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在商貿擴大會講話
時間:2022-05-07 03:27:00
導語:市委書記在商貿擴大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圍繞中心,亮點突出,全市商貿工作卓有成效
2011年和“十一五”時期,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全市上下緊緊圍繞“轉方式、促轉型、惠民生”的工作目標,積極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搞活流通,著力打造四省邊際商貿中心,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以舉辦系列活動為平臺,著力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始終堅持“政府引導、協會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積極舉辦“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系列活動和各類特色品牌展會。近兩年來共舉辦品牌商品促銷、家電及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房交會、車博會、餐博會、啤酒美食節等各類促銷和展會活動30個場次,累計交易額達225億元。特別是200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50.4億元,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目標。2011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8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同時,全市商貿業地方稅收、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都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全市批發零售業地方稅收同比增長2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3%,在全市服務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二)以培育龍頭企業為引領,積極做大商貿經濟總量。做大做強商貿龍頭企業是提升商貿業在四省邊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笆晃濉蹦?,全市共形成5000萬元銷售規模以上商貿企業88家,成為做大商貿經濟總量的中堅力量。如東方集團,2011年銷售額達到6.2億元,利稅超過7000多萬元,成為全市服務業第一家企業集團。一批重點商貿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如左鄰右舍著力在鄉鎮(街道)、村(社區)開設連鎖便利店,去年年底就已突破1000家,目前達到了1200家,率先成為我省連鎖加盟店規模超千家的連鎖龍頭企業。左鄰右舍省外門店達到200家,輻射到金華蘭溪、江西玉山、福建浦城等地,從業人員達2500多人,“左鄰右舍”品牌去年被認定為我省首批服務業“名牌”。另外,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國已有連鎖店600多家;巨桑家具市場已投資近5億元在江西開辟分市場,并與700多家經營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新紅塔、開化利群、開化榮昌、劉氏、世紀聯眾等一大批商貿連鎖企業,抓住機遇做大做強,已發展成為當地商貿業龍頭企業。
(三)以開展特色創新為動力,推動城鄉商貿市場繁榮。一是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去年全市共有9家企業列入商務部全國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名單,全市共有11家企業列入省級城鄉連鎖超市龍頭企業,為促進農產品產銷合作,探索創新農產品流通新型模式起到了引領的作用。該項工作得到省政府和省商務廳的充分肯定,市政府在全省的海寧現場會和商務工作會議上兩次作典型交流。二是“鄉鎮連鎖超市村級便利店”工程建設。目前,鄉鎮連鎖超市實現全覆蓋,全市1345個行政村開設了連鎖便利店,村級便利店覆蓋率達68.9%,超額完成“十一五”的目標任務(省里下達的任務是65%),其中市、縣行政村連鎖便利店覆蓋率超過80%。三是“農超對接”工作。從2009年開始連續兩年成功舉辦農產品農超對接洽談會,通過采供洽談、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和糧食網上交易,取得了明顯成效。2011年共有8大類428個品種的農副產品參加了展會,簽訂農產品購銷協議56個,協議總金額5.14億元,網上交易糧食成交額2923萬元。四是81890家政服務網絡平臺建設。目前該平臺已發展成涉及家政、維修、養老、醫療、物業管理等10大類120多個服務內容,滿足了群眾日常生活需求,擴大了家政就業,提升了城市形象。2011年被評為“市十大行政服務創新項目”。五是電子商務產業建設。目前已有10多家上規模的電子商務企業落戶,在淘寶網上開店的賣家達10078個,涉及網貨品種5萬多個,提供就業崗位6萬多個。2011年網上交易額突破3億多元,其中“美億佳家具”網店網上銷售額近6000萬元。去年還首次開展了“十大網商”評選活動,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市商貿業的一支新生力量。
(四)以推進項目建設為契機,著力提升商貿設施功能。“十一五”期間,以加快糧食物流中心、重點連鎖企業配送中心、柑桔交易市場、中國網上糧食市場和縣(市)城區重點大中型商業網點建設為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32億元,有力提升了農產品的儲存、加工轉化、商品配送等能力。專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集聚和輻射能力得到不斷增強,到2011年底,全市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73個,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有22個,實現成交額達2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4%,成交額超10億元市場有7家?!笆晃濉逼陂g,全市商貿業共爭取到中央、省里各類專項補助資金4195.9萬元。同時,著力抓好專業市場的改造提升,增強專業市場的對外輻射能力。在“十一五”期間,全市專業市場建設和改造總投資達8億元,新建各類專業市場15家,其中上洋專業市場城5家,市二手車交易市場在全省率先通過商務部升級改造試點驗收。
(五)以強化行政執法為抓手,規范商貿經濟發展環境。堅持以保障豬肉、糧食等重要商品食品安全為重點,著力加強流通市場監測、監管和行政執法,完善12312商務舉報投訴服務中心工作機制,推進商務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城鄉消費市場健康發展。“十一五”期間共完成市本級、龍游、3家生豬屠宰設施的改造提升工程,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充分發揮連鎖網絡“一網多用”功能,著力推進“放心肉”、“放心糧油”進社區、進農村、進超市工程。生豬定點屠宰治理成效明顯,積極推進“放心肉”工程,城區和農村生豬定點屠宰率分別達到100%和98%。在2011年底,經媒體組織公眾投票和專家評議,我市“放心肉”工程被評為“十一五”15件“民生大事”之一。去年我們開展了打擊私屠濫宰和病死豬病害豬肉非法交易專項整治,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凈化了肉品市場,得到了省商務廳的充分肯定。
二、正視問題,搶抓機遇,推動商貿經濟跨越發展
相對于全省其他縣市來說,我市因城市化水平不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偏低等因素,商貿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更多,缺少大企業大市場,對外輻射能力弱,競爭實力不強和商貿經濟總量偏小等。我們要圍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目標,認清形勢、提振信心、搶抓機遇、狠抓落實,不斷推進我市商貿工作跨越發展。
一是要認清當前形勢。從總體上看,“十二五”期間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趨于穩定,但由于通賬預期、CPI居高不下等,影響商貿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對我市來說,圍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建設,有4個方面的問題要著重加以分析和研究:一是如何做大我市的商貿總量;二是如何優化商貿業結構,正確處理好生活性與生產性、市內與市外、城與鄉、傳統業態與新興業態等四個商貿業內部結構的關系;三是如何培育重點商貿業龍頭企業;四是如何加快商貿業項目的招商與落地。
二是要正視存在問題?!笆濉逼陂g,我市提出了要實現“六個翻番”,其中就有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番的目標,在目前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現實情況下,在“十二五”期末要實現翻番,達到580億的目標,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理清思路、制訂政策、研究扎扎實實的推進措施。
三是要搶抓發展機遇。在正視我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準確把握當前我市商貿經濟發展面臨的良好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方面商貿業外部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發展空間不斷擴大,國家和省里對商貿業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商貿業的發展,不斷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同時,隨著我市交通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和優化,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商貿物流的運輸成本隨著四省邊際交通樞紐的形成將大大降低,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為其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扎實推進2012年商貿工作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要圍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這一目標,積極搶抓機遇,努力開拓創新,全力構建“大市場、大流通、大貿易”的新格局,努力開創商貿工作新局面。
(一)圍繞政策制度,加強科學謀劃。一方面我們要加強自身政策制度的制訂完善,修編城鄉商業網點規劃,認真組織實施《市商貿流通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及時出臺《加快四省邊際商貿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市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實施方案》以及加快鼓勵跨地區發展連鎖經營等政策意見,加大扶持力度,強化政策推動。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對中央和省里有關政策的研究,對上級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意見,我們要認真解讀精神實質、積極挖掘有利因素、充分用足扶持政策,努力做到內外結合、點面結合,強力促進商貿發展。
(二)圍繞重點工作,創新工作舉措。一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活動工作。在繼續創新做好擴大內需系列活動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流通網絡體系建設,積極推廣“左鄰右舍”便利店和“新紅塔超市”兩種模式,進一步擴大行政村便利店覆蓋面,力爭2012年達到76%,繼續在全省走在前列。二是重點龍頭企業培育工作。要扶持城市商業綜合體、超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重點業態,強化政策扶持,設立規模貢獻獎或上臺階獎,開展商貿業“十強”企業評選,培育一批商貿龍頭企業,積極培育總部經濟,鼓勵扶持東方集團、左鄰右舍等一批商貿龍頭企業,走出,面向全國。三是“放心肉”工程建設工作。在鞏固專項整治成果的基礎上,按照省商務廳有關肉品跨市流通備案管理規定的精神,積極研究并制定我市外來肉品的備案管理辦法。同時,優化生豬屠宰場點規劃布局,推進屠宰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品牌化建設,確保肉品市場的質量安全和有序競爭。四是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完善市綜合物流園區的功能規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物流園區。確保糧食物流中心糧食交易市場和電子商務樓年內竣工,盡快啟動糧食鐵路專用線和站臺交易庫工程建設工作。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籌建工作,推進農貿城項目遷建工作進度。認真組織實施商務部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工作,啟動實施第一批試點項目,探索符合農產品主產區特色的直供直銷現代流通模式。
(三)圍繞平臺建設,提升服務功能。一是提升家政服務工程質量。在提升原有服務項目服務質量的同時,一方面要擴大服務區域,另一方面要根據百姓需求不斷充實服務內容,完善服務項目,為群眾提供更為快捷、便利的服務,打響“市81890家政服務網絡中心”品牌。二是辦好各類特色品牌展會。高質量抓好北京名品中心館開業和參展等建設運營工作;深化辦好糧交會、農超對接洽談會、汽車博覽會等精品特色展會,促進名特優品牌和老字號產品走向全國,逐步擴大在四省邊際的影響力。三是創新市場服務機制。要引導和創新信用消費模式,推廣網絡購物等新型商貿業態;加強與各類院校的協作,加快公共信息、人員培訓、自主創新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要積極融合各服務平臺,發揮連鎖企業的優勢,大力推進“一網多用”和信息化改造,使連鎖經營企業真正成為便民服務的生活驛站。
(四)圍繞市場穩定,加強市場監管。一是要深化商貿市場監測監管。加強對商品流通四大監測系統即生活必需品、重要生產資料、重點流通企業、生豬等畜禽屠宰企業的監測,做好商品應急儲備和市場保障供應工作;加強對典當、拍賣、民爆、廢舊金屬回收等特殊商貿服務業的監測監管,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二是要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加強糧食、豬肉、食鹽、食糖、蔬菜等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場調控,建立完善骨干企業市場調控體系,重視大型流通企業的商品供應主渠道作用,對重點流通企業在貨源組織、市場供應、商品儲備等方面加強調度分析,確保市場商品供應總量平衡,品種結構合理。三是要加強商務執法監管。完善12312商務舉報投訴服務中心工作機制,推進商務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提高商務行政執法水平。繼續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誠信經營宣傳力度,不斷增強企業誠信守法意識,營造誠信經營市場環境。
(五)圍繞素質提升,加強干部管理。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積極爭取支持,確保機構設置、職能調整和人員配備與我市的商貿發展工作相適應,努力做到職能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商貿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做到虛實結合。在強化對業務知識、商貿政策等方面研究和學習,增強工作能力的同時,要著重加強在項目謀劃、項目推進等方面的學習、提升,努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嚴謹的高素質商貿從業隊伍。同時,要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各項廉潔從政規定,保持隊伍清正廉潔。
- 上一篇:全縣質監系統車輛管理制度
- 下一篇:微生物學實驗評核信息技術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