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建設學習交流講話
時間:2022-12-21 03:13:00
導語:工會建設學習交流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共識則無安定、無方向。今年,對群眾的訴求。也是蘇聯解體20周年,回顧歷史,當民心的向背發生根本變化、國家失去目標和方向時,蘇聯這個昔日的巨人”也就轟然倒塌了1920年列寧雖力主了新經濟政策”改革,但是有所保留。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三年為國戰爭俄國疲憊不堪,尤其是布爾什維克黨執政后,實行了軍事共產主義政策,幾乎收走了農民所有糧食,引發了廣大農民的反抗;赫魯曉夫沖破斯大林“寒冬”進行思想“解凍”但他也曾“進兩步,退一步”戈爾巴喬夫于“左、右”夾擊中采取“中間立場”最終左右為難,無力前行,導致蘇聯解體。這些歷史的教訓都很值得我反思。
今天會議的議程全部結束了
公司3周年司慶也將接踵而至,轉眼半年就要過去了很快建黨周年大喜的日子就要到來。綜觀上下半年,可以說形勢喜人、逼人。圍繞建黨周年大慶,集團工會劉主席上月也親臨公司調研如何抓好黨建帶工建及做好新形勢下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等,對我工作指導意義重大。
黨的根基、黨的血脈和黨的里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年的光輝歷程。始終保持黨在人民群眾的血脈關系,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工會工作就是要把黨的群眾觀點(為人民服務)不變的宗旨”群眾立場(代表人民利益)不變的要求”和“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不變的堅守”貫徹好、落實好。延安根據地是陜北的小米哺育而成;淮海戰役是老百姓的獨輪車推出來的改革開放是適應了人民的愿望,根據群眾的創造搞起來的所以,沒有一種根基,比扎根群眾跟堅實;沒有一種資源,比贏得民意更珍貴持久;沒有一種力量,比從群眾中吸取更強大。
因此,作為工會干部,近期要通過建黨周年的紀念學習來提升我們開展工作的各種能力。
(一)以不斷學習提升工作的預見力。要善于以全局觀念和戰略高度的眼光觀察問題,要善于用唯物辯證法的哲學觀點來分析問題和考慮問題,做事要能看的遠一些、想得深一點,才能不斷提高我們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
(二)以不斷學習提升工作的創造力。要不斷創新觀念,要以公司不斷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來創新我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辦法,并能以之來解決問題和困難。要真心向生產和營銷一線討教,誠心向員工問策,虛心向員工學習。
(三)以不斷學習提升工作的凝聚力。面對新企業、新員工、新產品、新文化,我們要始終堅持“三個第一”(即:以員工呼聲為第一信號,以員工需求為第一選擇,以員工滿意為第一標準。),真正做到員工有所呼我有所應,員工有所盼我有所為。多深入現場,多深入員工,要與員工關系零距離、溝通無障礙、感情無間隙,廣泛聽民聲、順民意,增強凝聚力。
(四)以不斷學習提升工作的應變力。解決問題的目的、結果、過程是辦法、措施和能力是否強弱的體現。面對日益變化的新形勢、新情況,公司80、后的新員工日益增多,任何把握他們的心理、心態和利益訴求,解決好員工的現實問題,工會工作要牢牢把握“黨委領導,工團督促,行政落實,齊抓共管”原則,形成“統一部署,措施得當,富有活力,配套完善”的解決員工利益的有效機制,不斷轉變服務管理模式,由過去形式單一獨木橋式的管理服務向多功能立交橋式的立體綜合服務管理模式轉變。即:員工思想工作,要由過去的防范型、控制型向人性化的服務型轉變;要由單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向依靠運用法律、經濟等多種管理手段轉變,不斷提升我們工作的應變力。
今天就說這些。謝謝大家!
- 上一篇:民政部門防治艾滋病總結
- 下一篇:銀行支行全年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