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新時期組織部門信訪工作

時間:2022-07-15 08:11:00

導語:努力做好新時期組織部門信訪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的信訪工作是組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落實黨的政策、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服務組織工作中心任務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隨著形勢的不斷發展,組織工作面臨的任務日趨復雜,所觸及的社會層面問題也越來越多,這就為新時期組織部門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提高對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總結經驗,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轉變觀念,力爭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努力為組織工作整體的創新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近年來組織部門信訪的現狀及主要特點

基本情況:襄城區現轄1個鄉、2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版土面積648平方公里,轄區人口近50萬。自2006年以來,區委組織部共受理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來信29件,接待群眾來訪15件25人次(不含在區群眾來訪接待中心接訪),赴市委組織部接訪1次。從信訪來源看,市委組織部轉來7件,區領導轉來5件,區信訪局轉來2件,直接受理15件,同比上升13%;從地域構成看,歐廟、臥龍、尹集、龐公等地信訪量仍偏大;從反映內容看,舉報反映各類干部和組織工作等方面問題的占信訪總量的42%,要求解決或落實個人待遇問題的占信訪總量的48%,詢問政策的占信訪總量的3%,反映其他方面問題的占信訪總量的6%。

辦理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區委組織部對于所有來信來訪,嚴格按照《信訪條例》和《黨委組織部門信訪工作暫行規定》的要求,采取直接回復或發函等方式自辦17件,另外12件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及時進行了轉辦,正在辦理2件,辦結率達95%。

二、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健全信訪工作的有效機制。為了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引導和教育全體組工干部不斷提高對信訪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我們建立了由部長負總責、分管部長具體抓、信訪工作人員緊密配合的信訪工作機制,牢固樹立“信訪無小事”的思想,確定一名領導負責抓好與上級組織部門有關的信訪案件的調查、受理、答復和信息反饋,確保早介入、早調處,不發生重信重訪和越級上訪。在此基礎上,注重與紀委、信訪辦等部門加強信訪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形成了快速反應、合力調處的工作格局,為做好信訪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證。

2、完善制度,規范信訪工作的程序。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要得到及時解決,關鍵是要有方便快捷、科學高效的信訪工作程序。基于這一認識,我們按照“首問負責制”的原則,堅持從完善制度、規范程序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信訪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我們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信訪工作職責、信訪責任追究制、信訪接待和登記制度等,對于信訪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處理來信來訪的程序、時限,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并堅持以制度約束人,用制度規范信訪工作,確保信訪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學性。嚴格做到“四清”(事實清、政策清、信訪人清、責任人清、)、“四有”(來信有登記、來訪有記錄、交辦有回音、處理有結果),落實信訪工作首問負責制、包案責任制和組織部長接待日等相關制度,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逐條逐件都能得到圓滿解決。

3、強化措施,提高信訪工作的質量。組織部門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組織系統信訪工作的特殊性。為了把干部群眾所反映的問題辦理好,給上訪干部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我們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信訪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工作中著力強化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高信訪工作的水平。針對信訪案件內容復雜、頭緒繁多的實際,在部內推行“信訪案件包案責任制”,即對群眾信訪案件經過認真登記并向主要領導匯報后,按照“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交由具體分管該項工作的同志負責進行調查、核實和答復,并明確要求具體承辦人在辦理和答復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一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確保使每一件信訪案件都能得到及時處理,認真答復,一步到位,努力減少和克服重信重訪、越級上訪現象的發生。針對信訪總量持續上升、群體性問題明顯增多和上訪形式多樣的問題,要求每一位承辦信訪案件的同志,都要始終牢記為宗旨,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開展信訪工作,堅持做到“三為主”、“三防止”:即以宣傳政策為主,針對信訪的中心話題,重點進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講解,防止“亂評價”;以思想疏導為主,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防止“言辭生硬”;以正面鼓勵為主,防止簡單粗暴,使干部群眾真正感受到組織部門的溫暖,從而真正樹立組織部門的良好形象。

三、當前組織部門信訪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

通過調查研究和具體的工作實踐,深刻的感受到社會的轉型、體制的轉軌,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涉及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日漸暴露,組織部門信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信訪總量上升、無序信訪問題增多、信訪形式多樣化等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是在公務員登記及工資套改工作中,部分干部因職級的確定、工齡的計算等產生的信訪件;二是舉報反映部分干部在工作或生活上存在的問題,且以反映擬提拔干部,村(社區)兩委會主要負責人的居多;三是重復信訪、多頭信訪的問題比較突出,表現在信訪人在給省、市委領導寫信的同時,也向各級組織反映同一問題;四是反映部分地方或單位對待群眾信訪不重視,采取敷衍塞責的態度,不真正解決信訪人的合理訴求;五是農村兩委會離任干部要求提高生活補助的來信呈增多趨勢,且以聯名信訪的形式居多;六是在2001年至2005年期間精簡機構或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中提前退休或分流的人員,要求享受公務員待遇的訴求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

對策:

1、變“被動接訪”為“主動預訪”,強化大局意識,不斷增強做好新時期組織部門信訪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自覺把信訪工作放到組織工作的全盤中去考慮,居安思危,認清形勢,切實把信訪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通過在各鄉鎮辦建立信訪信息員工作網絡,全方位、廣渠道收集全區信訪動態,變“被動接訪”為“主動預訪”,及時化解組織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協調解決一些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主動預訪”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消除因自身的“被動”、造成信訪的“主動”。

2、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強化服務意識,切實為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牢固樹立“信訪無小事”的思想,把群眾的來信來訪作為組織工作改進服務質量的“助推器”,更要主動深入基層了解信訪動態,服務群眾方便他們信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力爭在一線調查研究,在一線協調處理,在一線排查化解。通過“干部下訪”促進組工干部努力學習有關組織工作的政策規定,不斷加強政治修養,做到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使組工干部特別是信訪工作人員為群眾服務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態度進一步改善、水平進一步提高,切實為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變“閉門應訪”為“開門接訪”,強化責任意識,推動組織部門信訪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方向邁進。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組織部門信訪工作的機制,積極推行“組織部長接待日制度”“領導包案制度”、“領導閱批來信制度”、“信訪工作量化考核制度”、“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人人有責任的良好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