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扶持農業發展和建設農村工作講話

時間:2022-10-01 02:15:00

導語:大力扶持農業發展和建設農村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力扶持農業發展和建設農村工作講話

同志們:

深刻認識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緊迫性。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多數地方糧食總產量已經跨越了34個臺階。但是現在農業生產能力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與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存在許多制約經濟持續發展的突出因素。一是耕地和水資源短缺。全國人均耕地資源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市雖然達到這一水平,但耕地質量很差,產出能力不及世界和全國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市人均淡水資源僅有1100多立方米,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時空分布很不均衡。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由于投入不足,農田水利等基礎建設歷年欠帳很大。目前,重點灌區設施完好率不足30%配套率為零,無水利設施農田占到80%多。中、低產比例高達2/3三是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壓力很大。平均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損失達35億斤。主要農產品商品率低、市場占有率不高。這些情況足以說明,中央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今年農村工作的主題,寓意深刻、意義重大。對我市而言,針對性更強,意義尤為深遠。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結合點,解決當前矛盾和促進長遠發展的結合點,既有利于抵御自然風險,又有利于防范市場風險,既能提高土地產出率,又能提升農產品競爭能力;既是緩解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又是增強發展后勁的治本之策。因此,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和農村的一件大事,一項長期管用的基本工程。抓住了這個重點,就抓住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夯實了農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今后一個時期,務必緊緊抓住這個重心和關鍵,提高土地產出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提高農業物質裝備和農業服務能力,提高農民自我發展能力方面,做好文章,下大功夫。

書記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講話,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中、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期間。全面分析了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問題面臨的嚴峻形勢,明確提出了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思路、重點和對策;大家研究討論了市上出臺的幾個指導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政策性文件;農口各部門依據這次會議精神,還要套開年度工作會議。會議時間短,但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涵蓋了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一次非常務實的會議。收到三大預期目的一是堅定了市縣兩級把解決“三農”問題擺上全局工作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信心和決心;二是明確了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主題、任務;三是制定了創造性貫徹中央1號文件以及中、省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新對策、新舉措。可以講,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大政方針、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都已明確,當前的關鍵在于出實招、鼓實勁、求實效,全力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對此,要重點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即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全力落實扶持政策,牢牢把握年度重點,快速啟動當前工作。

一、統一思想認識

始終是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不少地方對農業農村工作的底子不清,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路子不明,根源是對中、省、市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的不深不透,把握和駕馭全局的能力不強。這次會后,要結合學習宣傳中央一號文件和中、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解決兩個方面的思想認識問題。

第二,深刻認識解決“三農”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改革開放以來,“三農”發展歷經聯產承包、結構調整、勞力轉移、城鄉統籌四大階段之后,農村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發展,多少代人夢寐以求的、“但愿蒼生得溫飽”的目標得以實現。但是,在整個經濟快速成長過程中,一些長期困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并沒有根本解決。從農民問題看,由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近10年農民收入增幅不及城鎮居民的一半,而且少數高收入戶掩蓋了多數低收入戶的真正收入水平,近半數農民收入處于零增長狀態。不少地方農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農民的平等權得不到保障,農民發展過程中不能完全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權利;從農業問題看,由于缺乏農業專業化分工,產品結構與市場結構不相適應,導致生產效率低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生產要素投入,導致發展后勁不足。目前,農業呈現三個凈流出趨勢,即土地價值凈流出,農村資金凈流出,優秀勞動力凈流出,使農業發展的支撐條件日益弱化;從農村問題看,城鄉反差很大,農村經濟落后、文化落后、社會落后、鄉村面貌落后,農村“公社化”體制破除后,鄉村社區建設成為整個中國社

區最為薄弱的環節。因此,“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焦點和關鍵。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認識解決“三農”問題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堅定不移地把農業、農民、農村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拿出真心實意的感情投入來制定和落實具體政策,進一步消除農村政策障礙、體制束縛和感情歧視,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繼續增收,農村穩步發展。

二、落實扶持政策

去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了解決“三農”問題的22條政策措施。這是多年來出現的全國性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年中央1號文件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出了27條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意見》。為了切實貫徹中、省有關方針政策,這次會上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幾個指導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多年的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抓好政策落實,是推動各項工作的主要著力點。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在實際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把中、省市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確保農民從中得到的實惠穩定增加。這里,我重復強調兩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抓好既定政策落實。繼續扶持糧食生產,繼續落實良種補貼政策,繼續落實對群眾購買大型農機具補貼的政策,繼續落實農民零負擔政策。力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