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社區黨建打造溫馨家園

時間:2022-07-15 10:24:00

導語:加強社區黨建打造溫馨家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社區黨建打造溫馨家園

新堡社區轄6個居民小區,現有居民953戶、2593人。社區黨支部共有黨員11人。近年來,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社區黨支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服務型社區為出發點,抓班子,帶隊伍,建陣地,樹形象,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促進了社區各項事業健康協調發展。2004年社區被中寧縣委、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2005年社區黨支部被中寧縣委命名為“五個好”基層黨支部。

一、夯實工作基礎,為社區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保障

針對社區黨建工作相對薄弱的實際,社區黨支部從黨建工作基礎入手,不斷提高社區黨建工作水平。

一是加強班子建設。采取上級組織選派和公開招聘相結合的方式,將5名熟悉社區管理、熱愛社區工作、熱心服務群眾的優秀人才充實進了黨支部、居委會領導班子,并實行了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支部委員、居委會委員交叉任職,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增強班子的整體合力。同時,堅持干部理論學習日制度,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班子成員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等政治理論、法律知識以及社區建設等方面的知識,并通過組織班子成員到外市、縣先進社區參觀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升社區黨建工作和社區管理水平。

二是加強陣地建設。采取“上級部門支持、社區自籌、共建單位資助”的方式,切實加大陣地建設投入,先后投資5萬元,對現有的382平方米的社區辦公場所進行了全面維修,徹底改變了過去“舊房子、爛園子、破攤子”的陣地面貌。同時,積極籌措4500元,配備了電視機、VCD機等電教設備,添置了辦公桌椅、健身器材等設施,建成了圖書室、電教室等活動場所,完善了宣傳欄、黑板報等文化陣地,為社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把制度建設作為規范社區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先后建立健全了“兩委”班子聯系會議、民主生活會、“”、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民主評議黨員、黨務公開、黨員聯系服務群眾、黨員包保責任區等各項規章制度;探索建立了社區黨支部“五必訪、五必問、五必記”工作制度,規范了社區黨建工作機制,為促進社區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奠定了基礎。

二、強化教育管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堅持從提高社區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入手,切實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引導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強化黨員教育。堅持每月10日組織黨員進行集中學習,并通過舉辦培訓班、電化教育、上黨課等形式,切實加強黨員的政治理論、法律知識的學習,為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礎。去年以來,社區黨員干部共參加各類培訓班12場次,培訓黨員100多人次。同時,建立了《退休干部職工黨員聯系冊》,并指派專人通過個別談話、家庭走訪、電話、書信等方式定期與退休職工黨員聯系,全面掌握退休干部職工黨員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況,及時對他們進行經常性教育,引導他們發揮積極作用。今年以來,社區黨支部組織人員共走訪退休職工黨員40多名,舉辦離、退休黨員座談會2場次。

二是加強流動黨員管理。針對流動黨員流動性大、居住分散的特點,通過建立流動黨員底冊,發放流動黨員管理卡等方式,對他們進行動態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了解他們的思想、生活、工作現狀。同時,通過電話聯系、寄送學習資料等方式,組織他們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他們遵紀守法,努力工作,積極為社會作貢獻,使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軌化、經常化。目前,社區黨支部已向3名流動黨員發放了流動黨員管理卡,并向他們贈送學習資料25冊,報刊40多份。

三是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了讓“社區以人為本,人以社區為家”的宗旨在每個黨員身上得到體現,黨支部根據社區黨員的實際,在社區黨員中開展了“閃光在崗位,奉獻在社區”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教育引導社區黨員根據個人工作崗位實際,勤懇工作,爭創工作業績,并積極為社區、為居民作奉獻。通過開展此項活動,使黨員的敬業精神、奉獻社區的意識進一步增強,黨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四是開展社區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按照社區工作和社區無職黨員的實際,黨支部設定了治安保衛崗、環境衛生崗、文體活動崗、義務宣傳崗、特長服務崗及樓門值班崗等15個崗位,通過自我報崗、個人競崗、黨員評黨、支部定崗等程序,組織社區無職黨員輪流上崗,參加社區事務管理。通過“設崗定責”,社區無職黨員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看護居民區樓院,義務打掃衛生,清理”牛皮癬”,協助社區搞好社區治安,組織開展文體活動,使社區無職黨員有崗有位,有位有為,為社區無職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了平臺,同時,也提高了社區管理水平,加快了和諧社區建設步伐。

三、拓寬服務領域,積極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服務

社區是密切黨群關系的橋梁和紐帶。社區黨支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的理念,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出發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扎扎實實地為社區居民群眾搞服務、謀利益,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支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一是實施“二項工程”。針對社區老年人無處活動,文化生活缺乏的實際,社區黨支部通過實施“星光工程”,建立了老干部活動室、老年學校,組建了中老年扇子舞蹈隊、秧歌隊,并組織他們參加文藝匯演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活躍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他們的熱烈歡迎。針對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難的實際問題,黨支部通過實施“富民工程”,建立了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就業信息,并積極聯系有關部門,組織100多名下崗職工參加了電子計算機操作技術、勞動就業技能培訓班及勞動就業局舉辦的“創辦你的企業”(SYB)培訓班等,提高了下崗失業人員的勞動技能。同時,通過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牽線搭橋”,積極與25家企業聯系,幫助350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

二是建立“二項機制”。建立了社區治安長效工作機制,組織發動社區黨員、干部、居民開展了“百日矛盾糾紛大排查”活動,對轄區矛盾糾紛進行排查,共調解矛盾糾紛2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5%;對3名“兩勞”釋放人員和1名“”練習者進行了幫教轉化、跟蹤服務。同時,組建了社區義務治安巡邏隊,每天在各居民點進行巡邏,加強治安防范,開展安全檢查,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針對社區管轄區垃圾亂扔、亂倒、亂堆現象,建立了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機制,積極配合新堡鎮政府組織轄區單位、商業網點、居民小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每季度對所轄小區及單位衛生進行檢查評比,對檢查評為不清潔的小區及單位,進行通報批評,促其改正,有效解決了社區“臟、亂、差”的現象。去年以來,先后組織黨員開展環境衛生整治7次,參加人數達100多人次,清理轄區巷道、居民生活垃圾50多堆。

三是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對轄區貧困戶進行了細致的排查摸底,為符合低保條件的162戶困難居民審核發放了低保款,有效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困難。同時,經常組織黨員干部到困難居民家中走訪慰問,發動黨員群眾捐款捐物,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新堡社區有個殘疾人叫蔣學霞,丈夫年老多病,生活的困境一度令她灰心、消沉,社區黨支部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幫助她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吸納她到社區當起了衛生監督員,使蔣學霞家生活有了著落,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近年來,社區到那個支部共組織黨員群眾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20余次,為社區生活困難群眾捐款1500多元、衣物10余件,書本200多冊,幫助困難學生上學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