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貸春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12 09:47:00
導語:銀行信貸春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了解廬江縣20****年春季農用生產資料價格和春耕信貸支持情況,近日,我們赴縣農口有關單位和有關金融機構進行了調查。
一、部分農用生產資料價格變化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20****年由于我國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物價上漲,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20****年年初我縣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呈現如下特點:
(一)稻種的漲價幅度小。早秈稻種子的價格在去年的基礎上出現了小幅上漲。浙輻203和浙輻991的價格只比20****年上漲了3.8%。稻種漲幅小的原因:一是我縣農民的傳統種糧習慣是,早稻大部分留著自己食用,一直都是自備種子,因此對早稻良種的需求量小。二是近三年來,由于受天災、流通環節和糧食品種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致使糧食(晚粳稻)收購價格一直徘徊在80元/百斤左右;目前的晚稻銷售價格為78-80元/百斤,比20****年晚稻剛上市時的88-92元/百斤,下降了12元/百斤。在農用生產資料和農民生活資料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糧食銷售價格卻徘徊不前,不漲反跌,嚴重影響了農民種糧和推廣優良品種的積極性。三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我縣農民工年外出務工人數約20萬人,大量的勞動力外出或就地轉化為農民工,使得從事糧食種植的人數在逐年減少。
(二)化肥價格全面上漲,但各品種之間漲幅差別很大。尿素價格基本穩定,零售價為100元/百斤,僅比20****年4月份上漲0.81%。尿素在農業生產中相比其他化肥,其需求量最大,國家對生產尿素的企業進行補貼,并實行銷售價格在進價的基礎上加點的做法,穩定了價格。鉀肥、磷肥和復合肥的價格上漲最大,普遍超過50%。
二、金融機構對農業的信貸投放情況
對“三農”的支持主要集中于農村信用社和農發行。1月末,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余額18533萬元,比年初減少85萬元,主要原因:一月份正值春節,加上嚴重的雪災天氣,農村和農民尚未備耕,因此對貸款需求不多。農發行支持的主要對象是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我縣主要是支持糧食收購企業和糧食加工企業。1月末農發行貸款余額151712萬元,比年初僅增加29萬元。
三、政策建議
(一)國家應出臺措施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多年未進行改造,特別是水利設施,農業基礎設施的抗旱防洪等抗自然災害能力十分薄弱,而這些設施改造的投入,并不是農民一家一戶所能進行的,因此從農業的基礎地位來說,財政應加大對農業的投入。
(二)政府應出臺切實可行措施,引導農民種植新品種,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近年來,大部分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和大部分農副產品的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我縣晚稻的收購價格卻一直在80元左右徘徊。目前晚稻的價格不僅沒漲,與去年剛上市時的價格相比,反而有較大幅度的下跌;究其原因,除了天災及流通渠道不暢的原因外,農民沒有大面積種植水稻優良品種,也是影響糧食價格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作為農業大縣的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民科學種糧的引導,引導農民改良品種,擴大優質水稻的推廣種植面積,以此來提高水稻的銷售價格,增強農民的種糧收入,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三)金融信貸政策應向“三農”傾斜。央行應引導和鼓勵農發行和農村信用社加大對“三農”發展的信貸投入,對發放支農貸款超過一定比例的農村信用社,央行和其他部門應在準備金率、支農再貸款的優先發放、稅收等方面予以照顧和傾斜,切實調動農信社的支農積極性。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應在保證貸款安全性的情況下,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農田水利、開發性農業等方面的信貸投入,以滿足“三農”經濟發展的合理信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