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02-02 10:13:00
導語:市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產業轉型步伐加快。兩年多來,我市通過科技創新逐步淘汰了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傳統工業,培植壯大了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精細化工、動漫等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以上高技術工業增加值從20*年的31.43億元提高到20*年的42.44億元。*市“十一五”規劃高技術產業占整個工業的29%,每年凈增長3到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長24.5%,全市工業增長8%,高技術產業占整個工業增長的百分之二十多,是傳統工業的3倍以上。科學教育經費占*整個工業生產總值的2.7%,這一比例在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并以每年0.7%的速度增長,而每年對科技的投入則達到財政收入的20%以上。隨著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一些企業依靠自主創新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貴州輪胎公司生產的前進牌全鋼子午胎、*卷煙廠生產的黃果樹卷煙產品、貴州大眾橡膠公司生產的前進牌汽車V帶、老干媽風味食品公司生產的陶華碧牌油制辣椒、險峰機床廠生產的險峰牌數控機床、貴州開磷公司生產的開磷牌重過磷酸鈣等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黃果樹、同濟堂(包括同濟堂和仙靈骨葆)、益佰制藥、三五三七、神奇、老干媽等商標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二是專利發明大幅增加。專利發明是衡量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準。我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鼓勵申報資助專利技術,促進了專利申請數量的穩步增長。20*年,全市專利申請數為1546件,專利授權量達678件;20*年,全市專利申請數為1609件,專利授權量達1156。兩年時間里,我市專利授權量增長近80%。被授予“全國知識產權工作試點城市”。科技創新、自主創新、體制創新方面都已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體制創新方面,20*年9月,*市政府與貴州大學合作建立貴州大學*研究院,*市政府每年向研究院投入300萬,作為科研經費,現在該院針對*產業發展重點已建立了10個專項研究所,為一些企業設計了方便實用的軟件和提供了一批科研成果。
通過兩年多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我市知名企業和品牌不斷增加、產業結構得到了極大優化,有力地推動了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應該說明,*加強自主創新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產業基礎、人才基礎和智力資源。但是在城市環境、公共服務體系、政策環境等方面也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前,我們仍然要提高對創新的認識,總結創新經驗。每一位企業家、黨政領導干部都要認識到創新是*的靈魂,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可持續發展的最寶貴的財富。如果沒有創新,*的發展將一無所成。很多實例早已證明,凡是創新做得好的企業,它的經濟效益、社會環境都比較好,而那些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唯唯諾諾的企業,他們永遠跳不出自己的門檻。*的“老干媽”就因為敢于創新、善于創新而成為了全國知名的食品企業。一個城市要有創新型的企業,才能成就創新型的城市。目前,*市在建設創新型城市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科技人才、工程師、測量師、評估師、會計師、律師等人才*現在還很缺乏,中介機構很少,比如理發師評個職稱也要到外省。*在建設新型城市上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普及,去創造,去創新。*市的很多黨政干部創新能力、學習力度、學習積極性、吸收知識的緊迫感還不夠強。如果不創新,*就無法發展;如果不創新,*就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不創新就是*市黨政領導干部的失職。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作為是*市黨政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沒有創新*就會失去生機,失去活力,就不會持續發展、協調發展。*的黨政領導干部要將創新作為精神支柱來激勵我們、鼓勵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振奮精神,抓住機遇,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的決心和信心,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把*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較高技術水平、較大產業優勢、較強區域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為加快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不斷增添新的動力。
建設創新型城市,今后*要突出“一個重點”,推動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強化“一個主體”,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四個方面”;把握好“五個更加注重”。
突出“一個重點”,推動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中體現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當前,為了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國內各個城市特別是發達地區城市都高度重視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完善和發展創新體系,力爭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獲取主導權。從*“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來看,我市高新技術產業主要集中在鋁工業、磷化工、煙草、裝備及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品、新材料、煤化工、現代中藥、特色及綠色食品、電力等十大產業,而高新技術企業又主要集中在我們的幾個開發區、循環經濟園區和工業集中區,雖然這些園區發展良好,已實現了產業發展相關要素的集中和主導產業的聚集,產業集群效應已初步顯現,但是總體上看,*大部分工業園區(包括兩個國家級開發區)還只是處于由不同行業、為數眾多的企業集結而形成的企業“堆積”階段,產業關聯度不強、企業之間的相互配套協作不緊密。如小河區的詹陽公司生產挖掘機的主要液壓件依賴進口,今年由于液壓件供應緊張,詹陽公司雖有市場訂單卻不能開足馬力生產。又如老干媽公司由于產品產量激增,我市為其配套玻璃瓶的市一玻、二玻不能滿足需求,企業只能遠到柳州玻璃廠去購買玻璃瓶。這樣的事例在我市企業中還很多。可以說,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差距主要就在于產業鏈短、產業配套差和產業集群能力不足。因此,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時,我們必須立足*的實際,大力延伸產業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強化“一個主體”,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企業是經濟的細胞,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載體,當然也是自主創新主體。近年來,我市企業在技術創新上取得了較好成績,但從整體上看,企業的創新意識還不夠強,創新投入不夠大,研發水平不夠高。因此,進一步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加強我市自主創新工作,增強產業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著力“四個方面”。一是大力倡導、大力發展自主創新。做好在花卉、蔬菜、文化等方面的創新工作。二是繼續堅定不移地進行科技創新。統籌好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是完善體制創新。加強政府與高校的合作,推動科技體制改革,鼓勵企業在體制機制上積極探索。四是積極為建設創新型城市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把握好“五個更加注重”。一是科技工作的重點在給項目給資金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營造創新環境;二是科技資源的配置在關注項目和成果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人才培養;三是科技創新的視野在主要面向市內和省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利用國際資源;四是科技工作的重心在關注優勢區域、重點領域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區域的協調發展;五是科技部門的精力在重視投入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科技產出。
同志們,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是一項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的工作,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政府和企業要共同所思、所想、所為,為建設創新型城市服務。要增強主動意識、科學意識、服務意識,鼓勵人人都做創新模范,人人都是創新能手,個個都是創新標兵,把*建設成一個名副其實的創新型城市,為實現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目標而努力奮斗!
- 上一篇:市委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縣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生態化工作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