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制作基層需要和喜歡的黨員教育電視片

時間:2022-06-12 08:24:00

導語:努力制作基層需要和喜歡的黨員教育電視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努力制作基層需要和喜歡的黨員教育電視片

在開展黨員電化教育過程中,我們注重抓好制片工作,努力制作基層需要喜歡黨員教育電視片,增強了電化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尤其是我們攝制的《富村三十六計》黨員教育電視系列片在全國發行以后,得到了廣大農村干部黨員的歡迎和喜愛,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表彰。下面,結合《富村三十六計》的制作實踐,談一談我們的理解和體會。

一、順應形勢發展,找準農村工作新的需求點

我市開展黨員電化教育以來,電教處的同志不辭辛苦拍攝了很多黨員教育電視片,但有些花了很大氣力拍攝出來的片子,基層同志興趣不大,組織收看以后效果也不好,事倍功半。主要原因就是制作的片子缺乏針對性,與服務對象的需求不夠合拍。黨員電化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只有對癥下藥,才會產生好效果。要為基層服務,就要貼近基層,知道基層在想什么,盼什么,做什么,要什么。

近年來,我市農村經濟、社會、政治、文化都發生了全方位的深刻變化,農村干部黨員所處的環境和所肩負的任務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比如,土地承包給個人了,企業轉制了,村級集體經濟還要不要發展?又如,過去農村有勞動力優勢,有土地資源優勢,現在村村都在謀求發展,這種村村都有的優勢也就不能成為優勢了,新的優勢又在哪里?再如,一些村雖一度富了,但曇花一現,又變窮了,為什么?還有,市場經濟發展比較快,可是一些農民群眾沒有適應這種發展變化,經常出現“生產過剩”現象,大批蔬菜爛在地里,大批牛蛙放生到野外,大批桔子掛在樹上沒有人要,讓人觸目驚心,讓農民群眾傷心落淚,這又該怎么辦?等等。這些問題困擾著廣大農村干部,影響著農村奔小康的進程。在平常工作接觸中我們了解到,許多村干部內心有著強烈的富村愿望,晚上睡不好覺想的也是如何讓村里富起來這件事情。翻閱農村黨支部的播放收看登記本,平時他們最愛看,看得最多的是怎樣致富的片子,可是這樣的片子太少,有的七八年前制作的片子還在反復看。農村干部黨員非常渴望上級通過黨員教育電視片提供一些新的實用的致富“金鑰匙”,更新他們的觀念,引發他們的思路,幫助他們學會預測市場、把握市場、順應市場的本事。基層盼的,就是我們該做的。農村干部黨員的需求點,就是我們制作黨員教育電視片的出發點。《富村三十六計》就是從廣大農村干部黨員的迫切需求出發策劃和制作的,它直擊發展農村經濟這一主題,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對富民強村的經驗作了一次更高層次的總結和提煉,為發展農村經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鑒。

二、切合基層需求,確定片子的坐標點

黨員教育電視片要切合基層需求,就要為片子定一個準確的坐標點。使片子的內容題材、表現形式、結構安排符合農村干部黨員的欣賞習慣和思維方式,方便基層看,方便基層學,方便基層接受,為農村干部黨員所喜聞樂見。

一是片子類型的定位上,明確這是一部思路教育片,注重拓寬農村干部黨員的眼界,幫助他們學會普遍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農村富民強村的實踐來看,一些村子致富的根本原因,在于村干部的思想觀念新,頭腦靈活,思路敏捷,知識面廣,善于把握機遇。他們往往憑一個好點子、好訣竅就打開了成功之門。《富村三十六計》不傳授具體的操作技術和程序,只揭示其中的觀念、思路、智慧、眼光,這樣,就抓住了富民強村的根本因素。具體技術的傳授和應用,容易受地域的限制,淮南為桔,淮北為枳,而觀念、思路、計謀卻能突破地域,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和應用。所以,《富村三十六計》這部片子制成以后,有新疆維吾爾語和蒙古語版本,少數民族地區也可以用。片子中的某個村子,某個產品只是承載某種思想的一種外在載體,著重介紹的是計謀中所蘊含的具有幅射作用的內核。把內核說清說透,說到位,進行深度開發,讓它散發開來,啟迪人的心智,讓人產生聯想,引發出新的思路。授人以“魚”,更授予人以“漁”,像《庖丁解牛》文章一樣,讀了后不一定學會如何殺牛,而是懂得了做事情要了解內在關系,遵循客觀規律的道理。教給農民新的思維方式比教給他們一項具體技術更重要更有用。這種教育會讓他們領悟到,只要把自己的觀念變一變,思路換一換,方法改一改,就會發現一片全新的天地。

從組織部門的職能來講,提高農村干部黨員的整體素質,更新他們的觀念,開闊他們視野,增加他們的才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把這部片子定位為思路教育片,也使組織部和農業科技等部門在為“三農”服務時避免了職能的“膠著”,找準了自己的位子,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二是片子的表現形式上,借用“三十六計”這個傳統文化外殼,更好地體現智慧和眼光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作用。這部片子的內容涵蓋了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各個方面,不僅有怎樣辦工業、怎樣辦農業、怎樣經商等方面的內容,還有怎樣用人、理財等方面的內容。這么廣泛豐富的內容需要有一個好的形式加以鏈接,使之整體化,我們巧妙地借用廣泛流傳于民間的三十六計這個文化外殼,將收集起來的富村思路、點子、訣竅等加以系統化、智謀化,整合成章。全片分為強工計、興農計、經商計、用人計、理財計、借勢計等六套,每一套中又有六計,一共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古代智慧的精華,處處體現了聰明和韜略,雖然今天的時代背景和環境大不相同了,不能生搬硬套過去的做法,但是智謀精髓可以靈活運用。《富村三十六計》把經濟當作軍事,把市場當作戰場,把競爭當作戰爭,它告訴農村干部黨員發展經濟就是一場博弈,要斗智斗勇,善用計謀,掌握勝算之道。運用傳統文化的形態,通過充實新的內容,以形式的創新吸引人,以內容的創新打動人,這樣的致富經驗有文化味、計謀味,農村干部黨員喜歡觀看,也樂于接受。

三是片子的表現手法上,力求平實簡明,可見可信,讓人一目了然看明白。我們所拍片子的接受對象是農村干部黨員和群眾,讓人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最重要。內容要創新,觀點要創新,形式也要創新,但表現手法卻要平實,讓人一看就明白。農村干部黨員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他們的兩只眼睛、兩只耳朵最注意的地方是這一條致富思路到底在說什么,對我會有什么用處。所以,《富村三十六計》在表現手法上是平實簡明,直奔主題,說清了事。結構安排上力求符合農村傳統的欣賞心理,以基層黨員群眾最喜歡的接受形式,安排情節,設計結構。在拍攝中,我們充分發揮電視表現上的優勢,讓主持人拿著實物解說,在現場借事借景進行評論,讓計謀的主人公現身講述,在實地借助實物實景講述,將實例介紹得可見可信,把深刻的思想,奇妙的計謀體現在可見可摸的具體事情和物品上。在每一計結束時還有主持人的總結性評語,畫龍點睛地進一步提煉思想,闡發思路,強化主題,加深印象。我們還精心設計了這部片子的廣告語:“突發奇想的點子,充滿智慧的思路,運籌帷幄的訣竅,成功之路的鑰匙”,增強這部片子的吸引力。

三、創新制片理念,找準制作時的著力點

黨員教育電視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電視片,有著特殊的制片規律和制片要求,必須體現教育性和實用性。為此,我們在制作《富村三十六計》時,把著力點放在增強教育性和實用性上。

一是在尋找最典型的事例上下功夫。富村三十六條計謀是用典型事例詮釋的,或者說是從典型事例中抽象出來的。為了讓基層看得懂摸得著,就要尋找到最典型最有說服力的村子。為此,我們前前后后跑了100多個村子,上高山,下海島,既到聞名遐邇的富裕村,也去剛剛有起色的貧困村,了解富裕程度,挖掘致富路子,察看實地實景,有的村子要去三四趟,總行程5萬多公里。在此基礎上,將收集到的實例進行逐一的分類、整合、梳理、比較、提煉、篩選。在選擇例村的時候,我們不以村子的富裕程度為取舍標準,而是以致富思路的借鑒價值大小為取舍標準。選出來的典型村子基層能學得來,用得上,其中不僅有靠海、靠山、靠路等有地理優勢的村子,也有什么也不靠什么優勢也沒有的村子;不僅有富村富上加富的例子,也有一般村子走上富裕的例子,還有貧困村走上富裕的例子。這些典型既能充分反映經濟發達地區各種成功的經驗做法,又能概括出群眾在致富實踐中所寓含的思想;既是寧波本土的強村招術,又能推而廣之可供面上借鑒的奇計良策;既可以讓大家照貓畫虎,又可以讓大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每一個村子在這些例村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或接近自己的模式。

二是在拜農村干部黨員為師上下功夫。寧波地處東南沿海,自古以來,這一帶的老百姓就很有經濟頭腦。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群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悟,他們的經驗含金量很高,他們的智慧浩如煙海,取之不盡。可以說,沒有寧波這一方土地,就沒有《富村三十六計》。在拍攝和編輯中,我們自始至終誠心誠意拜農民為師,老老實實向群眾學習。遇到思路障礙,苦思冥想理不出頭緒時,我們就跑到農村干部黨員中去,聊一聊,討教一番,使自己的思路逐漸清晰。自己有了清晰的思路,滿意的結構,再深入到農民群眾中去聽聽意見,驗證完善自己的構思。廣大農村干部黨員是創造三十六計的主人,《富村三十六計》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原意,遂他們的心愿。比如第十六計“趁勢布局”,開始,我們對這個村子借助城區擴展的機會,提前預留地塊,用來發展村里“三產”的做法一直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在和村支部書記幾次聊天中,他說了一句“我們這是提前打埋伏”,一下子就把這一計謀的智慧點了出來,“趁勢布局”的計名就定下來了。在三十六計中,無論是事例的選擇、內容的表述,還是思想的提煉、計名的產生,可以說無不體現著農民群眾的感悟和建議,包含著他們的情感和需求。《富村三十六計》是農民群眾創造的,又回到了農民群眾中。

三是在提煉思想上下功夫。《富村三十六計》中每一條的計目名稱是靈魂,這四個字高度濃縮著這條計謀所蘊藏的智慧,對人啟發最大。制作中最費時間、最費精力的就是在例村的具體做法中提煉出有普遍意義的思想,撰寫出一條精辟的計目名稱。有時候一條計目名稱列出三五個“候選人”,反復斟酌推敲半年一年,仍然感到不夠確切,不夠新穎,智慧含量不夠。我們從新華書店買來有關三十六計的20多本書籍進行認真研讀,遇到專家就立即討教,集思廣益,反反復復,苦苦思索,用毅力和心血撰寫出了用詞獨特觀念新穎的三十六條計目名稱,使三十六計真正成為三十六種充滿智慧的思路。比如,我們把村辦企業與世界著名大企業合資合營的做法稱為“倚虎生威”;把村干部為村里的個私企業發展做好后勤服務工作的做法稱為“反主為仆”;把與農科院所掛鉤專門生產高科技農產品的做法稱為“攀親聯姻”;把整村搬遷的做法稱為“走為上”等等。我們還對每條計目名稱撰寫了解語,對計目名稱的內含進行再點化、詮釋,讓人理解更深。例如第十計“反彈琵琶”,它的解語是:逆向思維,獨辟蹊徑,去達到目的。

《富村三十六計》總片長5個多小時,從策劃到制作完成,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我們黨員電教處只有3個人,以一種“小蛇吞大象”的精神,完成了這一大片的制作任務。到目前為止,《富村三十六計》的原版帶在全國已發行了7套,VCD碟片發行了7800套。有些省市連續四五次購進這部片子,多的達到7次。這部片子還獲得了全國第七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特別獎。

《富村三十六計》雖然得到基層的歡迎,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成效還是初步的,我們要虛心地向兄弟省市學習,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努力,不斷摸索,制作出更多的基層需要和喜歡的黨員教育電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