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責任目標考評方法

時間:2022-03-02 11:47:00

導語:工業經濟責任目標考評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經濟責任目標考評方法

修訂后的《工業經濟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已經政府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為進一步規范考核程序,增強考核工作的科學性,特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基本原則

(一)全面、準確反映各項工業經濟指標的原則;

(二)注重考核目標的連續性和可比性的原則;

(三)考核評分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則。

二、考核指標

考核指標包括工業增加值、實現利稅總額增長率、虧損面、工業經濟對財政貢獻率、培育限下企業提升率、日常經濟運行監控及信息反饋。

三、考核辦法

考核采取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兩種方式。

(一)分值設定及計算方法

考核采取評分制,設定責任考核標準分100分。

1、對正向指標的量化:完成目標得標準分,每一項超過目標值1個百分點,加標準分的1%,最高分不超過標準分的1.2倍;未完成目標,比目標值每降低1個百分點,扣除標準分值的1%,最低分為零。其中:對財政貢獻率與上年持平得標準分,每提高1個百分點,加標準分的10%,最高不超過標準分的1.2倍,每降低1個百分點,扣除標準分的10%,最低為零。

2、對逆向指標的量化:完成目標得標準分,比目標每降低1個百分點,加標準分的1%,最高不超過標準分的1.2倍;未完成目標,比目標每增加1個百分點,扣除標準分的1%,最低分為零。

3、為鼓勵先進,對有全平均值的量化目標,對其標準分確定不同權數予以評分,即正向量化的目標實際完成值高于全平均水平且高于本轄區上年值,權數為1.2;高于全平均值但低于本轄區上年值,權數為1.1;低于全平均值但高于本轄區上年值,權數為1;既低于全平均值又低于本轄區上年值,權數為0.9。其他量化的目標相反。

(二)指標說明

1、工業增加值按限上、限下企業分別考核,限上企業、限下企業指標分值比例為3:7。

2、實現利稅總額增長率、財政貢獻率、虧損企業虧損面、虧損額考核范圍為全限上企業。

3、培育限下企業提限,考核限下獨立核算法人企業提升企業數(包括自然晉升)。

4、日常經濟運行監控,按季度上報轄區內工業企業統計報表,按時上報的得標準分,未按時上報或少報的每次扣標準分的25%。

督促轄區內限上企業和擬提限上企業按時上報統計、財務報表,每戶企業每少一期扣標準分的10%。

5、信息反饋,每月報送工業信息不得少于2期,按時完成信息報送數量的得標準分,每少一期扣標準分的10%,最底分為零分。

(三)工業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以財稅部門提供的數據為準,主要經濟指標以統計局提供的數據為準,報表、信息的數量、質量、采用率以統計局、經濟局提供的數據為準。

四、表彰獎勵

對各轄區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對前若干名授予“工業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并給予表彰獎勵。

五、考核機構

為確保年度考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合理,設立考核領導小組,組長由委、政府分管領導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委辦、政府辦、監察局、經濟局、統計局、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經濟局,監察、統計、財政、稅務等部門協助提供準確的考核數據,確保考核程序、內容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