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農村社區建設視察會講話
時間:2022-06-12 09:08:00
導語:領導在農村社區建設視察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綜合大家的印象和看法,我覺得有兩個基本共識。首先,我市推進農村安居工程和農村社區建設,體現了“三個契合”的特點:一是契合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要求。新農村建設包括生產、生活、環境、管理、鄉風等諸多方面。從目前我市農村的實際情況看,從居住工程和社區建設抓起,的確是抓住了新農村建設的“牛鼻子”,因而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二是契合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普遍愿望。我市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之所以能起步順、進展好,關鍵在于它順應了廣大農民群眾對過好日子的期待,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造福子孫后代的“民心工程”,因而受到了絕大多數農民群眾的擁護和響應;三是契合了保增長、擴內需的形勢需要。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農村,農村消費的最大投資是建房。據估算,目前建1戶農村住房,至少可拉動10萬元的投資。以目前我市在建的4萬多戶計算,至少可以拉動40億元的投資,從而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拉動內需的一個“引擎”。其次,我市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之所以能起步順利,成效顯著,主要得益于“三個因素”:一是領導重視,啟動迅速。具體說,體現了一個“早”字,就是工作早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省工作會議剛結束,我市就召開工作會議,傳達省里精神,對工作進行部署;機構成立早,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政策早,及時出臺實施意見,對工作目標、實施步驟、工作要求等都作了明確部署,形成了“黨委政府領導、主管部門牽頭、村級組織主辦、社會力量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運行機制,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政策支持。二是創新思路,方法靈活。就是一改過去主要由政府包辦的傳統模式,既注重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又重視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財政政策、土地政策、信貸政策和技術等多種手段,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力量、民間資本等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三是典型引路,有序推進。市建設、民政等部門和各市區黨委政府,從農村實際出發,在深入實踐、廣泛調研、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先易后難、有序推進”的工作方針,創新思路,大膽探索,搞好試點,典型引路,形成了強企帶動、強村帶動、產業帶動、園區帶動等多種發展模式,使農村安居工程和農村社區建設的形式與內容不斷得到豐富,為新農村建設探索了新路,積累了寶貴經驗。
下面,我根據今天視察了解的情況,就“統籌”農村安居工程和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談三點參考意見。
一、統籌安排,進一步夯實各項工作基礎
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是一個嶄新的工作領域,也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新的理念和方法,需要統籌安排,穩步推進。我認為,應做到“三個先行”:一是規劃先行。農村地區的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條件和人口聚集程度不同,歷史文化傳統和人口素質也不完全相同。推進農村安居工程和農村社區建設,應充分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哪些村適宜搞兼并,哪些村適宜搞聯合,哪些村適合搞自主建設等,都應當心中有數、手上有準、尺上有度,不可“一刀切”,搞“面子工程”。要按照“村莊逐步減少、人口適度集中”的原則,確定中心村、基層村和集中居民點的區位和規模,科學安排好新建農房的位置、規模、標準和建設時序。二是質量先行。不論是農村安居工程,還是農村社區建設,都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百年大計,質量為本。應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的質量,在項目選址、地質勘察、建筑設計、施工組織、建材選用等關鍵環節嚴格把關,認真搞好建筑施工的檢查、督導和驗收,杜絕“豆腐渣工程”,確保建筑質量萬無一失,讓老百姓住著舒心、用著放心。三是理念先行。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是涉及老百姓的生計大事。應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向群眾交實底、算細帳;應充分尊重群眾的選擇權,既要尊重和實行大多數群眾的意愿,也要理解少數人的特殊要求,做好過細的思想工作;應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盡最大努力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讓農民得實惠、見實效,以贏得更多群眾的支持和參與。
二、統籌方法,穩步推進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
從一定意義上說,推進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建設資金是最關鍵的因素。解決資金問題,重在建立一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資本參與、有關部門扶持的建設資金來源。這一點,市政府出臺的《關于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等文件中,已作了明確部署。但由于此項工作開展時間短,還處在實驗階段、起步階段,再加上廣大農村區位差異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至今全市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的資金投入運行機制。農村社區建設資金,尚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和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應重點搞好“四個結合”:一是把農村社區建設布局與全市產業調整相結合,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當下,我市正在布局藍色經濟區建設和高端產業聚集區建設,這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重大歷史機遇,也是深化農村安居工程、加快農村社區建設的極佳時機。應抓住這一時機,體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把全市產業布局的觸角更多地向農村延伸,同時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農村轉移第二產業、興辦第一產業、開拓第三產業,共贏發展,共同提高。二是把用足政策與用活政策相結合,激活農村社區建設。用足政策,就是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市在農村社區建設中制訂的優惠措施,在土地使用、配套費收取等方面,該免的免,該減的減,該緩的緩,讓農村社區建設丟掉包袱,輕裝上陣;用活政策,就是靈活運用各項政策規定,凡是國家沒有明文禁止的,就應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凡是可以變通解決的,就應千方百計試行運作。三是把農村社區建設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實踐證明,不論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金嶺山莊社區、八里張家社區,還是其它市區農村社區建設的一些成功實例,其背后大都是因為有一個過硬的企業集團在支撐、在驅動。對此,應采取不等不靠的態度,整合優勢,積極作為,努力引進大財團、大商社,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特別是對鎮村組織,應制訂相應激勵政策,鼓勵他們以社區建設為契機,走出“一畝三分地”,步入招商引資新舞臺。四是把惠農與惠商相結合,促進農村社區建設。在充分保障農民根本利益、讓農民得實惠的同時,應最大限度地讓利于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都來參加農村社區建設,興建服務設施,開展服務活動,共同推動農村的長遠發展。
三、統籌功能,積極完善農村社區服務管理
農村社區建設既要加強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又要強化軟件管理,逐步完善各項服務功能。就農村情況看,重點是完善好四項功能:一是自治功能。發揮村(居)民委員會的自治主體作用,完善農村社區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職能,廣泛發動農村社區群眾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治理好農村社區。二是綜合服務功能。圍繞“親民、為民、便民、利民”目標,開展公益性服務、社會化服務、自助互助服務,特別是應探索開展社區養老服務,逐步建立并完善社區信息網絡服務,采取無償、低償與有償服務相結合的辦法,拓展社區服務對象,使農村社區逐步成為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物有所購、娛有所樂、安有所保的和諧家園。三是社會事務管理功能。指導農村社區協助政府延伸推進衛生、教育、文化、治安等公共服務,抓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環境衛生、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等項工作,促進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四是維護穩定功能。以維護社區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加強農村基層干部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發揮社區組織的調解力量,化解民間糾紛,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治、治安聯防,促進農村社區穩定。
各位委員、同志們,農村安居工程和農村社區建設是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頭戲”。希望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滿腔熱情地參與農村安居工程和社區建設,為推進我市城鄉一體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我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市農村安居工程和農村社區建設一定會不斷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造福于全市廣大農民群眾。
- 上一篇:領導在機場改建視察會講話
- 下一篇:鎮委三夏時期林木保護工作通知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