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教師崗前訓練發言范文
時間:2022-09-05 09:25:00
導語:校新教師崗前訓練發言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也將會因為你加入而增添新的活力,老師們教師隊伍因你而壯大。一中也會因為你加盟而升騰新的希望。
懷揣夢想的七月,蘊育希望的時節。縣教委、進修校的大力支持下,第一中學年暑期新教師培訓如期開班了首先,代表學校對大家在招聘中的勝出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大家滿懷熱情與信心,準備當一中的教師,表示熱烈的歡迎!很高興,教師隊伍里又增加了一支新的生力軍,一中又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今天,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起點。
相信大家都是豪情壯志、躊躇滿懷,踏出求學的校門。急切想在教育大潮中一顯身手。但是希望你知道,教師,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這是一個在平凡中見偉大、奉獻中顯精神的工作。面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滾滾大潮,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當然,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機遇與挑戰并成,如何去抓住機遇,成功的迎接挑戰,這里,想對即將上任的新教師們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明確“誰”問題一、找準定位。
當然對它回答,誰”這是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不從哲學上來探討,這里講的誰”主要是從我工件性質與職業定位方面來講。生活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等不同的角色,這些都是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但是從今天起,又多了另一種角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是初入職場的崗位角色。
任何時候都要有這種自覺意識,誰”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是坐的各位在崗位上的角色。時時刻刻都要想到一名教師。光不光榮,看我自己怎么去做。
明確“要干什么”問題二、深入思考。
要干什么?首先要問,作為教師來講。教育要干什么?教育是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教育是有階級性的中國的教育是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與接班人。而這個工作,由我教師來實現的教師就是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與接班人。所以,育人是職責。
師者,韓愈說過。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講的教師最基本的工作,講的當下的做的事。要為未來社會培養建設者與接班人,就是通過傳道、授業、解惑去實現的通過傳道、授業、解惑去實現育未來人,為未來育人的目的
明確“將怎么干”問題三、制定策略。
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否適應未來的社會,教師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育未來人。能否為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取決于我培養出的什么樣的人,由于教師個體的勞動,形成了集體的力量,構成了學生綜合素質。怎樣的教師,什么樣的教師才能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
身正人之范”這就是說老師是學生的榜樣,第一、樹立良好的師德。著名教授啟功先生給北師大題詞:學高人之師。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人才的質量如何,歸根到底在于教師,于師德。這就需要我塑造“以德治教”師德風范。因此,高尚的師德是一流師資隊伍的第一要素,教師把自己的才能用于教書育人、為教育事業自覺奉獻的根本保證。也許,剛當教師時大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夢想,而一旦承擔起教師這職業,就必須植根于教書育人這一基點之上;教師的職業特性和角色價值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全社會道德高尚的人群,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應當是道德上的合格者;一名好教師,首先應當是以德治教,以德立身,身教重于言教的楷模。從古至今,社會敬重教師,主要源于對師德的敬重。
對師德教育這一永恒主題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新教師首先應當具備以下兩種意識:一是奉獻意識,課程改革是一項需要教師奉獻的工程,也是教師完善自我升華自我成就自我工程。二是責任意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是一個具有責任感的人,一個敢于負責任、能夠負責任的人。一名教師有沒有責任感,責任心強不強,反映出他道德境界的高低,反映出他基本素養的優劣。沒有責任感,就是不稱職的表現。第二、要培養“愛即師魂”師愛觀念。作為教師,要有一顆“童心母愛”般的情懷。面對一群有情感、有活力的學生,只有灑下愛之甘霖,才可獲取愛之回報。真正的愛,必須營造彼此溝通、心心相印的氛圍。這就要求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多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從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關照,構筑師生之間的橋梁,收到潤物細無聲”功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中,教師的角色應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化為“平等中的首席”為此,每一位新教師都要滿懷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愛滿天下”情操,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盡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學生,用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堅決杜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這就希望老師們做到笑著做教師、蹲著看學生、樂著做同事”
正是傳遞他內心擁有的教師這一職業所具有的人性感召力,1笑著做老師:不會笑的教師學生是不會喜歡的教師發生內心的微笑。這種感召力透過教師的智慧語言,使學生感到來自教師的關愛、重視、指導、暗示、欣賞和接納。
意味著教師應該擁有寬容、信任、理解、等待的心情;意味著童心的回歸,2蹲著看學生:與學生的目光平視。包容與善待學生的問題。學生就是學生,每一個成長中的問題都是學生發展中的機會。要幫助學生學會樂于幫助別人與主動求得別人的幫助的策略。
可以帶給學生積極的影響;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分享,3樂著做同事:教師們一起工作是一種緣分。教師之間的和諧互助。有助于改善我教育行為,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教師之間的友愛和尊重,又會讓我教育形成目標一致的教育合力。要讓大家感覺到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組織,使教師每天都帶著幸福感來到學校,每天又非常溫馨地離開。教師和學生因能得到變化和成長而幸福,這種群體的職業幸福感會像種子一樣生長、傳播。
魅力是榜樣,第三、要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成功的教師能夠“不教而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教師只有言行一致、誠實守信,時時、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言談舉止皆做學生的楷模,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才能真正實現以德育人的目標,構建起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學關系。
即服務全體學生,第四、明確“教育即服務”執教本質。新課改形勢下的服務觀必是寬廣而不是狹窄的這里我所提倡的服務觀涵蓋兩層意思:一是教育要面向全體。不厚此薄彼,因為所有的學生都是未來的接班人,因此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二是全面發展,對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推動下,教師角色將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和服務者,由此出發,提倡的寬廣的服務觀還應包涵另兩層意思:一方面要克服教學中學生消極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要把教學視為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建構學習意義的過程,為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意義的建構者服務;另一方面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服務于師生的共創共生、合作交流、自主學習的教學環境,支持、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來促進新知識的生成,使整個教學過程至始至終呈現著積極主動的學習氣息。為此,每位新教師都必須著重于服務育人,新課程改革實驗教學中,樹立現代課堂教學的全新理念,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服務者,適應“以學生發展為本”課程改革實驗新理念。
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發展”這就意味著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須以學生為本,第五、理解“與時俱進”時代內涵。與時俱進是時代的強音。新課程提出了明確的核心理念。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感情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得到科學發展,關注他終身發展,注重他發展的主動性和差異性,把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的主人。
努力提升自己。要以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第六。加強自我修煉,使“讀書、研究、提高”成為每位教師的習慣和追求。這個學習型社會中,終生學習必將貫穿人的一生。人只有學得精彩,才能活的精彩;只有學習成功,事業才能成功!先當學生,后當先生”這是教書育人的準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教師的本色。要在學習中煥發出新的生機,體現出教師的價值。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是過去對教師的要求。當前,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呼喚綜合型的教師,一桶水”已遠遠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的需要,現代教師應擁有一條奔涌不息的河流,這是學生的渴望,也是社會的期盼和時代的期盼。多年來,學校教學一直是分科進行的教師的角色一旦確定,不少教師就畫地為牢,把自己禁錮在學科的壁壘之中,不再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這種單一的知識結構遠遠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此次課程改革,改革現行分科課程的基礎上,設置了以分科為主,包含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由于課程內容和課題研究涉及多門學科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除了專業知識外,還應當涉獵科學、藝術等領域,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與整合的能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等。同時,新教師還需練好教學基本功,掌握較高的教學基本功素質,平時教學實踐中熟練運用,要不斷提高組織教學內容與教育活動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演講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提高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各種能力。
為未來育人的要求,第七、要志存高遠。這是育未來人。這是以文化人的要求。語言的終點是音樂,教育的終點是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讓人成為文化人。
幫助大家盡快進入教師角色,老師們這次我進行的崗前培訓目的于增強大家的職業意識和教育、教學能力。適應崗位需求,用最短的時間站穩講臺,盡快地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希望大家學到新知識、新技能、新技術,通過這次培訓。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本領。養成求真務實和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恪守學術道德,發揚優良學風。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為的教育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想用“六個要”作為對你步入教壇的具體要求:一、對教育要有理想主義;二、對學校要有主人意識;三、對工作要有敬業精神;四、對治學要有嚴謹的態度;五、對學生要有人文情懷;六、對自己要有嚴格的要求。最后。
最后,祝大家學習開心,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 上一篇:城管辦公室機制健全總結
- 下一篇:油田公司創優情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