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建設管理大會市長發言材料
時間:2022-01-16 08:28:00
導語:城鄉建設管理大會市長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分析形勢,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主要目的總結工作。部署任務,動員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傾力打造濱江園林城和生態旅游城。下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見,講三個問題。
一、科學規劃。城鄉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緊緊圍繞打造濱江園林城和生態旅游城這一目標,年。深入組織實施城市開發建設管理攻堅戰,城鄉面貌大幅改觀,主要實現了六個方面的新突破。
加強各類詳細性控制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一)城鄉規劃管理實現新突破。科學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初步形成了全覆蓋、相協調、易操作的現代規劃體系。成立城鄉規劃、審批和專家咨詢3個委員會,嚴格規劃審批管理,杜絕了人情審批”多頭審批”和“違法審批”加大打擊違章建筑力度,拆除違章建筑70處,維護了規劃的權威性。
棚戶區改造新建、續建55萬平方米,二)城市棚戶區改造實現新突破。投資6億元。1400戶居民喜遷新居,回遷安置率100%投資3200萬元,農村場站和城市棚戶區改造中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3.6萬平方米,并為城市9620戶“雙困”家庭提供住房補貼1553萬元,居民住房條件極大改善。市被省政府評為棚戶區改造優秀單位。
改造“兩街四路”大賚北街、康平北街、錦華西路、長虹路、玉泉路、正通路)4500延長米和260條巷路及居民胡同8萬平方米,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投資3162萬元。百姓出行難題得到有效解決。民用天然氣入戶8000戶;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垃圾處理場開工建設。制定出臺物業和供熱管理暫行辦法,新建30噸供熱站一處,改造供熱管網34萬平方米,集中供熱能力得到加強。投資450萬元,實施綠化亮化工程,植樹40萬株、鋪設草坪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82基桿,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
組織開展專項整治15次,四)市容市貌管理實現新突破。深入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受理違章、違法案件367起,解決了長虹路、康平街占道經營等難題,查處率100%加強保潔管理,主要街路推行“確定人員、確定面積、確定標準、確定職責”工作機制,全市保潔面積達240萬平方米,日清掃垃圾370噸,城區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觀。特別是去年冬季比較特殊的降雪寒潮天氣面前,全市廣大干部經得住嚴峻考驗,確保了城市的正常運轉。
聘請國內一流設計單位對嫩江灣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去年汛期,五)嫩江灣建設實現新突破。堅持高標準規劃、開發、建設的原則。向嫩江灣濕地補水300萬立方米,投放魚苗30萬尾,恢復濕地10平方公里,嫩江灣被列入國家濕地公園項目,成為大安一張靚麗的國字號”名片。投資3600萬元,組織實施了路、橋、涵、閘等10項工程,修復和打造了動物園、玉龍湖、同心攬月、龍石廣場等10個景點,濕地公園已初具規模。
小城鎮規劃編制完成率達80%安廣鎮、舍力鎮被列入全省“百鎮建設工程”加大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六)小城鎮建設實現新突破。完成了大安市市域鎮村體系規劃。新建和修繕各類建筑66萬平方米,改造農村泥草房7830戶,新修改造公路260公里,實施飲水安全工程14處,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市城鄉建設工作之所以能夠呈現諸多亮點,回顧過去一年。實現歷史性突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正確領導,得益于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得益于住建系統干部職工的辛勤工作、開拓進取。今天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就是中的優秀代表。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與城鄉建設的組織者、建設者表示親切的慰問!向給予城鄉建設大力支持的各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城鄉建設管理中存在問題和不足,肯定成績的同時。主要表現在城鄉基礎設施薄弱,城市功能仍需完善;受拆遷征地大環境影響,拆遷難題仍需破解;大城管”理念尚未建立,城市管理合力仍需加強;廣大市民參與城鄉建設管理的熱情不夠,文明程度仍需提高;群眾對棚戶區改造的重大意義還缺乏認識和理解,宣傳教育仍需深化;城市建設資金短缺,多元籌資的能力仍需強化,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
二、明確任務。提高城鄉建設管理水平
城鄉建設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年。堅持“南拓北擴,沿江沿湖”發展的思路,抓規劃、拉框架,增投入、強基礎,重管理、提品味,重點實施保障性住房、道路暢通等民心工程,全面提高城鄉建設管理水平,努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打造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秩序井然、適宜人居的濱江園林城和生態旅游城。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加強規劃編制管理。立足建設中小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一)優化布局。5月份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和旅游總體規劃修編工作。要將兩個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開發區發展規劃、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劃有機結合起來,為城市開發建設布好局、謀好篇、把好關。要加快推進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逐步實現城市中心區控詳規全覆蓋;組織開展城市交通、綠地、水系及地下空間利用等專項規劃修編工作。圍繞統籌推進城鎮化規劃體系建設,抓好統籌推進城鎮化分項規劃、專項規劃和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同時,依法加強規劃管理,提高城鄉規劃管理水平。
強化城區基礎設施建設。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幸福指數為目標,二)加大投入。大力推進“五項工程”建設。一是實施暢通工程。投資4700萬元,拓寬改造長白北街、興華北街、嫩江北街(疏港公路)育才東路、玉泉東路、錦華東路、英雄路等主次街路7條,完成南環路土方工程,硬化西站、北站和老坎子區域巷路和居民胡同300條10萬平方米,打造“暢通大安”二是實施公益工程。投資7500萬元,完成天然氣入戶1.2萬戶;投資9789萬元,垃圾處理場建成投入使用;投資3500萬元,改造城市給排水、通訊、供電等管網。同時,結合棚戶區改造,興建一批公廁、垃圾中轉站和小區功能性設施,促進城市功能整體提升,打造“宜居大安”三是實施“暖房子”工程。投資5600萬元,新建65噸供熱站1處、換熱站8處及供熱管線2000延長米,分戶改造供熱管網30萬平方米,盡最大限度解決因熱源不足、管網和供熱站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導致的供熱效果差的問題,滿足城市供暖需求,打造“溫暖大安”四是實施城市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投資200萬元,建設育才廣場;沿江沿湖植樹種草,沿街沿路造綠栽花,居民小區見縫插綠,植樹278萬株,種草3.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30萬平方米;投資260萬元,市區主要街路路燈全部改造完畢,動員社會力量做好臨街樓體亮化和節日彩燈亮化工作,打造“多彩大安”五是實施新區開發工程。加速推進“南湖新區”和“濱江新區”規劃、融資和開發建設,重點抓好引水工程、南湖改造開發,逐步打造集“居住、娛樂、休閑、生態”于一體的城市新區,打造“濱水大安”
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克服“重建輕管”觀念,三)創新機制。繼續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一是強化環境衛生管理。按照“保潔全天候,管理無縫隙,責任全覆蓋”要求,利用公益性崗位解決環衛一線工人少、保潔資金緊張的問題,增加保潔人員和車輛,切實提高城市保潔能力。大搞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徹底清除鐵路沿線、居民區、城鄉結合部的垃圾、殘土,清理廢棄塑料袋等白色污染,集中整治城市“牛皮癬”繼續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各街道辦事處要在城市管理中充分發揮作用,組成專門隊伍,佩戴標識,負責轄區內“門前三包”責任制的組織實施和日常監管;住建、工商等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對違反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處罰。二是強化市容市貌管理。住建、公安、交通、環保等相關部門要齊抓共管,規劃建設、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公共交通、物業管理、車輛管理、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按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要求,依法拿出具體管理方案和實施細則,確定管理目標、時限,完善管理措施,明確責任,嚴格獎懲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三是強化房地產市場管理。開展“建筑市場規范整治年”活動,出臺規章制度,嚴厲打擊高息抬款、偽劣材料和工程非法轉包、分包等違法犯罪活動,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要深入研究改進物業管理,特別是要制定城市供熱專項規劃,加快熱源能力建設和小鍋爐取消步伐,調整供熱結構,加強服務和管理,保證城市取暖需求。四是強化市民文明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吉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引導市民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對內講和諧、對外樹形象,爭創省級文明城。
強力推進安居工程建設。要抓住國家啟動棚戶區(危舊房)改造的政策機遇,四)搶抓機遇。按照省里“六路安居”工程的部署,啟動我市新一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爭利用3-5年時間消滅城市核心區棚戶區。今年要完成投資7.8億元,拆遷居民3000戶,分8個區塊改造,建設60萬平方米。具體要做到三個保證”一要保證拆遷進度。棚戶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公益事業,更是政府為百姓做的一塊“巨大蛋糕”既可以改善人居環境,又可以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居住性用房“拆一還一”也是全省最優惠的棚改政策。近年來,把所有的稅費全部讓利于民,保障了百姓住房。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棚戶區改造和廉租房建設。今年的拆遷工作,以政府為主導,開發企業為主體,要劃好區片,做好詳規,連片拆遷。為充實動遷隊伍力量,市里從各街道抽調得力人員20名,與原單位脫鉤,配合動遷部門深入一線拆遷,確保在6月份完成全年拆遷任務。要繼續執行“拆一還一”等優惠政策,堅持以人為本,實現陽光拆遷、和諧拆遷、平安拆遷。對特困戶、低保戶要給予適當優惠,對群眾的合理訴求要認真及時解決。對個別漫天要價、拒不搬遷的拆遷戶,要采取強有力措施,依法實施強遷。二要保證建設進度。影響拆遷進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回遷安置不及時。因此,保證按期回遷是今年安居工程的首要任務,也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相關部門和開發建設企業要本著對人民、對社會、對政府負責的態度,以回遷樓建設為重點,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按期交付使用,確保居民如期回遷。住建局要逐一與開發企業簽訂回遷樓建設協議,明確開發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如不能按期完成回遷樓建設,將不兌現棚改優惠政策,并依法追究責任。新建小區要搞好詳規,同步推進水、電、氣、綠化、亮化、硬化等配套設施建設,不達標準、不予驗收,杜絕“樓房一年建成、配套三年未完”現象發生。三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思想。要嚴把設計質量、施工質量和工程驗收質量關,做到責任落實、規章制度執行、工程驗收管理和督促檢查整改“四到位”如出現質量問題,要對開發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從嚴、從重處罰,絕不姑息遷就。要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安監、住建等相關部門要監督施工企業按規定安全施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確保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同時,住建、發改、民政等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困難家庭住房租賃補貼資金,加強資金監管,高質量完成5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設和11454戶泥草房改造任務。
搞好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緊緊抓住嫩江灣被評為國家濕地公園的契機,五)乘勢快上。積極爭取資金項目,大力招商引資,加快推進嫩江灣濕地恢復保護和旅游開發建設進程。一要實施濕地保護工程。投資2265萬元,修建閘涵3處,清淤2.29平方公里,修筑路壩13.36公里,增加外灘蓄水量和行洪能力,形成以區內若干島嶼為點綴,原始野生植被相覆蓋,水域貫通、水島相間的濕地景觀。二要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投資232萬元,修建水泥路3100延長米、鋪設人行步道1萬平方米;投資170萬元,植樹50萬株;投資49萬元,安裝路燈82基桿;投資350萬元,完成2400米長的濕地調解壩護坡加固。三要實施景點建設工程。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核心區內,以原有景觀、景點為基礎,重點建設以中華安文化為主題的福人島、文化廣場、東北人家、鐵馬冰河、蒙古部落等一批景點,提升景區品位。同時,適時啟動引水入城工程,以玉龍湖為起點,通過建閘、修橋、開渠,實現嫩江與黑魚泡(南湖)水系相連、水網相通,打造親水新區。
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統籌推進城鎮化建設是城鄉建設的綱領,六)統籌安排。改善民生的平臺,經濟發展的載體。要緊緊圍繞省里的部署,優先發展地理位置優越、輻射帶動作用強的中心城鎮,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逐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道路硬化、綠化、亮化和給排水等工程,不斷優化人居環境、投資環境,提高小城鎮吸納人口、增加就業和聚集產業的能力。安廣鎮和舍力鎮要抓住百鎮工程建設的有利契機,積極向上爭取建設資金,組織好新一輪的開發建設。二要推進鎮容鎮貌整治。進一步抓好小城鎮綜合執法、環衛保潔、園林市政等隊伍建設,逐步建立起事、責、權、利相統一的管理體制。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原則,從嚴治理亂搭亂建、亂擺亂設、亂貼亂畫、亂停亂放等行為,徹底解決小城鎮環境臟亂差的問題,使鎮容鎮貌有一個大的改觀。三要積極開展村屯整治。堅持試點先行、重點推進、全面整治的原則,把新農村試點村作為村屯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加大整治力度,改變村容村貌。抓好示范村整治的基礎上,對高速公路、鐵路兩側可視范圍內的所有村屯進行重點整治。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其他村屯分類、分批進行整治,全面提高我市村屯環境整體水平。
三、加強領導。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要建立“六個支撐體系”為確保今年城鄉建設管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落實到人頭,一是組織支撐體系。要將城市建設管理的各項任務細化分解。確定完成時限,形成指標、任務、時限“三位一體”工作機制。要充分發揮城市建設管理指揮部的作用,實行例會制,調度研究城市建設管理的重大事項,解決突出問題,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結合我市基礎設施欠賬多、弱勢群體比重大的實際,二是政策支撐體系。要堅持政府組織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原則。拆遷安置、招商引資、工程管理和隊伍建設等方面,科學制定各項政策,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對號入座率”確保城市建設快速、協調、健康、有序發展。
自覺為城市建設管理盡義務、做貢獻,三是服務支撐體系。各單位要樹立大局意識。不能只顧部門利益,損害大局;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我素,造成不良影響的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今后,凡城市建設涉及的審批事項,相關部門都要打破常規,實行“一站式”辦公,明確辦理時限,提高辦事效率。
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四是資金支撐體系。要在本級財政支持和向上爭取政策、資金的同時。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搞好土地收儲,通過拍賣、轉讓市政公用設施冠名權、廣告經營權等,多渠道籌措城市建設資金,積極探索“以城建城、以城養城、以城興城”新路子。
大力宣傳城鄉建設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五是宣傳支撐體系。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做到農村、社區、企業、校園、家庭“五進入”電視臺和大安通訊要開辟專版專欄,既要宣傳先進典型,又要曝光反面典型,教育引導市民增強城市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城鄉建設管理的良好氛圍。
對違法違紀問題,六是監管支撐體系。要建立預防職務犯罪監管體系。一經發現,嚴肅處理;要建立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開發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要共同形成一個嚴密的質量安全管理系統,確保施工質量安全;要建立群眾監督體系,對特困戶和低保戶認定、補償標準、回遷順序等事項都要張榜公示,自覺接受居民監督。
- 上一篇:大學財務監管的內部調控
- 下一篇:學校財務危機管理及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