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與創優動員會發言

時間:2022-07-26 04:20:00

導語:廉政與創優動員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政與創優動員會發言

同志們

與年1月以來新任的鎮(局)級領導干部進行一次集體廉政談話。同志們走上領導崗位之際,今天。市委有關領導已經分別做了個別談話,這一次集體談話,目的和大家交個心,提個醒,共個勉。剛才,兩位同志代表新任鎮(局)級領導干部作了交流發言,表達了新任職同志的共同心聲,講得很好,聽了既感到高興,又深受啟發。下面,談一些個人想法,與大家交心、共勉。

家兄弟三個,鶡冠子&8226;世賢篇》中有一個故事:魏文王問名醫扁鵲。底哪一個醫術最好呢?扁鵲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自己最差。文王又問,那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回答說,大哥治病,治病于未發之前,一般人并不知道他事先已經根除病因,所以他名氣無法傳出去;二哥治病,治病于初起之時,一般人都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名氣只能傳于鄉里;而我治病,病情嚴重之時,所以大家認為我醫術高明。這個歷史故事,發人深省,良醫治病于未發之時”反腐倡廉工作一定要加大預防的力度,做到預防在先,關口前移,要像扁鵲的大哥那樣,治病于未發之前,這樣就可以使我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對干部隊伍中出現的錯誤苗頭,黨組織要像扁鵲的二哥那樣,治病于初起之時,與人為善,早打招呼,及時提醒,改了就好。對一些腐敗分子,點擊檢查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要像扁鵲那樣,下猛藥,動手術,當然,目的還是小懲大誡,治病救人”實行廉政談話制度,貫徹中央提出的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的一個實際舉措,也是學習古代良醫的高明之處,治病于未發之前。個人的體會,預防腐敗的藥方是復方,藥有六味,即六個字:權、利、廉、責、民、德。

一、用好一個“權”字

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走上一定的領導崗位。就掌握了一定的權力。怎樣看待權力,怎樣行使權力?這是每個領導干部首先必需弄清楚的問題。個人以為,要掌握好三點:一是正確看權。從廣義上講,權力是政治上的強制力量,如國家權力,這是法定的從狹義上講,權力是職責范圍內的支配力量。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就掌握了一定的領導權、指揮權、支配權。領導職務越高,職責范圍越廣,權力也就越大。不管廣義也好,狹義也好,從實質上認識問題,一切權力來自人民,權是民托、民授的;權是法律確定的法律是代表人民意志的

既能治國安民,權力也是一把雙刃劍。又能禍國殃民。歷史上為官的有的青史留名,有的成為千古罪人,說到底,實質區別在于權力的價值取向,于怎樣用權。二是為民掌權。既然,權力是人民給予的那么,行使權力必需代表人民的意愿,必需維護人民的利益。這是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總書記總書記指出: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為民,就是要為民執政,為民掌權。這樣的理念下,權力只能是為民造福的工具,而不能成為謀取個人或小團體利益的工具;干部只能當為民造福的公仆,而不能做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否則,就違背了人民授權的初衷和意志,也就肯定會被人民所唾棄和淘汰。古人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講的這個道理。三是依法用權。法律代表的人民的意志,因此,為民掌權,自身就包含了依法用權的要求,題中應有之義。一切權力只能在法律的框架下運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形勢下,每個領導干部都要帶頭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作為我新任的領導干部,要進一步規范行政權力和行政行為,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讓人民群眾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二、謀好一個“利”字

就有什么樣的利益觀。利益問題上,權和利是密不可分的有什么樣的權力觀。也要掌握好三點:一是為民謀利。同志在著名的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深刻論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除了人民的利益,共產黨沒有自身特殊的利益。鄧小平同志深情地說,中國人民的兒子”生在這個土地上,就是要為人民服務。江澤點擊檢查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民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動身點和最終落腳點??倳浲咎岢觯瑱酁槊袼?,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領袖人物的這一系列精辟論述,都高度集中、十分鮮明地規定了為官從政的價值取向,就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這一點我必需始終牢記,銘刻在心。

說的有個人到集貿市場,二是不謀私利。古代有個寓言故事??吹揭鄣慕鹱訐渖先ゾ妥ィチ司妥?,被主人逮住后,圍觀的人問他好大膽子,光天化日之下搶劫金子,那人回答,只看到金子,沒有看到人。這就是經典的利令智昏。然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角色還不鮮見。例如,成克杰、胡長青之流,位高權重,本應為民謀利,但他卻利欲熏心,置黨紀國法于不顧,大受賄賂,瘋狂斂財,最終罪不容赦、身敗名裂。也有些同志可能會自我麻痹,認為自己職位不高,權力不大,貪點便宜,得點實惠,問題不大。這是十分錯誤、極其危險的殊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有些人,就是從“小刮刮”開始發展到獅子大開口,滑向深淵。某市一個副市長,農民的兒子,黨組織培養讀大學后走上領導崗位,最初就從收人家一根領帶、一雙皮鞋、一套西裝開始,演變到收禮金一萬、五萬、十萬,胃口越來越大,最終成為階下囚。前覆之轍,不可不鑒。同志早就講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各級干部,盡管崗位不同,但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權力,比方,人事安排權、財務報支權、資產處置權、工程發包權、項目審批權、執法執紀權等等,這些權力只能為民謀利,而決不能以權謀私;決不能搞權錢交易;決不能搞不給好處不辦事,得了好處亂辦事。干部一定要淡泊名利,堅持清醒,特別是面對金錢、物質利益的誘惑,要不為所動,泰然處之。冷靜地想一想,民間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我干部以權謀私,被金錢所驅使,那我干部不就成了鬼”嗎?做人還是做“鬼”相信大家會作出正確的抉擇。

但同時,三是正當獲利。強調為民謀利、不謀私利。尊重和保護個人的合法利益。共產黨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應當尊重和保護個人的合法利益。這里,問題的關鍵在于要正確處置好個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關系。個人利益應該是寓于人民利益之中,而不是凌駕于人民利益之上;個人利益實現的途徑應該是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實現之中,而不是另辟蹊徑,更不能捷足先登。過去一度時期,講正確處置公與私的關系,要求大家大公無私,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現實的;但是要求大家先公后私,公而忘私,這是對的必需堅持。也就是說,當公與私發生矛盾,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矛盾時,應該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覺服從和維護人民的利益,而不計較個人的利益。這方面,大家做得是比較好的比方,有的同志臨時奮戰在農村第一線,有的同志從發展較快的鄉鎮調到困難鄉鎮,從機關下到基層,奔向經濟發展第一線,工作辛苦了報酬福利待遇減少了家庭照顧不到但大家以工作為重,以事業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不計較、不埋怨、不懈怠,埋頭苦干,默默奉獻。這就是正確處置了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當然,從組織上講,應當注意主動關心,協助解決后顧之憂。但是作為干部自身,還是要繼續堅持和發揚這種為了人民利益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的精神。宋代范仲淹講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共產黨人更應當有這樣的高尚情懷。

三、守好一個“廉”字

從政的品行。這里的廉”不只是個人廉潔的問題,廉是為官的品德。還有個廉政的問題,含有公正、公道、正直、正義的要求。這里之所以用一個“守”字,因為我干部最初實質上并不壞,主觀上并不想貪,但由于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現實社會中,面臨著諸如金錢、物質、享樂、美色等等的誘惑,而且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這種誘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又由于干部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權力,就會成為一些另有所圖、心懷叵測的人腐蝕的對象、進攻的目標,所以,非“守”不可。而且這種“守”要常守,不能只守一時一地;要固守,不能有絲毫動搖;要堅守,不能點擊檢查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有任何改變。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這里我想起在南大聽課,一位教授開場就一本正經、毫不客氣地講,座的都是領導干部,當你走上領導崗位時,就已經走到監獄門口,有兩股力量在把你向不同的方向拉,腐朽的邪惡的頹廢的勢力在把你向內拉,正義的善良的進步的力量在把你向外拉。這里關鍵取決你自身,要兩腳站穩,立場堅定。還要千萬警惕你夫人、親屬,冷不防從后面再推一把。否則,就進去了大家聽了啞然失笑,雖然感到有些夸大其詞,似乎危言聳聽,但冷靜一想,講得實在形象、生動、深刻。應當堅持高度警覺,時刻清醒。怎樣守好一個“廉”字,理解有三點:

兩袖清風”來贊譽歷史上的清官。想,一是公道正派。人們常用“一身正氣。首先要保持“一身正氣”才干做到兩袖清風”一個領導干部正不正,決不僅僅是個人的形象問題、聲譽問題,而且關系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風氣。老百姓常講的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有了好的黨風、政風,才干有好的行風、民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一個領導干部,要以德立威,不要以權立威;要以人格的力量服人,不要以權力的力量服人。古人總結為官的經驗之談: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欺,公則民不謾,公生明,廉生威”這就告誡我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為什么我有的工程質量抓不好?為什么我有的規章制度執行不好?為什么我有的司法不公?等等,這里面主要原因還是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所以,一個領導干部,必需始終堅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只有這樣,腰桿才硬、底氣才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二是嚴守紀律。俗話說。黨有黨紀。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

而且要嚴守紀律。改革開放以來,不只要遵守法律。為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黨中央十分注重制度建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12月31日,中央頒發了兩個《條例》;1月,中紀委三次全會上提出了四大紀律、八項要求”緊接著6月份,中央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狠剎領導干部收錢送錢、跑官要官、配偶子女違規從業、參與賭博等“四股歪風”對這一系列規章制度,要認真學習,身體力行。作為一個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的剛上任的領導干部,要一路走好,三律”一項不能少,即:自覺遵守紀律,時刻堅持自律,主動接受他律。一旦失去了紀律的約束,放松了自律的要求,離開了律的監督,就會滑邊,就會越軌,就會墮落。

每個領導干部都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不只要對職責規定的各項工作全面負責,三是一崗雙責。依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還要對工作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負責。因此,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經濟工作和其他各項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對一個領導干部來講,守好一個“廉”字,僅僅做到潔身自好還不夠,還應該管好“一批人”身邊人”家里人”

四、盡好一個“責”字

今天談廉政,有的同志可能想。怎么說到盡責上來了不是扯遠了這么看的廉政和勤政是分不開的一個廉政的人,必需是勤政的;一個不勤政的人,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廉政。貪污、賄賂、腐化、墮落是腐敗,昏庸、懶惰、無能、無為也是腐敗,而且造成的危害不亞于前者。人們抨擊歷史上的封建統治、反動統治,常用的詞是腐敗無能,禍國殃民;人們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常說的話是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現代史上,蘇聯和東歐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之所以亡黨亡國,并不只是因為腐敗,還有重要的原因是無能,經濟沒有搞上去,人民沒有富裕,因此,人民不擁護執政黨,不擁護現行的社會制度。血的教訓,令人警醒。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居安思危,十六大提出了要把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來抓,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要深刻領會,自覺貫徹,把廉政和勤政有機結合起來,立足本職,履行職責,提升能力,不辱使命。廉政和勤政方面,革命領袖為我做出了典范,、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中國人民的事業日理萬機、廢寢忘食。同志走上中央領導崗位后,一次講話中用了夙興夜寐、殫精竭慮這個詞,充分表示了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忘我勞累的精神,值得我景仰和學習。干部都擔任著一定的領導職務,都肩負著重大的責任,盡管職務不同,責任各異,但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盡責的實質要求是一致的這就是加快發展,致富百姓。這方面,也有三點要把握好。

解決所有矛盾和問題的關鍵舉措,一是想干事—增強發展意識。發展是致富百姓的根本途徑。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所以,黨把加快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級領導干部,要盡好責,首先要增強發展意識。機關工作的也好,鄉鎮一線的也好,經濟戰線的也好,其他社會事業領域的也好,一切工作都要圍繞加快發展來開展。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這幾年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勢頭是好的但全面分析形勢,要講三句話“自身比較效果大,對照蘇南差別大,領先蘇中壓力大”市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提出了12556目標,號召全市上下“大干三五年,奮力爭進位”率先崛起蘇中、擠進全省縣(市)前十強,各級領導干部都應該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同志被提拔到一定的領導崗位,二是會干事—提升發展能力。應當肯定。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領導能力;但是要認識到走上領導崗位后,擔子更重了要求更高了確實有一個適應新崗位、迎接新挑戰的問題。因此,有一個不時學習積累、加強實踐鍛煉的過程。作為新上任的領導干部,怎樣提高工作水平,提升發展能力,打開工作局面,大家都有不少體會,想簡明概括起來有三要素,第一是解放思想,第二是開拓創新,第三是求真務實。這里就不展開講了

最終的體現是干成事。如果一個領導干部,三是干成事—發明發展業績。想干事、會干事。位幾年,沒有干成幾件事,甚至一事無成,說“想干事、會干事”盡了責了盡了力了那不是吹噓,就是說謊。這樣的人,如果普通話講得好,可以去做廣告經營,但是虛假的廣告也是害人的不受歡迎。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立志干一番事業。負責一個地區也好,負責一個部門也好,負責一個方面工作也好,都要爭先進位,勇創一流。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必需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圍繞“兩個率先”兩個提前”目標,立足各自的工作崗位,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干好“十一五”奮力爭進位,實現富民強市,構建和諧社會,以實實在業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五、喜好一個“民”字

可以知興替。自古以來,以史為鑒。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來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密切聯系群眾,黨的優良激進和致勝法寶。黨執政后,一直強調要密切聯系群眾,并且針對改革開放的新情況,作出了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總書記同志一再告誡全黨同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一定要銘記在心,見諸行動。以為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百姓為大,一是深懷愛民之心。黨的優秀干部鄭培民的生前信仰是悠悠天地。老百姓比天大。省委書記李源潮一直強調,要發展經濟,善待百姓。點擊檢查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我要增強群眾觀念,心中時刻裝著群眾。同志走上領導崗位后,要謹防脫離群眾,自認為高人一等,看不起普通群眾,言行舉止,端著架子,趾高氣揚,甚至盛氣凌人。特別是三門”從家門到校門到機關門)干部(當然,有許多優勢)先天就缺乏與普通群眾的感情基礎,更要防止疏遠群眾。市級機關的同志搬進新辦公樓后,都要注意如何聯系群眾、方便群眾的問題。即使是鄉鎮工作的同志,也有個身在群眾如何深入群眾、心入群眾的問題。宋代范仲淹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清代鄭板橋在山東做縣令時寫下了不朽的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似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封建社會的清官尚能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頭,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產黨人就應當做得更好。想問題、作決策、做工作都要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動身點和落腳點。各級干部一定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特別是要到困難地區、困難群眾中去,傾聽民聲,解民意,掌握民情,實現民愿。要繼續堅持和完善這幾年來聯系群眾的一些好的制度和做法,比如民情日記、黨員聯系戶、掛鉤扶貧、走門串戶、結對幫扶、為群眾辦一事等等,不時增進與群眾的感情,不時密切和群眾的血肉聯系。

加快發展經濟,二是常為利民之舉。各級干部要在集中精力。實現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久遠利益的同時,十分注重實現好、維護好群眾的眼前利益、現實利益。要繼續積極辦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農村改路、改稅、改水、改廁、改房等五件實事;要高度重視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搞好養老安全,失業安全、醫療平安等擴保工作;要認真研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上學難、看病貴、房價高等熱點、難點問題;要切實關注弱勢群體的工作、生活,雪中送炭,解民之憂,多辦實事,多做好事。各鎮、各部門、各級領導干部都要落實行動,鍥而不舍。

為政之道,三是善謀安民之策。古人講。于安民;安民之要,于察其疾苦。隨著改革的深入、開放的擴大、發展的加速,正處在體制轉軌期、社會轉型期、利益調整期,新老矛盾交織在一起,如果處置不當,就會影響穩定,影響發展,最終影響最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久遠利益。所以,各級干部要注重調查研究,研究新情況,發明新辦法,解決新矛盾。要牢記總書記總書記“群眾利益無小事”指示,特別是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比如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環境維護、社會保證、社區服務等等,一定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嚴格執行政策,把利益讓給群眾,把困難留給自己,以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各級干部都應高度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做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對群眾提出的要求,符合政策,具備條件的馬上辦、立即辦;對符合政策,一時不具備條件的要積極發明條件,盡量抓緊辦;對不符合政策,不能辦的也要耐心解釋清楚,同時還要協助解決實際困難。要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一個領導干部,想。深懷愛民之心,常為利民之舉,善謀安民之策,一定會得到群眾的擁護。正如一些同志所講:把老百姓放心頭,老百姓就會把你舉過頭”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夸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六、修好一個“德”字

應當把黨性修養作為終身的選修課。加強學習,作為一個領導干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綜合素質,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這里,只著重說一說“三寬”一是寬容。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要干一番事業,必需團結一班人,凝聚一批人,率領一群人。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因此,要學會寬容。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駿馬馳千里,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班子成員各有各的優點,同時也各有各的短處,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一定要心胸開闊,豁達大度,善于把班子成員團結起來,把部屬凝聚起來,形成整體合力。

寬以待人。要善解人意,二是寬厚。領導干部要嚴以律己。與人為善。決不能攬功諉過,文過飾非。當然,一個班子,不是不要堅持原則,搞和稀泥。要健全黨內政治生活,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但必需堅持從團結的愿望動身,友善協助,而不是整人、穿小鞋。

但環境要寬松。不能你琢磨我提防你;不能讓同事、部屬不敢多說一句話,三是寬松。工作要有壓力。不敢多走半步路;更不能讓同事、部屬背著思想包袱做工作。要多溝通、多交心,營造一種既有集體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明性,把我事業不時推向前進。拉拉雜雜就講這么多,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