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發言5則

時間:2022-08-19 10:38:00

導語:國旗下發言5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旗下發言5則

《一》文明樹德善行做人國旗下講話

尊敬的領導、職工、老師同仁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晨好!今天我給大家講話的主題是“文明樹德,善行做人”,也許大家對文明的含義和要求已經問過祺祥,也許有人認為再講文明是多余的,但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不文明的行為時有發生,有的同學隨手丟棄紙屑垃圾,甚至在墻上、桌椅上亂刻亂畫,惡意破壞美好的環境;有的同學臟話連篇,破口罵人!罵走了自己的尊嚴和信念,有的同學隨地吐痰,吐走了自己的氣質和風度;有的同學為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打走了自己的善良和人格,也重重地傷害了同學的感情!我們同學本來是一張張可愛燦爛的面孔,卻被這些污濁的行為給玷污了!為了正本清源,創建美好的生活環境,使大家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只有文明善行!

一、要行善積德,做個有良心的人

做人要心善,要有愛心、同情心。在現今社會中,雖然有不少人向錢看,視錢如命,甚至人為財死,但我們仍能看到一個個慈善企業、一個個慈善的人,層出不窮。年,鄧婕夫婦、濮存昕、黃奕、田亮、楊瀾、陶虹等被評為中國"十大慈善明星"。余彭年,省婁底人。年,年耗資20多億元建了彭年酒店,并宣布把這座酒店所產生的利潤全部永久性地捐給教育、科技、福利事業。地震發生后兩個小時,陳光標率領60臺工程機械奔赴四川抗震搶險,幾乎與軍隊同時抵達災區,成為自發抗災抵達地震災區的首支民間救援隊伍,此前,他還委托中國扶貧基金會為災區捐款650萬,他從重災區北川中學背出了208具遺體。年他被稱為"中國首善",可他既不是"中國首富",也不是"江蘇首富",連"南京首富"也算不上,卻在去年一年里捐款1.8億元。這樣的慈善家不勝枚舉,這些人如此這般獻愛心,無私地將自己的血汗錢捐獻出來,難道他們都傻了嗎?瘋了嗎?我看不是!美國醫學專家曾先后對60多名死去兩天或三天活過來的人進行跟蹤調查研究,發現人死了大概有三種感覺,一種是感覺自己飛了起來,如游仙境;一種是看到前面有微弱的燈光,自己總想上前看過究竟;一種是看到自己掉入無底深淵,不能自拔,像是下了地獄般的難受。研究表明,人死的各種感覺都跟他自己的身前積德多少有關,甚至認為積德多了有好的來世,我不相信什么迷信,也不相信有什么來世,但我相信“雁過留其聲,人過留其名”之理,一個人一生所做的一切總會留下記憶,有些乃是永恒的記憶,無數事實驗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時間不到”,可有些同學不但不行善,反而做壞事,今天往墻上踢上幾個鞋印子,明天去損壞公物,后天去動手打人,久而久之,連心理都發生了變態,到頭來只能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二、要文明修行,做個有涵養的人

如果你學習成績不夠好,未能考上學,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成功的路不只是一條;如果你長相不夠美麗甚至還有些殘疾,你不必煩惱,因為人最美的不是表象,而是心靈;如果你的家庭不夠富有,你不算平窮,因為人的真正財富不在錢袋,而在于精神;如果你不講文明,你將是個低級庸俗的人,是一個沒有趣味讓人看不起的人。

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說:“不修其身,雖君子而為小人”,學生時代是我們人生的關鍵時期,人生之路從這里開始分化,你可能成為英才,走向光明;也可能成為無用者,誤入歧途。在這方面是我們的楷模。他身為國家總理,卻是謙虛恭敬,處處以禮待人,他的人品非凡得連外國人都為之感動!然而,同樣是位居重職的李鴻章有一次出使俄國,在公眾場合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肆渲染嘲弄。一口痰何其小事,不卻丟盡了自己的面子,而且嚴重地損壞了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嚴!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三、要心地無私,做一個胸懷寬廣的人

心地無私,天地寬,宰相肚里能撐船。人活著不能只想著自己,那樣你即使得到再多也不會幸福。人只有把自己融于集體,多為集體著想,多為別人著想,他活著才有意義。當然,人無完人,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為了改正缺點,更好的做人,我們就不能只愛聽好話,更要學會聽壞話,即使嚴厲的批評,甚至是批評錯了,也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免”的心態去虛心接受,時刻謹記“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能虛心誠懇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并愿意改正的人,才是素養最高的人;當自己的利益有可能受到傷害時,要換位思考,顧全大局,舍得放棄,曾說:“無數革命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使我們每個活著的人,想起他們,就心里難過,難道我們還有什么個人利益不能犧牲,還有什么錯誤不能拋棄呢?”,是的,與生命相比,我們的個人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們還有什么放不下呢?

四、要團結同志,做一個結交廣泛的人

世界上的花不一樣的紅,但同樣美麗。人和人也各盡不同,個性、愛好、觀點、看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同樣精彩,所以不能以自己的偏見去審視別人,去強求別人。要學會賞識別人的優點、長處,多容納別人的不同點,這樣別人才能結交你,親近你。說過:“我們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也要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甚至是反對過自己的人”,能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才是一個人的最高能力的體現。常言道:惱一個人不如好一個人,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我們要學會交往,廣交朋友,讓友誼之花遍地開放,讓友情灑滿人間,讓文明伴我永遠!

《二》國旗下講話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先讓我為大家講述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事例是: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的,通過這些細節,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中學生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尤其是對于我們六中的學生來說,你們中有不少同學是經過各種途徑和努力后,才得以成為了六中的一員。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食品袋、紙片;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起哄打鬧,走路推推搡搡,校園內騎自行車;部分同學之間相互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學校的學習環境。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現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建設,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單純掌握一些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種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六中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文明、和諧,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

謝謝大家。

《三》國旗下講話稿愛祖國愛家鄉從小事做起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祖國愛家鄉從小事做起》。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月日,是我們回族自治區周年大慶,再過幾天又是我們祖國第個生日。在這雙喜臨門的日子里,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你們想到了什么?或許,你會想起在戰爭年代為祖國母親的誕生浴血奮戰的勇士們;或許,你會想起在和平年代為祖國的發展建功立業的功臣們……而此時此刻,我的眼前卻浮出了這樣的一幕——

一個小女孩在校園里撿到一枚一角的硬幣,見硬幣上滿是污泥,她就從口袋中掏出紙巾仔細擦起來,大概是因為沒有擦干凈的緣故,她又跑到水池前,認真地清洗起來。然后,她把錢交給了班主任。我目睹這一切,為她的行為所感動。硬幣的面值雖然很小,份量雖然很輕,但它上面刻有國微,就變得很重很重。國微是一個國家的標志,尊敬和愛護國微是熱愛祖國、維護社國尊嚴的表現。

說到這,我眼前不由又浮現出另一幕:樓道追逐打鬧、隨地亂扔紙屑,踩踏草坪、攀折樹枝,滿地狼藉,讓人痛心——

同學們,你們說我們應該怎樣做?愛祖國愛家鄉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愛祖國就要把祖國時刻裝在心里,時刻與祖國母親同命運,共呼吸;愛家鄉,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家鄉增光添彩!不做有損祖國家鄉的事!

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使我們的祖國,我們家鄉變得更美好!

《四》國旗下發言稿學法知法守法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想通過一些真實的案例來談談學法、知法、守法這一個話題。

有這樣一個案例,也是象你們一樣的兩個學生,他們是同班同學,因為他們之間曾經發生過矛盾,一天,其中一位同學楊某對與他發生過矛盾的張某同學說:等一下,我們一起回去,張某就以為楊某要打他,于是他就去叫幾位所謂講義氣的同學石某、王某等6人,一起商議如何對付楊某,然后尾隨楊某,其中一人向對方挑釁,而楊某當時可能因為人少對其未加理睬,但后來卻糾集了其余10多個人,又攔在路上向張某這方挑釁,即而呢,雙方互相毆打,最后張某這方的一同學頭部受到嚴重打擊,被打成重傷,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后果。

針對以上案例,說明以下幾個關鍵詞:

1、這是一起聚眾斗毆案件,(聚眾斗毆一般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多次聚眾斗毆,或者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或者在公共場所、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或者是持械聚眾斗毆的,應判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聚眾斗毆造成重傷、死亡者,就應按照刑法規定,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故意傷害就要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這起案件中有三人因在聚眾斗毆中故意傷害了他人的身體致人重傷,構成了故意傷害罪,刑法規定對故意傷害他人造成重傷要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刑事責任年齡:《刑法》17條規定:14周歲以下是完全不負刑事責年齡段。14周歲至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年齡段,16歲以上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段。14-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3、主犯:是指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據規定,主犯包括了兩種情況:

(1)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他們在犯罪集團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是犯罪集團的核心。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4、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謂次要和輔助作用,是相對主犯的主要作用而言。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或者尋求精神刺激,隨意毆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對其他未成年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公私財物,擾亂學校及其他公共場所秩序,情節嚴重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同學們,這起案件的起因只是同學之間的一點小矛盾,雙方如果能退一步,就不致發生這樣的結局。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同學們,人生活在社會中,難免相互之間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我們心胸放得開闊一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發生許多惡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時之強,釀終身大錯呢?而案件中因為講義氣出手幫忙的同學,同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他們的行為其實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多管閑事,沒有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導致發生如此后果。

作家有這樣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緊要處卻常常只有幾步。同學們還沒有走上社會,前面的道路還很長,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學會分析,學會辯別,學會拒絕,才能學會自我保護,否則一旦觸犯法律,法律是無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會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遺憾,后悔莫及。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提倡學法,是因為有些同學法制意識淡薄,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構成犯罪,也不知道未成年人犯罪后將會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會守法。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法是指人們的一切行為準則、規范。它不僅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而且包括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如值班制度、請銷假制度、學生守則等等,從廣義上講這都是法。守法要從小做起,從遵守身邊的規章制度做起。讓我們把握今天,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生命,珍惜自由,做一個學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最后還是祝大家學習愉快!謝謝大家!

《五》珍愛生命安全第一國旗下發言稿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就在上個星期一,也就是十二月七日晚上,省湘潭市轄區內的湘鄉市育才中學,于夜自修結束后在教學樓樓梯上發生一起傷亡慘重的校園踩踏事故,造成8死26傷的慘劇!據稱因下雨,52個班的學生大部分從離宿舍比較近的一號樓梯下樓,但有幾個調皮的男生將樓梯口堵住,導致事故發生。

我再給大家通報幾組數據:

年3月11日早上8時許,縣初中突發踩踏事故,2名女學生當場身亡,15名女學生被擠傷、踩傷。

年1月17日上午,省市區第二初級中學在操場上組織全校師生召開每周一早上的例會,近百名學生在下樓梯時發生擁擠踩踏,12名學生被踩傷。

年10月24日上午,省市第四小學的校園內發生了學生在樓梯間擁擠踩踏事件,造成10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較重。

年11月18日晚,省縣中學發生一起學生擁擠踩踏事故,有6人在送往醫院搶救途中死亡,39名學生因受驚嚇及輕度受傷。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從2002年至今,已有25起學生踩踏事故發生。上述踩踏事故中有諸多共同場景:絕大部分發生在樓梯間;多是學生下晚自習、做操或下午放學之時,受害者基本都是中小學生。

另據了解,我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說幾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

同學們,聽了這些慘劇的發生你有什么感想呢?那些受傷同學身體和精神上所受的痛苦,失去孩子的家長們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你能體會到嗎?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顯得那么異常的珍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增強安全意識,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校園踩踏事故象一個幽靈一樣揮之不去?客觀原因固然很多,但秩序意識的缺失恐怕是一很大因素。

在美國“”恐怖襲擊中,危險迫在眉睫,也沒有專職人員疏導,但人們沿著摩天大樓的消防樓梯有條不紊地撤退,結果使數萬人的生命得救。什么時候當我們面對危機時,也能拿出令人尊敬的舉止呢?

我們學校是一個有著2000多名學生的學校,在每天上操、下課、放學等學生上下樓梯的高峰時段,也都存在著很多安全問題,為了讓大家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防患于未然,現對全體學生上下樓梯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在樓梯間排隊行進中,要嚴格遵守上下樓梯靠右行走的規定,嚴禁起哄、擁擠、追逐打鬧,如果發現前面有學生不小心跌倒,要大聲呼喊讓后面的同學停下,等跌倒的同學站起來后再過去,千萬不可跨越或踩踏過去,使跌倒的同學沒有機會站起并造成后面更多的學生絆倒,而發生踩踏慘劇。

2.在樓梯間排隊行進中,嚴禁彎腰撿拾物品,寄鞋帶等,以防絆倒后面的同學而發生踩踏慘劇。撿拾物品應等隊伍過后才能進行,系鞋帶的同學要退讓到隊伍外面方可進行。

3.上下樓梯時只能正常行走,嚴禁在樓梯間奔跑、跳躍,嚴禁趴在樓梯扶手上向下滑行,以防摔倒。雨天上下樓梯時要特別留神,放慢速度,以防滑倒。

4.嚴禁將容易使人絆倒、滑倒的物品扔在樓梯上。如香蕉皮、喝剩的牛奶、繩索等。

除此以外,同學們還要注意飲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社會安全等,只有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才能遠離各種災害、遠離危險。

同學們,生命是世上最寶貴的,它只有一次,它不光光是屬于你,也屬于每一個家庭,更屬于我們的國家。當你們還小的時候,你們的生命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那么現在,當你們漸漸長大了,離開了父母誰來呵護你們的生命?得靠自己,因此,你們要時時刻刻注意安全,一舉一動想到安全,不能讓你們的行為有任何閃失,不能讓你們的身體受到任何傷害。為了疼愛你的慈祥的爸爸媽媽永遠有幸福的笑容,記住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為了你美好的家庭永遠保持完整,記住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為了我們可愛的祖國永遠星光燦爛,記住珍愛生命,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