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強勢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

時間:2022-12-16 03:44:00

導語:我省強勢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省強勢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

我省強勢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

牧業興則農業興、牧業強則農民富、牧業安則農村穩。省委、省政府在精心繪就的我省“十一五”時期畜牧業發展總體規劃中提出,要堅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畜牧業發展道路,緊緊抓住夯實基礎、壯大基地、深化加工、開拓市場、提高服務五個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市場需求為導向,努力實現飼養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飼半舍飼轉變,經營方式由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市場由局部向國內、國際大市場拓展轉變。不斷提高畜牧業整體素質和效益,加快畜牧業現代化進程,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為了開好局、起好步,省農業廳畜牧獸醫局詳細制定了今年的工作重點。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培育和壯大畜牧業區域經濟,促進畜牧業協調發展。今年要在建設好雁門關生態畜牧業經濟區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晉西北及太行山種草養畜區、中南部優勢畜牧業生產區三個大區。在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要新增草地面積100萬畝、肉類產品達到28萬噸、奶類產量達到47萬噸、畜牧業產值達到35億元、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到700元。在呂梁山及太行山地區要大力開展種草養畜建設工程,完成保護天然草地1800萬畝,建設飼草基地200萬畝及相配套的草地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呂梁山區絨山羊存欄達到85萬只,羊絨產量達到328噸;太行山區羊出欄達到90萬只,羊肉產量達到1.32萬噸。在中南部優勢畜牧業生產區要以豬、雞、肉牛為重點,發展城郊型和外向型畜牧業,生豬出欄達到570萬頭、禽蛋產量45.5萬噸、肉牛出欄51萬頭、牛肉產量7.5萬噸。發展規模養殖,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建設一批成本低、效益好的標準化養殖園區和養殖小區。力爭全省新建各類養殖小區500個,其中在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150個;改建完善標準化養殖小區100個,其中在雁門關生態畜牧區改造建設50個。開展無公害標準化認證工作,全省計劃新發展30家無公害畜產品生產企業。要統籌解決好養殖小區建設用地、公益性基礎設施、畜牧獸醫配套服務體系建設等有關問題。要促進家禽業向規?;?、標準化、現代化飼養方式轉變。

推進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搞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繼續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明年全省將全面完成117個縣的縣級動物疫病診斷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650個鄉鎮畜牧獸醫中心站建設任務,抓好全省17245個村的3萬名村級防檢員配備工作,開展“動物監督執法年”活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推進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快畜牧業良種化進程。擴建改造19個省市級重點種畜禽場,完善種畜禽場的生產和水利設施,引進國外良種。充實完善20個縣級畜禽改良站,160個鄉鎮改良站。要研究制定我省地方良種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完成晉南牛保種200a級胚胎的任務,擴建馬身豬資源保種場,培育山西優種雁門關肉用綿羊品種。認真貫徹執行新頒布的《畜牧法》和《種畜禽管理條例》。

加大人工種草力度,推進草地建設。積極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推進草畜配套化。在全省11個市建設11個草畜平衡試點縣,分區域、分類型進行奶牛、肉牛、絨山羊草畜配套示范。全省新增草地面積182萬畝,其中人工種草123萬畝,改良草地59萬畝。

以監管監測為重點,提高畜產品安全水平。要加大對飼料、獸藥投入品的監測力度,加大對獸藥及獸用生物制品的監管,加強畜產品安全監測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