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產品配套經驗交流講話

時間:2022-03-29 03:03:00

導語:醫藥產品配套經驗交流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藥產品配套經驗交流講話

一、攻堅克難,工作初見成效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進一步加大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力度,各部門齊心協力,各單位協調配合,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是完善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在“競爭擇優、同等同類優先、同質首選”的前提下,我市從機制探索入手,研究制定了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目標管理、信息報送、聯席會議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大力推進“*造”醫藥產品進入縣級以上公立醫院、農村“兩網”配送、社保定點藥店,切實服務廣大群眾。1至6月,全市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地方醫藥產品使用率達到了19.67%,較去年全年配套率高出近10個百分點;農村“兩網”“*造”配送率達到了21.5%;社保定點藥店地方藥品銷售率也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

二是營造了醫企密切協作,群眾廣泛受益的市場氛圍。醫院救死扶傷,需要醫藥企業的優質產品和良好服務為保障;企業要做大做強,需要醫療機構暢通產品服務臨床的渠道。本地產品占據主場,有運輸費用少、流通中間環節少、供需信息反饋及時等優勢,吃上放心藥、便宜藥是廣大市民的熱切希望。這些都是密切醫企協作,推廣銷售使用“*造”產品的重要基礎。今年以來,通過舉辦醫企聯席會、產品推介會、企業現場考察等系列活動,搭建醫企溝通平臺,提高了“*造”產品在本地市場的認知度,受到了企業和醫院的一致歡迎。通過醫院這個窗口,更多優質優價的“*造”產品進入了千家萬戶。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達到了帶動企業、推進產業、服務醫院、實惠群眾的目的。分析表明,在現有掛網品種中,“*造”總體上具備價格競爭優勢。根據市醫藥辦對我市某醫院的一季度用藥情況的分析,在用量最大的前30位品種中,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等7個品種,都有通用名、規格、劑型相同的掛網“*造”產品。同樣的采購量,采購外地產品需71.61萬元,全部采購掛網的“*造”產品只需41.21萬元,采購成本降低42.3%,醫院可更多讓利給老百姓。

三是增強了醫院服務企業,推進產業發展的責任感。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得到了本地醫療機構的大力支持。大家充分認識到,只有企業做強了,產業發展了,我市綜合實力增強了,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才會有切實的保障,而地方產品配套工作就是服務企業、推進產業,這件促進經濟發展的實事應該努力做好。這種大局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感值得肯定。市二醫院的配套工作成效很顯著,“*造”藥品使用率從一季度末的12.23%上升到二季度末的21.19%。

四是增強了企業競爭主場,服務本地市場的意識和信心。過去一些醫藥企業認為“本地市場不好做”而不去精耕細作甚至放棄,導致“*造”醫藥產品主場不主,優勢和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的開展,使本地市場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進一步彰顯,為“*造”打好主場創造了有利條件,越來越多的企業增強了競爭主場的決心和信心,聚焦本地市場,調整經營策略,擴大社會影響,經濟效益有了明顯提高。比如,川藥公司通過充實本地銷售力量,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售后跟蹤服務,消除了一些醫院對其產品的“成見”,在短短幾個月內,藥品在市級以上醫院的覆蓋率達到90%,實現了本地市場的快速擴張。

二、正視不足,問題亟待解決

盡管我市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總體配套水平還不高。二是醫院之間差異還較大,有些醫院雖采購了“*造”的產品,但在使用上還未完全做到同等優先,醫院使用率最高的為32.91%,最低的僅為14.09%。三是企業產品和服務尚不完全適應市場需求,我市高端創新品種不多,西藥獨家品種較少,普藥同質替代品多,競爭優勢不突出,一些企業的宣傳和推廣還不夠深入。四是配套措施還需要完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式還顯得單一,部門與部門之間,醫院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與配合。

三、齊心協力,確保目標完成

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我們要站在發展主導產業、服務廣大群眾的高度,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舉措,協調配合,創新辦法,推動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形成合力。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把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作為本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落實,形成推進合力,既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又要尊重市場規律、依法辦事。市衛生局要負責對地方藥品進醫院開通“綠色通道”,加強對區(市)縣衛生局及市屬醫療機構使用地方藥品的檢查和督導工作,加大協調非市屬醫療機構使用地方產品的工作力度,拓展醫企溝通的內容和形式,做好地方醫藥產品配套情況在部門之間、醫院之間、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反饋工作,力爭今年全市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地方醫藥產品使用率達到20%以上。市藥監局要加強對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藥品質量監督,深入推進藥品集中配送工作,積極引導配送企業多向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室)配送地方藥品,大力推廣使用“*造”自毀式注射器,力爭下半年農村“兩網”“*造”配送率取得新的突破。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積極爭取在省上基本醫療藥品目錄上擴大我市藥品的使用范圍,力爭我市制藥企業生產的產品大部分納入《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繼續做好定點零售藥店銷售地方產品的月報工作,加大對定點零售藥店的協調和督導力度,確保定點零售藥店地方藥品銷售率達到10%以上。市醫藥辦要做好綜合協調服務,積極向醫療機構推薦地方產品,引導和支持本地企業增加科技投入,開發新品種,滿足本地市場需求。

二是醫院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認識,主動配合。醫企要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主體意識,主動協調配合政府部門做好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各相關醫院要認真學習和借鑒市二醫院的經驗和做法,成立地方醫藥產品配套工作機構,制定相應獎懲措施,加大推進力度;開辟“綠色通道”,在接到醫藥產品申報后的兩周內,必須進行討論,研究出結果,及時通知生產企業;引進同種新藥,原則上優先采用地方產品,對本院已有非地方產品,也要采取措施逐步用同種地方藥品代替;主動與醫藥生產企業溝通,交流用藥信息,為醫院開發生產新藥提出需求建議;加強本院內部藥品使用信息的收集和反饋工作,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反饋地方產品和非地方產品采購及使用情況。各藥品生產企業,要在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知名度上下足功夫,增加產品品種,改善藥品結構,不斷提高病人對進院地方藥品的滿意度;主動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醫療機構和藥品銷售企業的信息交流,積極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采取有效措施推廣本單位的優勢產品,擴展社會認可度;盡可能快速地申請掛網,積極向醫療機構申報本企業藥品,努力做到一個品種都不少。

三是工作機制要進一步鞏固完善,確保實效。要學習借鑒兄弟城市好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市實際,建立健全科學的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和配套辦法,建立必要的激勵約束機制。要按照競爭擇優,保證藥品質量和服務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創新藥品集中配送模式,減少流通中間環節,減少無序競爭,促進資源整合,從制度上杜絕商業賄賂現象,防止藥品購銷中的暗箱操作和不正之風。在目前全國開展“反商業賄賂”工作的新形勢下,更要探索醫企聯動的有效方式,積極搭建醫企溝通新型平臺,通過多種形式,消除信息不對稱,融洽供需關系。醫院、企業及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優質“*造”醫藥產品的宣傳,提高本地市場的認知度和美譽度,讓“*造”醫藥產品更多更好地服務廣大市民。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加快產業發展年”。醫藥產業是我市的主導產業,為“*造”優質產品打好主場營造良好氛圍,是服務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的一件實事。藥品是事關老百姓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特殊商品,讓本地群眾從質優價廉的“*造”醫藥產品中得到實惠,是服務市民、構建和諧*的一件好事。我相信,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這件好事一定能辦好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