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局長在群眾體育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8-21 11:12:51

導語:體育局長在群眾體育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局長在群眾體育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在全市“兩會”勝利閉幕,全市上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際,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商建立全民健身大格局,共謀群眾體育發展大計。

剛才,同志就去年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建設情況做了較為全面的總結,特別對今年群眾體育有關工作做了部署,我完全贊成。我們還認真聽取了、的群體和全民健身網絡建設工作先進經驗介紹,很受啟發。這是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在行動上,致力于老百姓“身邊的組織、身邊的場地、身邊的活動”。我們要通過不懈努力,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廣泛開展群眾體育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賽體育全面發展”的號召,鞏固發展好我市已出現的群體工作大好局面。

去年,我們成功舉辦了第四屆市運會,群體工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一是狠抓市、縣、鄉、村四級全民健身基礎建設,努力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我局早在2010年群眾體育工作思路和要點中就指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務網絡建設,在鄉鎮、街道、社區和有條件的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村)要建立健身指導站、點,配備社會體育指導員,以保證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需求。去年,我局再次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年初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建設的通知》,明確了全民健身指導站點建設的目的意義和具體要求,并將網絡建設工作列為今年群體工作考評的內容之一。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市188個鄉鎮(街道)全部完成全民健身指導站的建設,2343個村(社區)完成全民健身指導點的建設(覆蓋率94%)。圓滿完成市局要求的2013年鄉鎮(街道)覆蓋率100%,村(社區)覆蓋率80%目標任務。

二是加快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扎實推進全民健身事業基礎建設。全市共建設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2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87個,全民健身路徑15條。合計爭取上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資金超過600萬元。市中心城區一批開放式運動游園建成或開建,為打造“10分鐘”健身圈奠定了扎實基礎。

三是創新思維,拓寬渠道,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發展提速。舉辦了市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新增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01人;選派6人參加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舉辦了市首期殘疾人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班,來自全市10個縣市區的40余名學員參加了培訓,為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的科學指導和基層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的全面開展提供了一定的師資和技術支撐,更好地推動我市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同時,縣市區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緊張有序,在學院和高安市分別舉辦了一期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培訓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82人。把培訓班放到縣級體育局承辦還是第一次,也是新的嘗試,以后還可能會放到有條件的其他縣市體育局舉行。

2013年,市體育局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09—2012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十二屆全運會人才輸送貢獻獎”,我本人也榮獲“2009—2012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在全省廣場舞展示大賽上,我市獲設區市組一等獎、優秀組織獎和最佳服飾獎;8月8日全民健身活動萬人廣場舞展示10個縣市區均榮獲全民健身日活動縣市區優秀組織獎,全省僅市獲此殊榮。全民健身已深入人心,已成為政府的民生工程,百姓的生活方式,社會的和諧平臺,我們由衷地為體育工作、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經濟發展所做出的努力感到驕傲和自豪!

同志們,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全市體育工作者的默默奉獻和共同努力。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還比較脆弱。比照《實施計劃》提出的要求,還面臨不小的挑戰,存在不少的問題,距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還有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民健身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不夠實、數額少;二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建設還只是初步階段,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在“做實”上加大力度、建立考評體系、數據庫,對全民健身指導站點進行考評,逐步建立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長效機制;三是全民健身設施建設還停留在體育部門推動的層面,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還不多;四是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重培訓輕管理,重數量輕質量,上崗率低,對群眾進行科學健身指導的力度不夠;五是縣級體育工作弱化現象明顯,基層群體人員隊伍嚴重不足;六是群體工作經費過多依賴彩票公益金的現象普遍,多元化資金投入的機制還沒建立;七是群體活動重形式輕內容、重聲勢輕實效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觀,小型化、普遍化、身邊化的活動開展機制尚未建立。我們要找準薄弱環節和瓶頸問題,切實分析目前的現狀和發展的空間,形成推進全面完成《計劃》的措施保障,以極大的勇氣和智慧在這個承上啟下的關鍵年份中贏得主動,占得先機。現在距實現《全民健身計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只有不到兩年時間,群眾體育工作仍然面臨著艱巨和繁重的任務。廣大群體工作者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對體育工作的要求,切實增強貫徹實施《條例》和《計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的群體工作,我強調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形成合力,建成“大群體”工作格局。

全民健身是一項事關百姓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的社會事業,發展全民健身事業是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中央領導、總局和省體育局領導多次對建立“大群體”工作格局做出了全面的闡述,并將此提高到促進體育發展方式轉變、建設體育強國的高度來認識。所有體育工作者都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大群體”工作格局包括三大核心要素: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共同參與。在這三大要素中,如果用一棵參天大樹來比喻,政府主導是根基和主干,部門協同是枝杈和藤蔓,全社會共同參與是繁茂的樹葉和鮮花。全社會共同參與涉及的面很廣,可以基本概括為八大方面的力量:一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的健身指導站和指導點;二是體育總會和單項體育協會;三是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組織;四是各級行業體協、人群體協等“條形”體育組織;五是各類健身俱樂部和健身團隊等“塊型”草根體育組織;六是群眾體育科研院所等學術機構;七是新聞媒體;八是熱心全民健身的各界、包括企業界的社會人士等。這些構成了“大群體”工作格局中的核心要素。每一要素在格局中的位置和力量配比都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實際仔細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強弱勢能,明確“大群體”格局的結構框架和各種力量的角色、功能定位,完善形成格局體系。

長期的群體工作實踐告訴我們,“大群體”格局不是簡單的形式和口號,而是涉及到工作理念、方法、措施和布局等一系列的方向調整和方式轉型,是群眾體育工作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改革創新的集中體現。要切實完成好黨和國家關于發展體育事業的總體要求,實現群眾體育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助力推動。

二、完善機制,夯實基礎,推動群眾體育向縱深發展。

要將體育工作的重點轉到提供公共服務上來,努力完成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這些都迫切需要在“大群體”格局下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作為支撐。

要完善六大機制、解決六大難點。一是完善理論先導機制,要解決思路的問題,道理想清楚,路徑謀劃好;二是完善督導檢查機制,解決主導不夠到位的問題;三是完善部門協同機制,解決部門界限和行業壁壘的問題;四是完善宣傳發動機制,解決重視程度不高、社會輿論氛圍不濃的問題;五是完善示范引導機制,解決引領帶動不力的問題;六是完善評價激勵機制,解決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在下一階段和今后的工作中,全市各級體育部門都要以完善六大機制為主要方向,結合未來兩年《全民健身實施計劃》重點工作加以落實,構建并豐富“大群體”工作格局。

三、鞏固成果,突破瓶頸,促進全民健身事業上新臺階。

要確保各項任務目標的順利實現,就必須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突破制約和阻礙群眾體育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第一,全市都要緊緊抓住繼續推動各級政府盡職履責,推動“三納入”工作進一步延伸,以此帶動將全民健身工作目標納入各級政府考核體系,逐步由“三納入”走向“多納入”,凝集社會各方面共同發展全民健身事業的合力。第二,采取有效措施,尋求政策突破建好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這一點同志作了專門部署,我們走在全省全面。第三,要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中當前存在問題的研究,正確處理好“十二五”目標任務和當前面臨的困難,尋找破解設施建設中的選址難、配套資金難、安裝不到位、指導督促不力的問題。第四,在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和審批工作的同時,切實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中的積極作用,研究制定調動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親臨一線開展健身指導活動的有效措施和辦法。

四、抓住難點,下真功夫,加快實現目標任務的步伐。

在今年的工作中,全市各級體育部門都要在落實上下真功夫,在成效上見實效果。一是要在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上下功夫,著力解決城鄉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不均等,區域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不均等、人群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不均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二是要在提高體育公共服務的質量,發揮更大效益上下功夫,在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建立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開展群眾身邊的科學健身活動的同時,著力解決體育健身產品和服務的數量與質量不平衡問題;三是要在創新工作思路和狠抓計劃落實上下功夫,著力解決“務虛”與“務實”的關系問題。“虛”就是要轉變思想觀念、靜心研究發展思路和工作規劃,在提高創新能力上著力,圍繞群眾體育重點工作,多出新思路、新舉措,多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取得新的突破;“實”就是要切實解決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具體問題,解決事業發展難點和重點。

要千方百計、努力提高群眾體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質、能力素質、作風素質,防止知識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要提高協調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為我所用”的能力。要嚴格貫徹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有關規定,研究新問題,了解新情況,大力提倡深入基層、發現典型、查找問題、破解難點,做真抓實干、實事求是的群體干部,為民謀利的體育人。

同志們,2014年對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至關重要。今年的群眾體育工作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和繁重,全市群眾體育戰線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倍加珍惜當前發展的大好環境,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堅定信念,頑強拼搏,科學求實,勇于創新,用讓廣大群眾更加滿意的工作業績,為體育事業快速發展、建設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