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物業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1-18 11:05:00

導語:副市長在物業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市長在物業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正視現實,進一步增強規范物業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我市的物業管理工作從1998年開始起步,多年來雖然在政府的領導下,經過物業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物業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我認為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從企業認證情況看,全市物業管理企業中有資質的僅有5家,可以說少得可憐。從供暖情況看,*城區供熱面積214萬平方米,供熱樓房499棟,22213戶,鍋爐房125座,鍋爐167臺,總計558噸,目前自燒98座,承包27座。其中物業公司直管樓房122棟,面積49.2萬平方米,委托樓房36棟,13.2萬平方米。共有19座鍋爐房,33臺鍋爐,計150噸,固定資產2232萬元,直管供熱戶數8095戶。幾年來政府協調解決資金300萬元,對城區一些老樓房及全市大循環式樓房進行供熱分戶改造?,F在已完成分戶改造69棟,4143戶,27.8萬平方米,占應改造的57%。由于煤電漲價,熱費欠繳、設備陳舊,管理不善,導致供熱溫度很難達到國家標準。從市直部門單位住宅樓物業管理情況看,目前市直部門單位所管的住宅樓341棟,面積151.5平方米。其中物業管理自己負責的有77個單位,263棟樓房,面積115.3萬平方米,租賃發包的有29個單位,78棟樓房,面積36.3萬平方米,這些單位住宅的物業管理還只是以供暖為主,其它服務項目如衛生保潔、四防安全、公用設施維護等都不到位。從開發小區的物業管理情況看,我市城區現有引資開發小區4個,即陽光苑、世紀花園、怡景花園、曙光小區,建有樓房28棟,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其中物業管理由開發建設單位自管的有2個。租賃發包的有2個。除陽光苑小區物業管理較好外,其它小區的物業管理水平仍須急待提高。

在正視現狀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物業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行業管理不夠規范,機制不夠健全。我市物業管理辦公室成立較晚,未能全部履行行政主管部門職責,依照《條例》對轄區內的物業管理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的力度不夠。物業管理企業市場準入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導致物業管理企業大都沒有資質,無序進入市場,管理不規范,服務不到位,不講誠信,毀約棄管。并有開發商將配套公建私自轉賣給承包人,變成承包人的私有財產,承包人為了謀求個人利益,往往是多收費,少服務,隨意增加業主負擔,造成多起群眾上訪。

二是業戶欠費嚴重,國有供熱設備帶病運行。由于市場調節的燃煤價格迅速上漲,供暖必需的原材料與燃料價格的不斷上升,導致供熱成本不斷增加,20*—20*年供暖期每平方米供熱成本比上年度增加了10元,同時熱費收繳率年平均低于80%,每年熱費收繳率下降2-4個百分點,20*—20*年供暖期,業戶欠繳國有公司熱費就達340萬元。由于企業資金短缺,致使大量老化和已超過使用年限的供熱設備得不到及時更新改造,相當部分供暖系統存在隱患。

三是早期住宅物業管理缺失,供熱管網分散。由于我市沒有執行專項維修基金征繳制度,結果一些市直單位部門的住宅樓公共部分當出現下水堵塞、墻皮脫落、屋面防水滲漏等問題時,往往因為資金問題,隨之在維修養護時就出現了互相推諉、彼此敷衍的滯管現象,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全市共有鍋爐房125個,使用鍋爐167臺,鍋爐網點過密,未能集中和分戶供熱,造成能源消耗過大,環保質量較差。另外一些承包企業受供熱成本漲幅影響,未能達到供熱標準,群眾反應強烈。

四是物業企業負擔過重。目前物業服務是商品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大多數市民還習慣于計劃經濟下的福利住房分配和使用制度,花錢買服務的意識還不強,有些業主只想得到更好的物業管理服務,卻不被合同約定支付相應的費用,直接影響了物業企業經營性收入。有的開發小區建設不配套,遺留問題多,如地溝高度不夠,下水管道脫節、堵塞,臟水上返等問題不斷出現。物業管理法規與相關配套制度、政策不健全,影響了物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物業管理工作的發展,成為制約物業管理企業發展的難點。因此,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統一認識,加大力度,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物業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全面履行部門職責,強化對物業行業的監管力度

1、明確物業行政管理部門職責。*市物業管理辦公室負責我市城區物業管理工作,是市政府下轄的獨立的城市住宅物業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辦公室設主任一人,由*辦事處副主任常城兼任。下有4名工作人員。其職責是宣傳貫徹國家、省、市有關物業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指導業主成立業主大會,并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指定專門帳戶,存儲和代管業主交納的各項維修資金,并監督其使用;制定物業服務合同、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等示范文本;審查物業企業資質;監督、檢查、指導物業管理活動;糾正違反物業管理行為。

2、做好“專項維修基金”的征繳工作。《物業管理條例》第2章第7條第4款規定:“按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基金”。專項維修基金可以解決因建樓比較早、已過保修期樓房屋面防水滲漏困繞住戶生產、生活等難題,以及公共設施設備的維修。市物業管理辦公室是物業維修基金的主管單位。依據上級有關部門要求,城市規劃區內新建商品住宅和現已使用的商品房其共用部分、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基金,由開發建設單位代收,并與物管辦簽訂《物業維修基金收繳協議》;向購房者收取購房款2.5%的物業維修基金,購房者須持物業維修基金專用票據和其他資料辦理房屋確權手續;開發建設單位在售房期間,應將代收取的物業維修基金定期存入市物業維修資金專戶。現已使用的商品房,其公用部分、公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基金,由實際管理的開發建設單位或物業公司負責收取,按建筑面積每月每戶每平方米0.15元,非住宅用房以每月每平方米0.8元收取,管理單位按所管房屋的數量到市物管辦核準收繳數額領取專用票據,并及時將收繳的基金足額轉入物業維修基金專戶。

3、執行物業管理市場準入制度。根據《條例》規定,市物業管理辦公室要參與前期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方案的論證,提出便于實施物業管理的具體意見,參與住宅小區竣工后的綜合驗收。今后凡進入社區(小區)的物業管理企業都要具備相應資質,同時要到市物業管理辦公室審核、備案。實施物業管理時,要與業主委員會簽訂物業管理委托合同,并向物管辦交納保證金或固定資產保證金,標準不低于5萬元。各部門、各單位所屬的住宅樓,物業管理工作必須接受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要堅持以人為本,自行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水平,保證一方穩定。開發建設單位要在辦理“房屋銷售許可證”之前,通過招投標或采取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這樣做有助于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做到建與管不留隱患,切實解決配備設施不完整或不切實際的超值服務承諾等問題,從而促使物業管理盡快走向規范化的市場軌道。

4、努力做好業主委員會的組建與管理工作。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和業主是物業管理活動的主體,業主委員會是物業管理工作中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在社區組織的配合下,由物業管理辦公室組織召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其委員應當由社區或樓區內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業主擔任,今后凡是實行物業管理的住宅區,都要依法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要接受物業管理辦公室的監督、檢查、指導,同時積極配合社區組織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其權利和義務,《條例》有明確規定。在實際工作中要突出業主權益,同時明確業主應承擔的義務,促進業主自律和民主決策。要保證做到業主的權責一致,這是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規范運作的關鍵。要形成一個有效的監管協調機制,及時化解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發生的矛盾和糾紛。一個成熟的、挑剔的、高素質的、依法運作的業主委員會,肯定有力于物業管理行業高速健康發展,有力于減少投訴,保障社會穩定。

三、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扎實做好物業管理工作

1、切實加快國有物業公司的管理機制改革。*市物業公司要全面進行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實行領導班子集體承包責任制,健全完善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切實形成規范長效的制約機制。要實行公開競聘制度,配齊配強中層領導;要實行雙向選擇制度,實現競爭上崗,定員定責;要實行承包經營制度,實現風險抵押,自負盈虧;要實行指標考核制度,實現績效掛鉤,獎優罰劣。通過改革,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公司的競爭實力,促進物業管理事業的健康發展。

2、努力做好城區供熱聯網和分戶改造。依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城區內凡實行“大循環”集中供熱的居民樓、商用樓都必須進行分戶改造,設計、安裝具有分戶計量及室溫調控功能的采暖系統,形成一戶一栓,水熱同位。國有物業公司直管樓房的分戶改造資金按規定由供熱單位和業戶共同籌集,委托管理和單位自管的樓房分戶改造資金由產權單位和業戶共同籌集。今年,如果委托管理單位樓房的分戶改造任務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及時出資搞好鍋爐、管道的維修養護而出現隱患的,物業公司有權停止供氣。同時物業公司要根據城市發展供熱總體規劃,積極爭取協調資金,逐步實現大面積供熱并網聯網,實現環保、節能、高效的目標,兩年內力爭全面完成供熱聯網和分戶改造工程。

3、加大力度清繳熱費。熱費收繳多年來一直是物業單位的難點問題。為此,市政府要求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必須密切配合供熱企業,依法收繳陳欠熱費,并對拒交熱費的“釘子戶”,應履行法律手續,堅決收繳。對供熱托管單位多年所陳欠的熱費,托管單位要采取有利措施,在開栓前將欠款繳清,否則物業公司可以停止供熱。

4、強化服務意識,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物業管理的對象是建筑物和建筑物的配套設施設備,服務的對象是廣大群眾,所以說它是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既要做好“物”的管理工作,更要做好為“人”服務的事情。因此,物業企業要在物管辦的指導下,按照市場需求多樣化和實效性的原則,根據物業管理服務內容、服務質量和市民的經濟承受能力,確定相應的收費標準,與業戶簽訂服務合同,并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根據《條例》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等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費用,物業管理企業不得代收。物業企業要積極組織不同類別的從業人員進行物業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達到持證上崗。要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切實解決好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排查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