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發展的現狀與應變策略

時間:2022-10-16 04:12:00

導語:旅游發展的現狀與應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發展的現狀與應變策略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轄宜城、棗陽、老河口、襄陽、南漳、保康、谷城和襄城、樊城個縣(市)區。境內溝壑縱橫、河流交錯,有大小河流條,流域面積大于平方公里的有條。其中,流經襄樊市境的知名常流河有漢水、南河、蠻河、漳河、唐白河、鶯河、沮河等。近年來,襄樊依托豐富的水上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出現了谷城南河、棗陽熊河、宜城鶯河、老河口梨花湖、南漳水鏡湖、保康溫泉等一大批成功典型,使水上旅游得到了空前發展。到年底,襄樊水上旅游接待游客人數和實現旅游收入分別占全市接待游客總量和旅游總收入的和。

水上旅游資源:豐富獨特

富集的水文景觀資源,使襄樊發展水上旅游獨具優勢。據武漢大學商學院開展的旅游資源普查表明,在全國水文景觀的七大分類中,襄樊擁有四類,所占比例高達;單體數達到處,占全國單體水文景觀的。其中,保康溫泉為華中地區唯一不含硫成份的溫泉,有“華中第一泉”之稱。南漳境內的七彩瀑布,更為全國罕見。如此眾多的水文景觀,為襄樊發展水上旅游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名水、名湖與風景名勝結伴,發展水上旅游相得益彰。據調查,襄樊市處國家級、處省級文物景點中,山水俱佳的占一半以上。如隆中有“六角井”、“老龍洞”、“半月溪”;谷城承恩寺有“臥龍池”;廣德寺有“護寺河”;南漳水鏡莊有“旱瀑”、“水鏡湖”;襄陽城有“護城河”;米公祠前有“漢水”;棗陽白水寺有“嬰水湖”;襄陽鹿門寺有“瀑雨池”等等。其他知名景區如保康五道峽、野花谷、南河小三峽等,更為山水俱佳之地。名山、名勝、名水既豐富了已有風景名勝的內容,又聚集了發展水上旅游的多種優勢。

城市與河流相依,發展水上旅游潛力巨大。襄樊所轄的個縣(市)區均依水而建。僅漢水從城市中心逶迤而過的就有襄陽、宜城、老河口、襄城、樊城個縣(市)區,超過所轄縣(市)區總量的一半。其中,保康縣城距離市境內的知名河流較遠,但其距離也不超過公里。尤其是作為全市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襄樊市,漢水更是穿城而過,襄陽古城引漢水為護城河,更是形成了“城在水中建、水在城中流”的獨特布局。因為城市與水域距離較近,以城市為依托發展水上旅游與開發水上旅游資源、豐富城市旅游內涵奠定了極好基礎。

水利建設使高峽平湖處處可見,發展庫區旅游潛力無窮。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庫座、各類水電站座,這些水利工程或筑渠引水,或攔河截流,形成了蔚為壯觀的人造水上景觀。以南河為例,僅在保康、谷城境內就建有馬橋一級電站、馬橋二級電站、馬橋三級電站、寺坪電站、過渡灣電站和白水峪電站,以電站為分隔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庫區。這些庫區為發展水上特種養殖、水上體育運動及娛樂項目提供了廣闊空間。全市類似可供旅游開發的湖區、庫區共有余處,綜合考慮交通、區位、物種資源、地質地貌等多種因素,可以發展水上旅游的庫區、湖區在處以上。可以說,庫區旅游大有可為。

水上旅游開發:有喜有憂

“九五”以來,襄樊旅游業一直以的速度遞增,其中,水上旅游的遞增速度達到了,水上旅游與人文旅游、其他自然景觀旅游已成“三足鼎立”之勢。在自然景觀旅游中,水上旅游所占份額已達到一半以上,成了名符其實的“龍頭老大”。

水上旅游業發展迅速,水上旅游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水上旅游景點數量看,“九五”期末,全市僅有白水湖、水鏡湖、保康溫泉等家;截止目前,納入旅游行業管理的水上旅游景點已達到處,增長了。從從事水上旅游經營的企業看(不含個體戶),“九五”期末全市僅有家,而今已發展到家,增長了。從接待游客的數量看,比“九五”期末也增長了。以谷城南河鎮為例,年,旅游業提供的稅收已占當地財政收入的,水上旅游業正成為當地經濟的增長點。

水上旅游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接待能力不斷增強。全年接待游客萬次以上的水上旅游景點中,通路(航)、通水、通電、通有線電視信號的達到了,開通了無線尋呼和數字移動通信的達到以上,景點餐飲、住宿、娛樂設施一應俱全的達到以上。其中,魚梁洲、老河口王甫洲、谷城南河、冷集水上游樂宮、保康溫泉、棗陽熊河等地還能為游客提供醫療、出租車等各項服務,基本能夠滿足游客需要。

水上旅游產品日趨豐富,水上旅游網絡初步形成。經過不斷開發建設,剔除依托風景名勝區和城市建成區開發的水上旅游產品,目前,全市已開發出溫泉淋浴、特種水產垂釣、水上生態、水上競技、康療保健等個旅游產品、多個旅游項目,實現了產品結構多元化。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襄樊市區漢水兩岸和魚梁洲旅游開發區為中心,以襄陽鹿門寺、老河口王甫洲、棗陽熊河、宜城鶯河、南漳水鏡湖、谷城南河小三峽、保康溫泉等為外徑的九大水上旅游簇團,開發出了市區—魚梁洲—熊河—鹿門寺、市區—魚梁洲—水鏡湖—保康溫泉,市區—魚梁洲—王甫洲—谷城小三峽、市區—魚梁洲—鹿門寺—鶯河四條水上旅游線路。

水上旅游景區知名度不斷擴大,品牌形象日漸形成。從一些水上主要景區、景點,如保康溫泉、谷城南河、棗陽熊河、谷城冷集等景區、景點—年的接待情況來看,不僅游客規模、營業收入呈現——的良性增長態勢,而且品牌形象也開始日益鮮明。谷城冷集已被國家體育總局定為水上摩托艇訓練、比賽基地,其水上競技的品牌形象已逐漸開始顯露;南河小三峽已成為鄂西北、鄂豫邊區知名的觀光游覽景點;保康溫泉作為沐浴保健旅游景點不僅在鄂西北地區,而且在川、陜、豫等省份也享有盛名。

近年來,襄樊水上旅游發展雖然很快,但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嚴峻:

景區開發面臨各自為陣、盲目建設的挑戰。當前,全市水上旅游開發仍處于自主自發的開發建設階段,缺乏統一的規劃指導和控制,致使水上旅游資源未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導致水上旅游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很多。僅剛開發起步的漢水水上旅游就有同等規模、檔次的游船只,且還有發展蔓延之勢,造成了惡性競爭和投入分散,制約了特色優勢和品牌優勢的形成。

有效管理面臨體制不順的矛盾。由于歷史、現實的種種原因,當前,全市(水上旅游仍處于多頭分散管理之中,甚至出現同一景點“山”與“水”分屬兩家管理的現象。這種現象在發展庫區旅游中顯得尤為突出。由于管理體制不順,縣(市)區之間、部門之間相互制肘,致使管理難到位、規劃難實施、宣傳難同步,形象難確立,嚴重影響了水上旅游發展的統一性和整體性,難以凝聚發展合力。

加速開發面臨投入不足的困難。雖然政府制定了不少鼓勵發展的政策,但由于不少地方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政府引導”投入機制,旅游開發沒有大的項目帶動,削弱了投資者的信心。特別是在一些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的地區,這種矛盾尤為突出,導致招商引資難,旅游開發陷于“無米下鍋”的窘境,抱著“金碗”討飯吃。

持續發展面臨從業者自身的局限。據調查,全市從事水上旅游經營的多名從業人員中,約以上的人員沒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其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難以滿足現代水上旅游的要求。受其自身局限,從經營管理者來講,滿足于小富即滿、小富即安,缺乏市場開拓意識、缺乏現代經營理念、缺乏做大產業的膽略和氣魄。從從業人員來講,不能實現美好的愿望與優質的服務對接,特別是一些船舶駕駛員工,缺乏必要的資質條件,也給水上旅游帶來了安全、質量隱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襄樊水上旅游的整體形象,水上旅游業持續發展缺乏必要的保障與支持。

“十五”水上旅游: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十五”期間,襄樊水上旅游發展的目標和重點是: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把發展水上旅游同發展城市旅游相結合,同發展人文旅游相結合,堅持走簇團式發展水上景點之路,加強襄樊市區、魚梁洲、水鏡湖、王甫洲、熊河、南河、溫泉、鶯河、鹿門寺、冷集等重點水上旅游區建設,構筑與武當山、神農架、三峽、西安、荊州優勢互補的水上旅游格局,把襄樊建成毗鄰鄂、渝、川、陜、豫地區的水上競技旅游中心、水上醫療保健旅游中心和水上休閑度假中心。到××年,力爭水上旅游接待游客總量和實現旅游收入分別占到全市旅游接待總量和全市旅游總收入的六成以上,即分別達到萬人次和億元。

要實現“十五”發展目標,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第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組織專家學者對市區水上旅游進行科學論證,編制全市水上旅游整體規劃和景區旅游規劃,將水上旅游發展規劃同全市旅游整體規劃、全市城鎮發展規劃統一起來,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整體旅游格局。同時,制訂水上旅游發展計劃,做到短期計劃與長期計劃相結合、地方發展計劃與全市發展計劃相結合、水上旅游發展計劃同其他行業發展計劃相結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序開發,避免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

第二,加強領導,搞好協調。按照體制創新的要求,打破現有條塊分割的局面,組織相關部門參與,組建高規格的“旅游管理委員會”,內設水上旅游管理處,對水上旅游行使決策、組織、指揮、協調、監控等職能,促使水上旅游從一開始就能向規范化、規模化、深層次、高品位的方向發展。

第三,拓寬渠道,增加投入。建立“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企業運作”的投入模式。一是建立旅游發展基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采取財政預算外資金提取一點,爭取上級扶持一點,動員社會捐贈一點等辦法,籌集政府調控基金,作為新景點建設啟動資金,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資金和獎勵基金。二是申報項目,爭取政策扶持。將旅游項目單列,申報立項;對效益好的重點項目進行包裝,爭取信貸。三是開放開發,鼓勵社會力量投入。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采取引資開發、服份制開發、賣斷開發等多種辦法,加快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興辦旅游業的投入機制。

第四,加強管理,優化服務。切實加強水上旅游環境建設,塑造一個“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的旅游環境。一是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好景區公路、碼頭、河道等,改善景區通訊、餐飲、住宿等條件。二是加強旅游行業管理。強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能,適時開展水上旅游市場治理和專項整頓,凈化水上旅游環境。大力推行旅游行業服務標準,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三是加強旅游隊伍建設。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等辦法,對從事水上旅游經營的人員實行分級分層、分期分批培訓,提高服務操作技能。四是加強旅游精神文明建設。以“賓館創星”、“景區創”、“企業創佳”、“職工創優”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旅游服務水平,樹立水上旅游的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