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畜牧經濟交流會發言

時間:2022-02-05 06:05:00

導語:副市長在畜牧經濟交流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市長在畜牧經濟交流會發言

同志們

科學謀劃我市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跨越的發展戰略。安排部署2012年及今后一段時期的畜牧經濟工作。局長已就具體工作作了安排,總結2011年工作。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真總結2011年全市畜牧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

市畜牧業發展經受住風浪考驗很不平凡的一年。供求波動加劇等不利局面,2011年。也是亮點最多、成績最為顯著的一年。面對周邊動物疫情威脅、畜牧生產能力(特別是生豬生產能力不足。全市畜牧系統干部職工抓住國家扶持畜牧業發展的良好機遇和市場需求旺盛的良好機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做了大量艱苦細致、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了畜牧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經濟地位顯著提高。一畜牧經濟持續發展。

全年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37萬噸、5.6萬噸和12240噸。比2010年增長26%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3%比2010年增長了2個百分點,畜牧經濟實現了連續29年增長。畜牧業總產值達到61.2億元。農民人均增收畜牧業貢獻92元(比2010年增長104.4%畜牧業在農業農村經濟中的地位顯著提高。

特色基地雛形基本形成。二特色優勢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

特別是肉牛養殖快速發展。比2010年增長35%出欄達到4.8萬頭,一是以節糧型草食畜禽為主的特色優勢畜禽養殖發展勢頭強勁。形成以適度規模為主的以廟壩、東興為代表的區域肉牛養殖特色。2011年全市肉牛存欄6.02萬頭。比2010年增長了41%二是無公害肉、蛋雞養殖快速發展。蛋雞養殖在榮縣養雞協會、沿灘養雞協會、大安養雞協會的帶動下,發展迅速,形成一批蛋雞養殖專業村,綠源”金銀湖”三多寨”牌無公害雞蛋的市場占有率日益增加,推動了沿海和周邊省市的銷售,2011年外銷2萬噸,占全市禽蛋產量的35%自流井區養雞協會、貢井區橋頭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仿土肉雞養殖小區迅速發展,林中雞”玉柱”等品牌仿土生態雞暢銷省內外市場,2011年出欄仿土雞200萬只,約占全市雞出欄的1/10

水平有新進展。三規模化產業化經營。

生豬三元雜交面達到63%其中洋三雜面達到24%畜產品加工企業外銷產品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6.2億元,主要畜禽養殖規模化程度比2010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規模養殖發展良好。畜禽規模養殖戶增長快速。全年出口凍豬分割肉1.24萬噸(占全省豬肉出口量的1/10出口創匯2280萬美元。各類畜牧業龍頭企業和專合組織帶動農戶36.9萬戶,帶動面比2010年增加了10個百分點。

四落實國家扶持生豬生產政策。確保了市場供給。生豬生產得到恢復。

市爭取了國家扶持生豬生產的專項資金2989.9萬元。開展政策性生豬養殖保險,2011年7月以來。積極實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能繁母豬補貼、生豬良種工程補貼”等項目。推動了全市生豬生產能力的恢復,基本保障了豬肉的市場供應。2011年全市能繁母豬存欄14.5萬頭,比2010年增長9.2%

五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

健全了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強了隊伍管理,2011年深化基層獸醫體制改革。改善了基層畜牧獸醫隊伍的裝備、待遇。全國動物重大疫病高發、周邊疫情威脅的嚴峻形勢下,市的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成效顯著,特別是秋防動物免疫抗體檢測合格率高出全省平均數的10個百分點,全年動物重大疫病清凈無疫。

二、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去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市畜牧業發展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給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動物重大疫病在全球呈擴散漫延趨勢。狂犬病呈高發態勢,當前。病毒向人間傳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污染面大(去年全國有26個省市314個縣發生疫情現在春季轉暖,遷徙候鳥和補欄家禽可能成為禽流感的重要傳染媒介。市動物疫病防控經費投入不足,動物防疫基礎設施脆弱,防控體系需進一步完善,畜牧業抗疫風險的能力還不強,有的區縣、鄉鎮政府對動物防疫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免疫勞務費和免疫反應治療費不落實或落實水平太低,畜牧獸醫隊伍素質還不適應防疫工作的需要。同時去年以來有的規模養殖業主為了快速達到飼養規模,不重視防疫設施建設和防疫工作,跨區域、長距離大量引種,已成為當前我市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一大隱患。

保證市場供給難度增大。二畜禽規模養殖水平不高。

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畜禽散養戶減少,畜禽養殖比較效益不高。有效勞動力轉移。但規模養殖的增量不足,規模化程度不高(生豬規模化程度15.4%低于全省10個百分點規模養殖的出欄量尚不足以彌補散養戶減少的下降量。農民工大量進城務工,由畜產品生產者變成了消費者,加大了畜產品的需求量。同時隨著城鄉人民生活平的提高,畜產品的消費層次提高,對高檔優質的畜產品需求量加大。所有這些都加大了保證畜產品市場供給的難度,但也給畜禽規模化、區域化養殖提供了發展機遇。

三畜牧業組織化程度不高。養殖效益不高。產業化經營水平低。

多數龍頭企業與養殖戶是純粹的買賣關系。優質優價和最低保護價未體現,龍頭加工企業帶動力弱。未建立自身原料基地。未形成緊密的利益分享與聯結機制,同時協會或專合組織發展不足,畜牧產業化經營鏈條未真正形成,養殖戶未分享到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產業化經營水平低。

四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

幫助養殖戶規避自然風險方面還有很多差距。特別是為養殖戶提供市場和價格走勢信息。

發展畜牧業投入不足主要表現在信貸但保與反但保機制未建立。社會資本進入畜牧業存在顧慮;政府投入不足,畜牧業發展的多渠道融資機制。發展規模養殖與畜牧業的金融信貸支持力度不夠;引導、宣傳不夠。畜牧業的貢獻與政府的投入不相適應。

推進我市畜牧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三、扎實抓好2012年及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今年農業增加值要達到6%以上,今年中央、省委一號文件把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作為首要任務。確保農民人均增收達到325元的明確目標,農業中種植業帶給農民增收的空間不大,這就要求我必須切實抓好畜牧經濟工作,同時畜牧業在農業中具有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優勢和條件。因此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把畜牧經濟工作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

2012年畜牧經濟工作要圍繞實現“全年畜牧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增加1個百分點以上(達到54%畜牧業為農民人均增收貢獻率高于上年水平”經濟目標。突出工作重點,當前我市畜牧業正處在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和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戰略目標。扎實推進,務求取得實效。

一切實抓好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疫情監測網絡。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級各部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1抓好動物重大疫病防控。新的動物防疫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的領導。并把動物防疫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準確把握疫情形勢,牢固樹立抓防疫就是抓發展的意識,強化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一是進一步明確動防工作責任。市政府今年把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納入了對區縣政府的目標考核,各區縣要高度重視動防工作,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豬二型鏈球菌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控工作。既要重視突發疫情的控制,又要重視平常時期的預防;既要著力于做好季節性的集中免疫,更要著力于建設防控工作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免疫和疫情監測工作,完善預防體系,完善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二是加大投入,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防控體系。各區縣要加大對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投入,加大對動防工作的投入,為基層畜牧獸醫站、村級防疫員配備冰箱、冰盒等基本裝備,完善以區縣為重點的冷鏈體系,解決好免疫勞務費和免疫反應治療費等動防工作經費。三是加強對伍建設。畜牧部門要加強對畜牧獸醫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同時要加強隊伍管理,增強責任,盡職盡責,務實工作作風和責任感。

進一步強化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源頭整治和從生產到流通各環節的監督管理。構建畜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網絡體系,2抓好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鞏固和擴大畜產品質量專項整治成果。擴大覆蓋面。落實屬地責任、強化執法監督、完善綜合服務。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完善畜禽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切實提升我市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確保市場供給和農民增收。二切實抓好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牧生產。

努力發展好以生豬為重點的特色優勢畜禽生產。推進生豬“三級良繁體系建設”實行自繁自養,各級各部門要抓住政策和市場機遇。2012年全市肉類總產量要達到40萬噸。一是抓好生豬生產。各級各部門要管理使用好國家扶持生豬生產的項目資金。實現養殖戶仔豬的自給或就近調運,大力發展以適度規模養豬為主的規模養豬,提高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和生產能力,確保市場有效供給,2012年重點扶持發展年出欄50頭以上的適度規模養豬戶1300戶,全市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25%實現全年生豬出欄300萬頭以上。二是大力發展肉牛、肉兔、肉雞、蛋雞、鵝等優勢特色畜牧業。2012年重點扶持發展700戶特色優勢畜禽適度規模養殖戶,帶動全市特色優勢畜牧業的發展,滿足市場需求。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三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

發展現代畜牧業要把握“科學化、標準化、規模化、良種化、產業化、生態化”等6個現代畜牧業的基本特征。促進我市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跨越。力求取得突破。

依據“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種養結合。搞好規劃,1努力推進標準化規模化健康養殖。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適度規模”原則。著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引領全市養殖戶向現代畜牧業邁進。一是努力提高規模化水平。要支持鼓勵畜產品加工企業、飼料企業、種植企業延伸產業鏈,發展規模養殖,同時要努力建立以適度規模養殖為主的規模化、分戶標準化飼養的現代養殖模式,不斷提高畜禽養殖規模化程度,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二是努力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要在養殖小區、一村一品”村和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按照標準化生產規程,推行標準化生產,同時要加強生產紀錄記載得備案及管理,實現畜產品質量可追溯。三是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畜牧業在提高規模化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面源污染。各區縣要大力發展戶用沼氣,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要按照“人畜分離,獨立建圈,生態隔離”要求,進行圈舍的標準化改擴建,配套建設沼氣池,通過對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建設生態養殖模式,推行健康養殖。

創立畜產品品牌。增加自身實力和帶動能力。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建立原料生產基地,2提高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一是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培育和管理。引導、指導龍頭加工企業開展產品精深加工。提高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發展“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現代畜牧產業體系,實行訂單和受控生產,體現優質優價和最低保護價,使養殖戶分享到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建立起龍頭企業和養殖戶、養殖基地緊密聯結、互利雙贏的運行機制。龍頭企業的考核認證上要把原料基地建設、簽訂的定單戶數或帶動農戶數作為基礎指標,嚴格考核、監管、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二是大力發展畜牧專合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要采取政策扶持、項目帶動、示范推廣等措施,扶持養殖戶自主建立專合組織。三是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扶持培育經紀能人、扶持建立畜禽專業交易市場、組建畜禽及其產品配送中心,擴大交易輻射區域。建立健全畜產品信息網絡服務和市場價格預報體系,及時分析和畜產品價格走勢,幫助養殖戶規避市場風險。

加大畜牧業的投入。四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建立支持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長效投入機制。各級財政要將財政支農資金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支持現代畜牧業發展,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發展現代畜牧業。研究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各項配套措施。重點支持動物疫病防治、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科技示范推廣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及“養殖小區”一村一品”安全畜產品示范點建設項目。要整合項目資源、集聚農業綜合開發、農村能源、集雨節灌、農村安全飲水等項目、資金,向畜牧業重點傾斜。創新投入機制,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廣泛吸引和引導金融資金、民間資金、外來資金投入現代畜牧業。

五切實抓好市縣獸醫體制改革。

組建好行政管理、執法監督和技術支撐體系。加大工作力度,各級和相關部門要盡快出臺市縣獸醫體制改革方案。切實解決機構編制和經費保障問題。務必于6月底以前完成市縣獸醫體制改革工作。

通過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畜牧戰線同志的共同努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同志們2012年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市場供應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