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蔬菜園建設會講話
時間:2022-02-15 02:49:00
導語:縣長在蔬菜園建設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年8月28日,我們開過一次全縣設施蔬菜園區建設階段性工作總結會議,那時,前茬青椒已經喜獲豐收,后茬北瓜正在下種。通過那次會議,從農業部門到鄉鎮,再到廣大種植戶,都總結了收益高的園區和種植戶的成功經驗,分析出了收入差的園區和種植戶在技術和管理上的不足,對堅定全縣上下狠抓設施蔬菜園區的決心、提高后茬北瓜的管理水平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目前,秋收已經結束。今天,我們把大家召集回來,再開一個設施蔬菜園區建設工作會,目的是總結今年設施園區建設工作,安排部署明年設施蔬菜園區建設任務。可以說兩次會議雖然側重點不同,但目的都一樣。我們就是要把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當作一項事業,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力爭盡快培育成為可以大面積促進農民增收、支撐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的主導產業。
今年的設施蔬菜園區建設,我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原來我們計劃一個鄉鎮搞一個園區,沒想到一下子搞成3000畝、30個園區。前茬畝均收入5500元,后茬畝均收入預計也在3000元左右,畝均年收入將超過8000元,和長子縣的預計畝均收入9000元左右相比,差距不大。在開局之年我們就取得這樣好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成績的背后是心血和汗水,回顧我們一年來的設施蔬菜園區建設工作,我最深切的感受有三條:
一、各級干部是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的推動力量。干部是群眾的主心骨,一個產業能不能干下去,能不能發展起來,關鍵看領導干部,干部有決心,群眾才有信心、有干勁。在今年的設施蔬菜園區建設中,從組織動員、園區規劃、調換土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到田間管理、蔬菜銷售、相關龍頭企業建設,都是縣鄉村三級干部一項一項抓下來的。特別是面對大雪、大風、倒春寒三次重大自然災害的考驗,縣、鄉、村三級干部大都表現出了頑強的作戰精神。去冬的雪災,正是埋錨打坑的關鍵時刻,我們硬是用推土機推開厚厚的積雪,完成了打坑埋錨工作;今春連續的幾場風災,我們又及時組織群眾修復和加固了毀壞的大棚;今春寒潮來臨,正是小苗剛種進大棚,我們又組織廣大干部群眾挑燈夜戰,把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說實話,面對自然災害的考驗,全縣上下都很擔心,我也比較擔心,但由于我們上下同心,仍然在設施蔬菜園區建設開局之年,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二、技術人員是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的保障力量。今年以來,農業部門大部分機關干部和技術員都沒有休息過禮拜天,長期蹲在園區作指導、搞服務,確實下了一番功夫。長子的生貴公司和方興公司也給了我們有力的支持,這兩個公司派出的技術人員,都認真負責、精心指導,為我縣的設施蔬菜園區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最讓我們感動的是生貴同志,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同志,又做過胃部切除手術,建棚初期,帶上老伴專門做飯,在農業局住了20多天,以后的半年多來,隨叫隨到、隨到隨講,為我縣設施蔬菜園區建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三、廣大種植戶是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的主體力量。廣大種植戶充分相信縣委、縣政府,說干就干,為全縣農業結構調整帶了個好頭。比如,史北園區的牛官紅、司馬園區的連志華、南娥園區的劉文生、趙家園區的李木生、崔家莊園區的倪海崗、五陽園區的李齊鑾等人,就是突出的代表。他們不僅起早貪黑,整天泡在大棚里,而且勤咨詢、勤鉆研,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今年8月28日全縣設施蔬菜園區建設階段性工作總結會議之后,廣大種植戶普遍吸取了前茬青椒種植的經驗和教訓,熱情和干勁普遍提高。從這一段時間北瓜銷售情況來看,園區之間和種植戶之間的收入差距,比前茬明顯縮小。
今年,我們在設施蔬菜園區建設中的成功實踐,得到了“兩個方面的肯定”:一是得到了全縣上下,特別是農村廣大老百姓的肯定。一開始搞設施蔬菜園區,大家都很擔心,以前政府號召老百姓種過煙葉、種過仁用杏、養過蠶、養過驢,但都是半途而廢。這次又要搞設施蔬菜,能不能成功?許多種植戶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去種大棚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有擔心、有懷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特別是看到前茬青椒帶來的收益,大家由懷疑變成了認可。二是得到了上級的認可。今年以來,省、市來我縣視察過幾次設施蔬菜,每次視察都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和鼓勵,特別是在國慶節過后全市組織的大觀摩,參觀我縣崔家莊設施蔬菜園區后,市委杜書記、市政府張市長等領導都給予了充分肯定,杜書記當及要求市農業部門來我縣搞一個專題調研,明年要在市大面積推廣我縣的成功做法。
關于今年我縣設施蔬菜園區建設工作情況和明年的工作任務及具體要求,剛才王縣長已講得很全面、很具體了,我完全同意。在這里我就做好今后的設施蔬菜園區工作,重點強調以下八條。
一、規劃制定要科學
“十二五”期間,我縣農業的發展思路是實施“518”工程:就是在水源條件較好的鄉村發展設施蔬菜5萬畝,在水源條件比較差的鄉村發展白靈菇,香菇等大棚園區1萬畝,利用“四荒”發展核桃、棗等干果經濟林8萬畝。通過工業化運作,產業化發展,實現“家家有產業,人人有事干,村村無閑人,一齊奔小康”的目標。明年的發展任務是7千畝,總數突破1萬畝,以后每年新發展1萬畝。各鄉鎮在考慮設施蔬菜園區建設時,不僅要考慮明年任務如何完,還通盤考慮好“十二五”期間如何發展,總的有一個原則,就是要集中連片,新舊園區相連。目前,縣里已拿出了總的規劃,大部分鄉鎮也已初步確定了發展規劃,從規劃效果來看,一些鄉鎮的規劃還不盡如人意,要參照縣里的總體規劃,盡快完善,保證規劃切實可行。
二、設施建設要抓緊
明年的發展任務,在這次會議上我們已經落實到各鄉鎮,回去以后,就要盡快把任務分解下去,及早完成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去年設施蔬菜園區建設動員會議剛召開不久,就下了一場大雪,給打坑埋錨帶來很大困難,今年各鄉鎮一定要考慮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據氣象預告,北方的冷空氣正在向南移動,東北地區已經提前進入冬季,今年華北地區也有可能提前進入冬季,因此,園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工作,一定要抓緊時間往前趕,保證在上凍前完成,尤其是打坑埋錨工作必經在近期完成,如果上凍前完不成,明年開春后趕都不一定趕過來。尤其是部分鄉鎮,一定要吸取今年的教訓,把水源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及早打井,及早配齊抽水設備,保證明年大棚一移苗就能澆上水。同時,要注重解決好今年建設的部分園區存在的水源不足、電價過高、排水渠不暢、道路硬化標準不高等問題,不能只抓新園區,忘了舊園區。
三、產業化體系建設要同步。
我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講過,推進設施農業產業化是我縣農業的根本出路。今年,我們雖然扶持了一批與設施蔬菜相關的公司、市場,但這只是個起步。我們要在五年建設五萬畝設施蔬菜園區,育苗、冷庫、市場、加工業及經紀人隊伍都嚴重不足,發展任務還很重,我們必須做到與設施蔬菜園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到位,才能保證設施蔬菜園區的效益。壽光的實踐證明,這些與設施蔬菜園區相配套的龍頭企業,不宜鄉鄉鎮鎮都搞,要搞就要搞大的,便于提高經營效益。對相關龍頭企業建設,農業部門也要拿出一個五年建設規劃。尤其要盡快把明年的龍頭企業建設項目落實下去,涉及到哪個鄉鎮,哪個鄉鎮就要抓緊實施,保證設施蔬菜產業化的各項設施都能夠同步建設,同步見效。
四、技術力量要保障
種大棚是一個技術活,今后,隨著園區面積的擴大,僅靠外聘技術人員和農業部門,肯定是力不從心。在這個方面,我們要注意“穩定一支隊伍、提高一支隊伍、培養一支隊伍”。穩定一支隊伍,就是要穩定外聘的技術人員隊伍。今年,方興公司和生貴公司的技術人員為我們提供了一支有力的技術隊伍,一些鄉鎮還從太谷等地聘請了一些技術人員。對這支外聘的技術隊伍,可以采用年薪制,也可以采用技術入股的辦法,想方設法把他們長期吸引在襄垣。通過互利互惠,提高他們參與我縣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一支隊伍,就是農業部門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要再提高。我縣的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現在僅處于起步階段,今后的工作任務還很重,農業部門要注意不斷提高這支隊伍的技術水平,把每一個技術人員都培養成為我縣發展設施蔬菜園區的技術專家。培養一支隊伍,就是要把在發展設施蔬菜園區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土專家、愛鉆研技術的種植戶,培養成我們自己的技術員。今后,在技術指導上,要優先這些愛鉆研的種植戶,通過一戶帶十戶,十戶帶百戶,不斷擴大覆蓋面。今天我們在座的廣大種植戶代表,既有今年的種植戶,也有明年即將參與進來的種植戶,不管是哪一類型,都說明你們的認識高,有積極性,縣委、縣政府對你們寄托著厚望,一定要肯吃苦,勤鉆研,多學習,力爭成為我縣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的土專家。
五、服務工作要到位
設施蔬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相關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協作配合。在今年設施蔬菜園區建設上,縣委、縣政府專門制定了補貼政策和貸款政策。對種植戶、規模養雞戶和設施蔬菜產業上涉及到的龍頭企業項目都進行了補貼。今后,這一政策仍然不變。只要愿意加入到這個產業中,我們就要給予支持。這一政策的落實,涉及到哪個部門,哪個部門就必須如期落實下去,否則我們要追究責任。同時,農業部門作為主要職能部門,要繼續發揮主力軍作用,組織力量下去包園區、搞服務,針對設施蔬菜生產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研究和服務,為農戶解決技術難題。水利、電力、交通等部門要在水電渠路配套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設施蔬菜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財政、信用聯社、農行等部門要在資金籌集方面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農經部門要繼續做好土地流轉工作,積極為園區建設提供土地保障。畜牧部門要加大養殖業的扶持力度,為園區建設提供充足的有機肥料,促進農業內部循環發展。
六、建設機制要完善
我們用這么大的力度發展設施蔬菜園區,目的是為了讓廣大農民增收致富。但是,在今年的建設中,也存在兩個傾向性的問題,一個是存在大戶承包現象,另一個是村集體包攬過多。這兩個方面都嚴重影響到園區的管理,影響到經濟效益,這兩種模式必須改變。今年建設的園區,凡是存在這些問題的要盡快糾正,把大棚落實到戶,今后也決不準再出現類似的現象。對明年準備新發展的設施蔬菜園區,每一架大棚必須落實到戶,該調地的要調地,該辦流轉手續的要辦手續。
七、品牌創建工作要抓實
在8月28日全縣設施蔬菜園區建設階段性工作總結會議上,我談過一個觀點:品質越好,價格就越高。今后,隨著大棚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我們要把標準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對在座的廣大技術員來說,每一個環節都要指導到位;對種植戶來說,各鄉鎮要教育他們聽從技術員的話,尤其要嚴格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確保蔬菜品質。同時,農業部門要及早做好我縣設施蔬菜品牌創建工作,適當時候要申報綠色產品認證,注冊具有我縣特色的商標。大家知道,同樣的產品,同樣的質量,有品牌的比沒有品牌的價格高,牌子硬的比品牌一般的價格高。這就是品牌的力量,也是市場經濟的規律。“十二五”期間,包括我們市在內,全省有60個縣要重點發展設施蔬菜,總面積要超過100萬畝。在這么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必須靠兩條來取勝,一條是率先發展,率先培育出一支雄厚的技術人員;另一條是嚴格堅持標準化生產,打出我們自己的牌子。這兩條是相聯系的,前一條是后一條的基礎和保障。
八、工作力度要上去
實實在在講,今年我們發展設施蔬菜,主要是靠縣里推動,靠農業部門推動,鄉村兩級的主導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從鄉鎮來說,有少數鄉鎮沒有確定專人具體抓這項工作,有的僅靠一名農科員來協調,有的分管副職既抓設施蔬菜又抓植樹造林,工作精力上很難保證。從村里來講,有不少村都是靠村支書單個跳舞,甚至有的村村支書也不當回事兒。今年種大棚是起步階段,縣里管得要多一點,今后,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縣里根本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具體抓到園區。所以說,鄉村兩級的工作力度必須盡快上去,主動擔當起發展設施蔬菜的主體責任。各鄉鎮都要把設施蔬菜作為鄉鎮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盡快建立起“三個一”工作機制,就是一把手要親自抓,由分管領導帶隊組織一支專門隊伍具體抓,確保設施蔬菜園區建設工作能夠一抓到底,見到實效。從今年開始,我們要把發展設施蔬菜列為對鄉鎮領導考核的主要指標,考核結果要與年度經費、評優評模等掛起鉤來,獎罰兌現。農業部門要拿出一個具體的考核辦法。主要考核兩個方面:一是種植面積,主要看是否按要求完成了縣里下達的種植任務。二是種植效益。每個園區每一茬的收益情況,都要逐園區、逐戶進行統計,排隊比較。今年前茬收益,農業部門已作了統計,并建立了檔案,后茬收入也要建檔立案,作為今年對各鄉鎮設施園區建設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據。
同志們,我們襄垣發展設施農業大有作為,全縣老百姓增收致富大有希望。大家一定要樹立長期作戰思想,再接再厲,繼續努力,切實把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當作一項事業抓緊抓好,抓出成效,以農民持續不斷增收的喜悅,向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民交帳。
- 上一篇:農村危房改建和村莊治理工作意見
- 下一篇:研究鄧小平法制教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