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級干部任職培訓班上的講話
時間:2022-02-24 08:30:00
導語:科級干部任職培訓班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廉政能力的概念。廉政能力是指黨員干部在面對腐敗等各種外部誘惑時能夠自我防御、自我凈化的個人素質(zhì)。廉政能力既是黨員干部個人發(fā)揮才干的基礎,也是黨員干部從政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廉政能力是影響黨員干部政績和政治前途的重要因素,一些黨員干部正是因為廉政能力的薄弱,導致私心、貪心膨脹,走向腐敗犯罪的深淵和個人政治命運的終結。
(二)廉政能力的基本構成因素。在廉政能力因素的構成上,除了認同并接受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外,形成正確行為取向的決定因素還有自警能力、自律能力、自省能力和自新能力修養(yǎng)等方面。
一是自警能力修養(yǎng)。自警,就是要經(jīng)常警示和告誡自己。自警能力,是指公務員能經(jīng)常對自己保持高度警覺,警惕各種錯誤思想觀念的消極影響,警戒自己過去的錯誤或過失,自覺用典型案件警示自己,從中認真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及時防止和糾正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謹慎行事、防微杜漸,構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線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能時刻提醒自己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的能力。時時自警,就會產(chǎn)生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對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隨時警惕各種風險的發(fā)生。
二是自律能力修養(yǎng)。自律即人作為主體主動地自己約束自己,自己限制自己。自律是形成一切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根本保障。自律能力,是指黨員干部面對各種誘惑時,能夠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diào)整,排除各種干擾的能力。常言說,管住自己,天下無敵,管不住自己,就會被別人管住。面對腐敗的侵襲,如果沒有自律能力,就會被人牽著鼻子走,陷入腐敗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三是自省能力修養(yǎng)。自省能力,是指黨員干部能夠經(jīng)常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找出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和糾正,逐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的能力。對黨員干部來說,就是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檢點自己的作風。《論語?學而》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堅持自省,多想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檢點自己的作風,才能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不存非分之想,不取不義之財,不謀一己之利。
四是自新能力修養(yǎng)。自新能力,是指黨員干部能夠隨時從惡劣環(huán)境之中振奮解脫出來并能改過自新的能力。“錯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總會犯錯誤,但犯錯誤并不可怕,怕的是一意孤行,頑固不化。尤其是作為一個手里握有一定權力的黨員干部,對待自己的錯誤必須要有正確的是非判斷,若我行我素,聽不進任何批評和規(guī)勸,也不能夠懸崖自我勒馬,任憑錯誤逐步升級,那就必然要滑向深淵,古有“亡羊補牢謂時未晚”的警句,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下面講第二個問題:加強廉政能力建設的必要性。
加強廉政能力建設的必要性,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一)廉政能力是立身之本。《貞觀政要?貪鄙》中記載了一句唐太宗李世民對大臣說的一句話,“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意思是說,做君主的貪得無厭,必然亡國;做人臣的貪得無厭,必然亡身。任何人如果缺乏廉政能力,臨財茍得,則會無所不取無所不取則會不知廉恥,進而無所不為,導致禍敗亂亡,遭受百姓的鄙視唾棄。古往今來,一個廉字,曾使得許多有志之士青史留名,為人景仰。而一個貪字,又使多少人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廉政能力是抵制一切誘惑,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宋代林逋在《省心錄》中說,“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作為黨員干部只有倡廉養(yǎng)廉,不斷提高廉政能力,時常保持高尚品德,拒腐蝕,永不沾,才能受到百姓敬重。
(二)廉政能力是成事之基。廉政能力不是可有可無、可強可弱的,它是確保黨員干部綜合能力充分發(fā)揮的重要基礎。“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黨員干部,如果不能保持廉潔,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貪污受賄,與群眾離心離德,就會受到懲罰,失去施展能力和才華的平臺。唯有提高廉政能力,秉公辦事,剛正不阿,才能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有好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凝聚力,更好地帶領群眾成就一番事業(yè)。
(三)廉政能力是執(zhí)政之要。“廉者,政之本也。”執(zhí)政黨的形象和權威是政黨執(zhí)政的無形政治資本,而腐敗現(xiàn)象嚴重,則侵蝕這一政治資本,使執(zhí)政黨喪失執(zhí)政的合法性,進而喪失執(zhí)政地位。一個國家要做到長治久安、一個政黨要永葆政治本色,必須拒腐防變、提高廉政能力。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活動是通過執(zhí)政隊伍實現(xiàn)的,如果執(zhí)政隊伍被肢解、被腐蝕,執(zhí)政黨的權威就無法維護,執(zhí)政黨的地位就無法鞏固。我們是國家公務員,是黨和國家執(zhí)政能力的基礎細胞,我們的廉政能力建設直接關系著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四)廉政能力是發(fā)展之需。一個地方的發(fā)展水平取決于發(fā)展環(huán)境,也就是吸聚生產(chǎn)要素的能力。發(fā)展環(huán)境的決定因素在于人。一個地方設施再完善、區(qū)域優(yōu)勢再明顯、投資政策再優(yōu)惠,但如果吏治腐敗、風氣不正,就不可能吸引人、留住人,更談不上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從這個層面上看,提高黨員干部的廉政能力對一個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是具有多方面意義的。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以身作則,廉潔從政,對人民群眾是一種示范,也是一種鼓舞。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就具備了一呼百應的能力,其出臺的政策、作出的部署,就會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會政令統(tǒng)一、政令暢通,從而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所以說,黨員干部的廉政能力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動力,是成就事業(yè)的保證。
下面講第三個問題:如何提高廉政能力。
要從四個方面提高廉政能力:
(一)加強學習,提高廉政識別能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對外開放的擴大,一些資本主義思想和朽腐生活方式對人們影響越來越大,黨員干部面臨的誘惑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黨員干部廉政識別能力,正確辨別善惡、辨別正邪、辨別是非、認清利害,堅定立場,站穩(wěn)腳跟,做到任他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提高黨員干部鑒別是非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加強學習。
首先,要多學一些政治理論。作為黨員干部,只有掌握黨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在政治風浪面前,才能站穩(wěn)立場,才能堅定政治信念,保持政治本色。對黨員干部來說,政治信念是靈魂,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是前進的方向盤。政治信念不是空洞的原則,是源于實踐、指導實踐的精神財富,是立足實際、開拓未來的崇高信仰,是激勵人們永遠向前的不竭動力。許多革命前輩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能夠堅韌不拔,矢志不渝,根本原因就是有堅定的政治信念。今天的條件雖然變了,但堅定的政治信念決不能動搖。這次抗震救災中涌現(xiàn)的許多英模人物,不畏艱險搶救災區(qū)人民生命財產(chǎn),最根本的就是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做支撐,特別是以邱光華機組為代表的直升機勇士們,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就不會在超出極限的險境中,創(chuàng)造眾多史上空前的空中救援奇跡。無數(shù)事實證明,一些黨員干部腐化變質(zhì),從表象上看是被金錢、美色擊倒的,但從根本上講是政治信念動搖所致。李真在剖析自己犯罪根源時寫到:“我對黨的信任產(chǎn)生了動搖,認為與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萬事皆空,不如權力在握之時及早做經(jīng)濟準備,如有不測也萬無一失”。山東泰安市原市委書記胡建學,“大師”預測他“有當副總理的命”,但命中缺“橋”,于是胡下令將國道改線,在水庫上架起一座橋。河北省原常務副省長叢福奎的書房里,到處擺放著《三世因果經(jīng)》、《華嚴經(jīng)》等佛教書籍,看不見一本馬列著作,作為黨的高級干部,竟然拜五臺山某寺院主持為師,取法號“妙全”并和尼姑鬼混。有個干部被查處后懺悔說,人一旦喪失信念,就像一頭瘋狂的野獸,不是掉進深谷自取滅亡,就是被獵人開槍打死。這話說得非常深刻,也是肺腑之言。現(xiàn)在有些人不愿談政治信念,好像談政治信念,就過時了。這是完全錯誤的!一個干部能夠堅守政治信念,就能抵制誘惑,拒腐防變;背棄了政治信念,就可能濫用權力,腐敗變質(zhì)。政治信念絕不是可有可無、虛無縹緲的點綴,而是黨員干部面對生死、金錢、美色等一切挑戰(zhàn)和考驗的強大思想武器。因此,我們只有多學些政治理論知識,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武裝頭腦,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堅定的政治立場,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辨明方向,沉著應對,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清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