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在婦幼衛生專題會發言
時間:2022-03-12 03:22:00
導語:司長在婦幼衛生專題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全國婦幼衛生工作座談會,是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目的是:回顧總結“十一五”婦幼衛生發展成績,分析婦幼衛生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2011年重點工作,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推動婦幼衛生工作取得新發展。下面,我講三點意見,供大家討論。
一、“十一五”婦幼衛生成效顯著
“十一五”時期,婦幼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全面實現了“十一五”規劃任務目標,為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婦女兒童健康水平穩步提高“十一五”時期,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2005年的19.0‰和22.5‰分別下降到2010年的13.1‰和16.4‰,降幅分別為31.1%和27.1%,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孕產婦死亡率顯著降低,從2005年的47.7/10萬下降到2010年的30.0/10萬,降幅為37.1%,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我國人均期望壽命已超過73歲,其中女性已超過74歲。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從2005年的2.34%下降到2010年的1.55%。
(二)婦幼衛生法制和政策逐步完善“十一五”時期,婦幼衛生工作始終堅持以“一法兩綱”為核心,不斷完善母嬰保健法律法規。2006年衛生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十一五”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為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管理,推動基層婦幼衛生工作,制定印發了《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和《全國縣級婦幼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實施方案》。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殘疾為宗旨,衛生部印發了《孕前保健服務工作規范》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了《全國兒童保健工作規范》和《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兒童保健工作。各省(自治區、市)積極制定配套政策,將婦幼健康指標納入本地區政府規劃。天津市人民政府啟動了《天津市婦女兒童健康行動計劃(2008-2012年)》,四川省出臺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的決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實施“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重慶市把婦幼健康指標納入各級黨政目標考核體系。各地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得到了強有力的法制和政策保障。
(三)婦幼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十一五”時期,以婦幼保健機構為核心,大中型綜合醫療機構和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技術補充,以鄉村、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具有中國特色的婦幼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婦幼保健機構3025個,婦產醫院398個,兒童醫院7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2739個,鄉鎮衛生院38765個,村衛生室648424個。與2005年相比,婦幼保健機構工作人員數由187633人增長到232782人,床位數由9.41萬張增長到12.61萬張,診療人次由9674.6萬人次增長到1.5億人次,入院人數由349萬人增長到572萬人。尤其是近年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不斷加強,基層婦幼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婦幼保健三級網的“網底”,基本婦幼保健服務功能逐步加強。婦幼保健服務范圍和內容不斷拓展,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四川省緊緊圍繞加快體系建設開展“婦幼保健年”活動,省實施了婦幼衛生能力建設工程,湖北省狠抓婦幼保健重點專科建設,山東、河北、湖南、江蘇、浙江、山西、等省開展了婦幼保健機構評審,有力促進了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和體系完善。
(四)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順利推進“十一五”時期,婦幼衛生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工作,越來越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關注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國家逐步加大對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投入,著力解決影響婦女兒童健康的主要問題。
“降消”項目繼續深入實施,通過培訓提高了基層產科急救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建立了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和危急癥搶救中心,為項目縣(市)配備了產科基本診療設備等,累計投入21.3億元,極大地推動了中西部地區婦幼衛生服務能力的提高,項目地區孕產婦死亡率顯著下降。2009年深化醫改啟動以來,新增和加強了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等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僅2009-2010年兩年中央財政共投入83億元,累計補助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1748.8萬人,為農村生育婦女1318.1萬人增補葉酸,累計完成768.1萬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檢查和90.7萬名農村婦女乳腺癌檢查,為1390多萬名孕產婦提供了艾滋病咨詢檢測服務,項目地區艾滋病母嬰傳播率由34.8%下降至7.9%,減少了約77%艾滋病母嬰傳播。一些省(自治區、市)還進一步增加地方投入,擴大項目受益人群,擴展服務內容,廣東、啟動了“婦幼安康工程”,寧夏實施“四免一救助”惠民政策。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有效地保護了婦女兒童健康,讓廣大婦女兒童切實感受到醫改帶來的實惠以及黨和政府的關懷。
(五)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有效實施“十一五”時期,更加重視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繼續實施三級預防策略,加強出生缺陷監測。一是推廣婚前保健有效經驗,婚檢率由2005年的2.9%提高至2010年的31.0%;二是逐步健全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網絡,提高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能力,至2010年全國有29個省(自治區、市)511家機構開展了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服務;三是落實《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及技術規范,全國已有30個省(自治區、市)開展了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廣西建立了婚姻登記、免費婚檢和計劃生育指導“三位一體”的婚育綜合服務模式,婚檢率快速上升;天津、遼寧、福建等8省(自治區、市)開展了免費產前篩查;上海、廣東已將新生兒疾病篩查納入醫保或新農合;寧夏在農村實行免費新生兒疾病篩查。各地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有效推進。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與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相關部門、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廣大婦幼衛生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衛生部婦社司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五”婦幼衛生面臨的形勢
“十一五”時期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國家加強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建設,繼續深化醫改的背景下,婦幼衛生工作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嚴峻挑戰。
(一)婦幼衛生工作面臨的挑戰1.婦幼衛生在城鄉、地區、人群之間還存在著明顯差距2010年,城市和農村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7.3‰和20.1‰,農村是城市的2.8倍。東、中、西部地區孕產婦死亡率分別為17.8/10萬、29.1/10萬和45.1/10萬,西部遠遠高于東部。流動人口孕產婦死亡率遠高于常住人口。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營養與健康問題亟需得到更多關注。貧困地區、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婦女、兒童貧血患病率仍然很高。縮小這些差距,改善流動人口以及貧困地區的婦女兒童健康狀況,是婦幼衛生工作長期而緊迫的任務。
2.威脅婦女兒童的健康問題依然突出當前我國婦女常見病患病率較高,2010年為28.75%,宮頸癌、乳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艾滋病、梅毒等傳染性疾病嚴重威脅著婦女身心健康。孕產婦死亡率的下降還未達到千年發展目標,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雖然已經提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兒童死亡數量很大。早產及低出生體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臟病仍然是導致嬰兒死亡的主要死因。據估算,我國每年出生缺陷兒占出生人口總數的4%~6%,出生缺陷的兒童中30%在5歲前死亡,40%為終身殘疾,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兒童營養性疾病、傳染性疾病、意外傷害及重大疾病嚴重威脅著兒童健康。
3.基層婦幼衛生服務能力薄弱,不能滿足婦女兒童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我國城鄉基層婦幼衛生服務網底還不牢固,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醫療設備陳舊、人員編制不足、學歷明顯偏低的問題;鄉鎮衛生院產科、兒科和轉診急救的基礎設施條件亟待改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缺乏相應衛生人員承擔基本婦幼保健服務。基層婦幼衛生人力資源缺乏導致基層服務能力不足、服務質量不高,尤其是貧困地區、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婦幼衛生可及性差,不能滿足婦女兒童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二)婦幼衛生工作面臨的機遇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婦幼衛生工作面臨的有利條件和外部環境,增強發展的信心。
1.深化醫改是全面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的重大機遇說醫改是一個重大機遇,一方面是婦幼衛生作為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財政投入力度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深化醫改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婦幼衛生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和加快推進新農合制度建設等醫改重要舉措,對于促進基層婦幼衛生工作,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已由15元提高到25元,主要包括將兒童保健管理人群從0~3歲擴大到0~6歲,對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增加檢查項目等內容。可以肯定的說,國家對婦幼衛生的投入會越來越大,婦幼衛生將在深化醫改中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
2.“十二五”規劃對全面加強婦幼衛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十二五”規劃以改善民生為核心,將婦女兒童主要健康指標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孕產婦死亡率降到22/10萬,嬰兒死亡率降到12‰。加強婦女衛生保健,加大出生缺陷預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優生咨詢、高危人群指導、孕前篩查、營養素補充等服務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和農村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這既對“十二五”時期婦幼衛生工作提出了要求,也為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要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婦幼衛生大有可為。“健康中國2020”的戰略研究指出:“1990-2005年15年間人均預期壽命從68.6歲提高到73.0歲,期望壽命增量4.4歲,其中48%歸因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
3.新“兩綱”的頒布將為婦幼衛生發展提供強力的政策保障《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簡稱新“兩綱”)預計今年就要頒布實施,新“兩綱”的重要內容就是婦女、兒童健康。婦幼衛生系統的同志應當善于把握衛生工作的大環境、大政策、大趨勢,善于從宏觀上思考問題,在全局中謀劃發展。新“兩綱”是婦幼衛生工作爭取各級黨委政府支持的有力政策,我們要用足用好新“兩綱”,堅持各級政府對婦幼衛生事業發展的主導地位,爭取政府更加重視與更大投入,爭取各部門對婦幼衛生事業地位的理解與支持,推動婦幼衛生事業與社會經濟同步協調發展。
4.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有利于我們爭取更多支持2000年聯合國首腦會議上包括我國在內的189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千年宣言》,千年發展目標中的兒童死亡、孕產婦死亡及生殖健康等多項指標直接與婦幼衛生工作密切相關。我國孕產婦死亡指標離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仍有較大差距。2010年9月聯合國在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上,啟動了“婦幼健康全球戰略”,以推動改善全球婦女和兒童健康,減少孕產婦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總理出席啟動儀式并對我國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莊嚴承諾。要善于動員各方力量,把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納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要把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作為發展和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的機遇,用足用好。
(三)“十二五”婦幼衛生發展思路“十二五”時期,婦幼衛生擔負著繼續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重大責任。完成這些任務,實現這些目標,婦幼衛生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發展思路。
1.堅持婦幼衛生工作方針,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以保健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實行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群體、面向基層和預防為主”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是我國婦幼衛生工作幾十年理論與實踐、正反兩方面經驗與教訓的總結,是指導我國婦幼衛生工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改革與發展的工作方針。方針是根本、是方向,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頭腦清醒、堅定不移,并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婦幼保健機構在婦幼衛生服務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是由政府舉辦、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公共衛生性質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為婦女兒童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婦幼保健機構也必須遵循婦幼衛生工作方針,依法為婦女兒童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婦女兒童常見病篩查、婦幼衛生信息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適當開展與婦女兒童健康密切相關的基本醫療服務。
2.貫徹“一法兩綱”,依法推動發展“一法兩綱”是推動婦幼衛生事業發展,維護婦女兒童健康的重要保障。貫徹落實好“一法兩綱”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從事婦幼衛生工作的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機構及其人員必須增強依法行政的意識,善于依法爭取各級政府對婦幼衛生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善于爭取各級財政部門對婦幼衛生工作的資金投入,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善于爭取社會各界對婦幼衛生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同時,作為《母嬰保健法》的執法主體,衛生行政部門要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法規,依法加強對母嬰保健機構的監管,督促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為婦女兒童提供安全、有效、優質的衛生服務。
3.堅持分類指導,實現協調發展解決婦幼衛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一個長期任務,要切實把婦幼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基層,要把更多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到貧困地區,要更加關注流動人口等特殊人群,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婦幼衛生工作協調發展。
在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農村,要繼續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為主要目標,通過加強婦幼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培養、吸引并留住婦幼衛生人才的機制,推廣婦幼衛生適宜技術,完善縣、鄉、村三級婦幼衛生網絡,落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項任務等多種措施,不斷提高農村婦幼保健服務能力,提高婦幼衛生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
在城市地區,要在繼續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同時,更加重視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以服務能力建設為基礎,以婦女兒童健康需求為導向,不斷拓寬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
4.加強能力建設,提高服務水平為婦女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婦幼保健服務是婦幼衛生工作的重要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取決于婦幼衛生服務體系的能力。婦幼衛生服務體系能力建設在“十一五”已有長足進步,但離婦女兒童的健康需求還有很大差距。進一步完善婦幼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基層的基礎設施、人才隊伍等方面的建設,提升服務能力與水平,應是今后一個時期婦幼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全力做好2011年婦幼衛生工作
今年是深化醫改的攻堅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婦幼衛生工作意義重大。今年工作的重點是:(一)全面落實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2011年繼續實施4個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前段時間衛生部與各省(自治區、市)衛生廳局簽署了責任狀,各地要認真落實。
1.完善具體實施方案結合各地實際,細化各項措施,明確各自責任,確保實現項目預期目標。
2.開展人員培訓重點要加強基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3.加強督導通報衛生部將繼續組織對各地項目督導,加大通報力度。各省(自治區、市)也要加強督導工作,通過督導查找突出問題,剖析產生原因,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確保項目實施效果。
4.做好評估總結今年是實施近期醫改重點工作的最后一年,衛生部將組織開展2009-2011年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3年實施情況評估,希望各地認真分析總結項目實施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客觀評價項目實施效果,為新周期醫改項目規劃及實施做好準備。
(二)積極推動婦幼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十一五”時期婦幼保健機構建設滯后,目前的現狀如得不到改善,將會影響婦幼衛生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今年要著重做好一些基礎性工作,一是組織制訂《婦幼保健機構建設規劃和標準》,爭取政府盡快支持婦幼保健機構建設;二是研究制定《婦幼保健機構評審辦法》,適時啟動評審工作;三是落實《全國縣級婦幼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縣級婦幼衛生績效考核,進一步推動基層婦幼衛生工作全面落實;四是爭取多種措施,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婦幼衛生人員服務水平。
(三)做好貫徹落實新“兩綱”的準備和實施工作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將頒布新“兩綱”。各級婦幼衛生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提前謀劃,早做準備,做好實施前的各項工作。衛生部已經著手制訂貫徹新“兩綱”的實施方案,計劃屆時召開會議進行專題部署。各地也要結合實際,制訂本地區實施新“兩綱”的具體方案,做好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工作。要把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新“兩綱”,列為今年婦幼衛生工作的重要工作。
(四)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今年要繼續推進三級預防,加強出生缺陷防治服務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婚檢、產前診斷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的覆蓋面。一是適時召開婚檢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總結推廣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和有效服務模式;二是繼續加強產前診斷工作,制訂《衛生部產前診斷技術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組織對申報機構的評審,加強產前診斷技術隊伍建設;三是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的實施工作,制訂新生兒疾病篩查質量評估考核指標,實施逐級監管制度,進一步規范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
(五)做好其他婦幼衛生工作1.繼續做好“降消”項目各地要重點加強產科急救能力建設,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結合“高級產科生命支持”項目開展逐級培訓。繼續安排婦幼專家駐縣蹲點指導,培訓當地業務骨干,監督指導項目實施。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孕產婦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識。
2.加強愛嬰醫院管理,倡導促進自然分娩修改完善愛嬰醫院評估方案和標準,啟動愛嬰醫院復評估工作。開展剖宮產專題調研,研究降低剖宮產率的相關政策措施,重點加強非醫學需要的剖宮產管理;深入開展“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子安康”活動。
3.加強婦幼衛生信息工作繼續加強全國婦幼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提高信息數據的質量和開發利用能力,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對工作的促進作用。
同志們:婦幼衛生事業是一項關乎民族素質、家庭幸福、經濟社會發展的崇高事業。讓我們抓住機遇,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奮發努力,為開創婦幼衛生事業發展新局面和全面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水產局上半年養殖工作總結
- 下一篇:金融會計危機表現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