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會發言稿

時間:2022-06-23 09:41:00

導語:縣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會發言稿

同志們:

在即將進入主汛期的關鍵時刻,縣委、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防汛防滑水利工作會議,非常及時,十分重要。剛才,和平、少隆同志分別就今年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進行了安排,我都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分析形勢,深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防汛防滑工作的責任感

防汛防滑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事關生產發展、生活穩定、生命安全。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滑工作,必須正確分析形勢,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居安思危,牢固樹立責任意識。

頻繁的自然災害,要求我們時刻銘記,警鐘長鳴。我縣降雨充沛,水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環境良好,這既是我們加快發展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巨大優勢。但是,我縣位于北亞熱帶向曖溫帶過渡帶,具有兩個氣候帶的季風性山地氣候特點,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山大溝深,地質結構復雜,群眾多依山傍水居住,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預防處置、抗災減災工作是我們必須長期面對的課題和考驗。據《縣志》記載,建國后到2001年的52年間,發生水災18次,平均3年一次。近年來,全縣先后遭受了2002年的“6.9”暴雨特大洪水、2003年的“8.29”長時段特大暴雨、2005年的“7.18”短時段特大暴雨和10.1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三年四次洪澇災害,2007年連續遭受的“7.5”、“7.28”、“8.9”三次嚴重暴雨洪水襲擊,這些頻繁的自然災害,在座的同志都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不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而且影響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災害發生前后,全縣各級各部門快速反應,積極應對,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緊密團結,主動參與,各種防災減災、生產自救工作扎實有效,最大限度的減少了災害損失,這既有我們扎實工作的方面,也有災害只是局部出現,僥幸避災的方面,我們不能自以為喜,放松警惕。

存在的薄弱環節,要求我們高度重視,防范警惕。當前,防汛防滑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一是部分干部群眾對災害的認識和應對存在麻痹僥幸心理和松懈厭戰情緒。二是少數防災減災預案不科學,個別鄉鎮和部門在制定防汛防滑預案時只考慮常規雨情、水情,沒有考慮超標準災害的應急預案,少數預案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強,鄉自為戰、村級自救、預警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落實不夠到位。三是有些地方信息傳遞不暢,一些重點隱患點缺乏有效的汛情、險情傳遞手段,特別是在發生桿倒、路斷的特大災害時,內外信息無法溝通,給搶險救災帶來極大障礙。四是少數干部群眾違背自然規律,在河道、滑坡、隱患區域違章建筑,少數工程項目違規施工,隨意開山棄渣,嚴重影響行洪安全和山體穩定。對于這些問題,大家要認真查找,采取得力措施,認真改進防范。

面臨的嚴峻形勢,要求我們清醒認識,未雨綢繆。近年來,全球氣候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極端自然災害呈多發、頻發態勢,去年南方廣大地區遭遇的雨雪冰凍災害和5.12汶川大地震,范圍之廣、危害之重,歷史罕見,我們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波及和影響,所有這些,都增加了防汛防滑工作的潛在風險和防御難度。今年是閏五月,根據以往經驗,防汛壓力最大的時期大部分在“端午水”期間,如果出現兩次“端午水”,主汛期結束可能偏晚。根據水利、氣象部門預測和旱澇交替的自然規律,加之,去年我縣基本上沒有發生洪澇災害,今年我縣降水量可能比較偏多,并且汛期可能提前,不排除有局部極端天氣出現的可能,全縣防災抗災減災工作形式不容樂觀。因此,全縣上下都要充分認識今年防汛工作的嚴峻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時刻繃緊防汛防滑這根弦,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寧可備無汛,不可汛無備,把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上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確保安全度汛、萬無一失。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扎實做好防災減災各項工作

自然災害的發生是客觀規律,應對洪澇、滑塌等自然災害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認真思考和研究加強防災、抗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問題,切實抓好責任落實、預案修訂、隱患排查、河道清障、物資儲備等工作,進一步加強預防組織體系建設,完善監測預警體系,提高搶險救災和應急能力。

(一)超前防范,著力抓好防災減災基礎工作。一要認真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科學性、指導性、可操作性”的要求,汛前要全面完成防汛防滑各類預案的修訂完善工作。預案要充分體現“鄉鎮為戰、村級自救、預警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要求,突出加強對重點部位的聯防自救和搶險救護功能,強化防、搶、撤有效措施,把預案編制到村、組、戶,并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不斷修訂完善。二要備足各類防災物資。按照“品種齊全,數量充足,調運方便,儲備安全”的要求,備細備足防汛防滑物資,確保物資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三要加強搶險隊伍建設。堅持群防、專防相結合,縣上要建立一定數量的半專業化防汛防滑搶險救災隊伍,配備必要設備,加強演練,切實擔負起搶險救災工作任務。各鄉鎮要組建以基層民兵為主體的搶險分隊,造冊登記,明確分工,加強業務培訓,努力組建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抗災救災隊伍。

(二)科學應對,全面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水平。切實加強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巡查和監測,努力提高科學防控水平。一要加大現代科技手段在防災抗災中的推廣應用。依靠先進科技、專業人才和會商制度,及時準確地把防災抗災信息傳達到鄉鎮和有關部門,為各級領導組織安排防災抗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通訊部門要隨時做好應急搶險準備,確保汛期通訊設施正常使用。氣象、水文等部門在雨情監測、通訊預警系統建設方面要提高預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二要加強雨情、水情監測預報。氣象、水文、國土等部門要加大各類信息資源整合力度,加快防汛信息傳遞通道建設,加強重大突發性災害天氣的會商分析,以超前、準確的預報分析為抗災應急準備爭取寶貴時間,贏得工作主動。三要加強業務學習。各防汛防滑指揮人員要加強搶險救災知識的學習,熟悉掌握防災減災業務知識,提高科學指揮和決策水平。

(三)多管齊下,切實加強重點區域防治工作。一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加大對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以及縣、鄉、村三級公路等重點區域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力度,對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區、易發區,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制定應急預案,落實監測、報警、人員疏散、應急搶險等各項措施。二要抓好重點部位隱患排查。繼續加大滑坡體、河道、旅游景點的隱患排查力度,特別是險工、險段要加強防范,真正做到萬無一失。要責令有關單位、有關人員立即清除河道人為設障,確保行洪安全。三要全力做好選礦企業尾礦庫監管。安監部門要對全縣尾礦庫逐一落實度汛責任,明確企業法人的第一責任,同時,加大尾礦庫的檢查力度,對存在隱患的尾礦庫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責令停工,對有險情的尾礦庫,一律停用。對已停工的選礦企業,尾礦庫實行“屬地管理”,由鄉鎮政府具體落實防控措施,主管部門積極配合。有關鄉鎮和部門要對尾礦庫下游威脅群眾安全的范圍,制定相應的撤離和避險方案,建立“防、搶、撤”三道防線,確保受威脅的群眾“知情況、聽得見、撤得出”,盡一切努力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四要加強城鎮防治工作。要加強對城鎮的重點工程、人群聚集、危房險房、易滑山體的隱患排查力度,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學校、醫院、企業等人口密集區要重點排查,不留死角。

(四)健全網絡,加快完善防災減災預警體系。一要迅速完善監測體系。建立縣到鄉、鄉到村、村到點的預警監測網絡,明確監測領導,落實監測人員,實行監測結果定期報告制度。要充分發揮氣象監測站、地質災害監測點的監測預警作用,提高抗災救災應急防范能力。二要迅速落實機構人員。各鄉鎮要在成立防汛防滑領導機構的同時,固定工作人員,專門負責防汛防滑工作。三要切實履行職責。縣防汛防滑辦公室要明確責任,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參謀部”作用,及時主動地將相關情況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加強對各鄉鎮、各部門防汛防滑責任制貫徹情況的檢查監督,及時掌握情況。

這里,我就今年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再強調一下:一要加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力爭今明兩年再新上一批水利基礎設施項目;二要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年度基本農田建設任務;三要著力實施好安全飲水工程,充分利用好中央的政策資金,繼續堅持板塊推進的思路,加快集鎮和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加強工程建成后的運行管理,確保工程長久發揮效益;四要加強防洪工程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并爭取將茅坪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列入國家計劃盤子;五要加快完成“丹治”工程縣河項目區建設任務,啟動乾佑河、巖屋河項目區建設,全年完成193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防汛防滑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防汛防滑,事關社會大局,責任重于泰山。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把防汛防滑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調動一切力量,落實各項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基本職責。各鄉鎮政府主要領導要嚴格落實防汛防滑工作責任制,對本行政區的防汛防滑工作負總責,親自動員部署、親自檢查督促;分管領導要全力抓、具體抓、深入抓,精心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積極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各級領導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接到險情、災情報告后,要及時趕赴現場,身先士卒,現場決策、指揮和調度。縣、鄉(鎮)防汛指揮部要切實擔負起組織、指揮、督促、檢查的重要職責,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高效運轉、有序運行。要認真總結近年來防汛工作的經驗教訓,全面落實分區域、分工程、分河段的領導包干責任制,做到責任到領導、工作到部門、職責到人頭。各鄉鎮黨政一把手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嚴格履行汛期外出請假制度,并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加強汛期值班,分解落實責任,明確每天的帶班領導、值班人員,必須做到全天候值班,遇到險情和緊急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向指揮部報告,并按照規定和要求啟動相關應急工作。

二要密切協作配合。各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通力協作,齊抓共管,扎實做好防汛防滑工作。氣象、水文部門要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雨情、水情,當好參謀,提供系統、科學的決策依據;國土部門要加強對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防范工作,制定危重滑坡地段的防、搶、撤方案;財政部門要做好搶險救災資金的調度和保障工作;通迅部門要確保防汛信息傳遞暢通無阻,緊急情況下要架設臨時通訊設施,保證防汛搶險的需要;民政、衛生部門要作好救災準備工作,提前搞好災區群眾生活安排預案和衛生防疫預案;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破壞水利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宣傳部門、新聞媒體要加強防汛抗災、水患意識的宣傳,弘揚抗洪精神,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各行業、各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各界都要以防汛防滑大局為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防汛防滑工作的強大合力。

三要嚴格督促檢查。縣委、縣政府兩個督查室要定期不定期的對各責任部門、各鄉鎮的防汛防滑工作進行檢查,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各縣級包抓單位和各鄉鎮要抓緊時間,組織由領導帶隊和技術人員參與的檢查工作組,開展一次拉網式的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易滑山體、堤防、險要渠道、在建工程、山洪易發區等,做到不漏一處工程,不漏一處設施;同時還要檢查防汛搶險物資準備、隊伍建設及防汛責任制的落實情況。檢查要登記造冊,建檔備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到位。監察部門要配合防汛防滑指揮部做好防汛防滑工作的監督,對違反防汛防滑工作紀律的人和事,嚴肅查處,決不姑息,確保防災抗災減災工作順利開展。

同志們,防汛防滑工作事關全局,責任重大,我們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愛民之心,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要求,全面、迅速、及時地安排部署,細化措施,夯實責任,扎實工作,確保安全度汛,為縣域經濟突破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