保護行動專題網站,完成省、州(市)兩級環保電子公文傳輸系統建設。繼續辦好“12369”環保違法行為舉報熱線,在政府網站設立環保建議郵箱。

四、生態保護行動

17.在全省開展自然生態現狀調查,編制地方生態功能區劃,確定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和主導生態功能,并作為科學劃分四類主體生態功能區的重要依據。

18.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管,嚴肅查處保護區內各類違法違規開發建設行為。組織開展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基本情況調查,對已建自然保護區的范圍、界限和功能分區進行全面核查和確認。編制和完善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促進我省自然保護區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19.保護生物多樣性。建立物種及遺傳資源數據庫和信息系統,構建保護與持續利用的信息共享平臺。啟動生態環境監測及生態環境狀況評價并納入日常監管,強化區域生態保護監督管理。制定專項保護規劃,切實保護對生物多樣性有重要意義的野生動植物物種。

五、綠色創建行動

20.在全省啟動包括綠色酒店、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和環境友好企業、環境友好工程在內的1000個“綠色細胞”工程,充分發揮“綠色細胞”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全社會自覺參與環境保護。

21.在每個州、市建立1至2個省級環境教育基地。啟動包括20個生態縣(市、區)、30個生態示范區、50個生態鄉鎮在內的100個綠色城鎮創建工作。

22.指導和幫助每個綠色創建單位每半年組織一次環境保護宣傳活動,辦一件有利于保護環境的實事,招募一批環保志愿者。

六、綠色傳播行動

23.繼續辦好****電視臺少兒頻道綠色在線環保欄目,舉辦大學生環保知識電視大獎賽。開展“七彩****夏令營”、“七彩****冬令營”活動,選擇不同地區的青少年學生代表開展綠色環保體驗活動。

24.選擇在環境保護方面有代表性的實例編寫地方教材,把環保知識和實踐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基礎教育中。積極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國際交流活動,宣傳我省的環保工作,樹立****的環保形象。

七、節能降耗行動

25.啟動實施“百戶企業節能行動計劃”,落實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責任制;著力抓好鋼鐵、有色、化工、煤炭、電力、建材6大重點耗能行業以及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

26.啟動“五個一批”示范工程。抓好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促進企業清潔生產、節約能源、節約原料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抓好一批生態工業園區,推進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抓好一批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示范工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抓好一批技術開發和應用示范項目,促進資源節約、利用、處理、回收等高新技術開發;抓好一批廢棄物處理和回收利用示范點建設,提高工業廢棄物回收利用和集中處理能力。

27.繼續抓好全省80家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企業的審核驗收工作,加快研究制定激勵企業清潔生產的經濟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經濟增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