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全縣農業園建設會講話
時間:2022-04-17 03:27:00
導語:縣長在全縣農業園建設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在全縣現代農業發展扎實推進、農業產業招商勢頭漸強的關鍵時期和重要節點,我們召開這次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會議,非常及時,十分必要。剛才,同志安排部署了園區建設工作,底廟鎮、縣農業局、縣信用聯社負責同志分別做了很好的發言。這些,我都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
一、要認清形勢,正視差距,堅定抓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加強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不僅是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的重要任務,而且是省、市抓現代農業工作的主基調和主抓手。抓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對我們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全國大形勢來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對農業原料和產品的需求迅猛增長,大量農民脫離土地向工業和城鎮轉移,促進了土地集中流轉、集約經營,加快發展農業園區的各項條件基本成熟,制約瓶頸逐步消除。同時,完成初步積累的城市工商資本正在積極尋求多元化投資,投身現代農業發展、參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成為最佳選擇。從省、市層面來看,始終堅持把農業園區建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制訂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實施項目配套,初步形成以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為引領,各級現代農業園區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全省已建成各類現代農業園區1185個,園區輻射帶動作用正在逐步顯現;全市經省、市認定的現代農業園區29個,示范園區規劃面積平均達到1萬畝。其中,武功縣大莊、乾縣周城、縣日新、禮泉縣肖山等10個園區規劃面積突破2萬畝。可以看出,兄弟縣的建設動勁大、速度快,形勢逼人。從我縣發展實際來看,現代農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農業科技含量較低,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不大,農業產業鏈條不完善,農產品附加值不高;農業特色產業仍以蘋果為主,生豬、蔬菜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程度還不高;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步子邁得不大,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規模經營急需擴張。這些,既是我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現狀,也是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必須加以克服解決的突出問題。
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我縣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具備的良好基礎和有利條件:一是特色產業優勢突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縣已經形成了果、畜、菜三大特色產業,產值占到農林牧漁總產值的80%以上,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優勢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為現代農業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龍頭企業集群發展。目前,我縣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有6家、市級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30多家,果品貯藏能力達13萬噸,農產品加工物流企業日益壯大,并逐步向集群化、園區化方向發展,為農業產業化快速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商品化農業特征凸顯。以蘋果、生豬、玉米為代表的鮮活農產品及加工品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優勢農產品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商品化現代農業特征凸顯。因此,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加快發展的責任感,進一步認清形勢,正視差距,迎難而上,堅定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的信心和決心,努力開創我縣現代農業發展新局面。
二、要立足實際,科學規劃,扎實有序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科學制訂園區發展規劃,是保證園區建設可持久、見實效的重要前提。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陜西省現代農業園區規劃方案編寫大綱》有關要求,立足實際,科學制訂省、市、縣三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劃。在規劃制訂過程中,一方面要緊緊圍繞蘋果、生豬、土豆、糧食等特色產業,綜合考慮發展基礎、比較優勢、發展潛力等因素,確立主導產業,進一步擴大具有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模;另一方面要按照科研、生產、營銷、服務一條龍和三次產業聯動發展的思路,注重產業配套,合理布局種養、加工、營銷,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等產業,形成一體化的產業體系,力求做到建設任務明確、經營主體明確、具體產業明確。同時,每個園區都要有詳細的建設規劃,要按照特色性、經濟性、創新性和示范性的要求,明確各個功能區布局、品種、先進技術、組織管理和經營方式,使農業園區真正成為引領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和標桿。
三、要科技引領,示范帶動,豐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內涵
現代農業園區的重要特征是農業科技進步。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園區內先進農業科技的引進、示范和推廣,不斷強化農業科技對園區發展的支撐作用。一要突出高技術。要充分利用園區平臺,加強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聯系與合作,圍繞全縣果、畜、菜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在新品種引進與示范、新資源開發與利用、新技術推廣與展示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廣應用智能溫室、鋼架大棚、節水灌溉等先進機械和設施,提高生產、加工、保鮮、貯運水平。二是突出高效益。園區建設要在保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約建設成本,提高設施利用效率。在生產環節上要通過工業、農業、信息化等產業技術成果的物化集成,將現代工業成果與現代農業生產相融合,提高農業園區產出效益;在管理環節上要借鑒工業的管理經驗,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質量合格率,靠效益增強實力、促進發展、致富農民。三要突出高標準。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社會對農產品質量的關注度、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立高標準的農產品生產體系,生產讓人民群眾放心的農產品是園區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安全、綠色、無公害生產技術指導,建立相應的標準化生產體系,實行專業化生產,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使更多的產品進城市、進超市、進入高端市場。
四、要多措并舉,創新思維,進一步完善園區管理經營機制
健全完善園區各項機制,是園區自身啟動、運作、發展的內在需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積極探索現階段條件下園區的建設運行機制創新。一要健全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推進園區市場化運作,鼓勵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商資本投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對進入園區建設發展的龍頭企業優先予以貸款貼息,并積極探索創立農業園區發展基金、設立農業園區建設貸款擔保平臺等。縣農業部門要積極整合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到園區建設上,支持現代農業園區做大做強,形成集聚效應;要積極聯系金融企業,對認定的省、市重點現代農業園區及參與投資建設園區的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降低信貸門檻,提高放貸額度,并不斷加大財政支農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二要建立生產經營和綜合服務體系。要在扶持通達、綠野、藍海等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上,依托太村、土橋產業園區平臺,招商引進一批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蘋果、蔬菜、貯藏、運輸、銷售等配套產業;要積極推廣“企業+農戶”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開展訂單生產和股份合作,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共贏體。同時,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和中介機構,為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三要規范園區土地流轉機制。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農業園區土地儲備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引導農民自愿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促進土地向現代農業園區規范有序流轉,提高園區規模經營水平。
五、要加強領導,轉變作風,確保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任務落到實處
當前,我縣正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型的關鍵階段。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尤其是涉農部門一定要切實加強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統一思想,轉變作風,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力以赴推動各項任務順利落實。要將各項工作任務逐層細化分解,落實到領導、到干部,壓實擔子,夯實責任,確保按時限、按標準、按要求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各級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要集中精力,深入基層,協調解決全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進度緩慢、規模不大、質量不高等問題,推動全局工作均衡開展。縣政府督查室要巡回各鎮、社區,加強督促檢查,及時通報情況,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抓工作、促落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形成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同志們,建設現代農業園區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希望大家從思想上再重視、措施上再創新、力度上再加大,全力以赴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進一步提升我縣農業發展現代化水平,全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張家口市冬季施工策略
- 下一篇:網絡交易對消費者安全權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