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推動婦女和兒童發展綱要落實
時間:2022-06-29 09:33:00
導語: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推動婦女和兒童發展綱要落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區的教育工作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落實《婦女發展綱要》和《兒童發展綱要》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促進了全區教育事業的健康、協調、快速發展。
一、全區教育發展概況
(一)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目前,全區共有幼兒園143處;在園幼兒10236人。幼兒教師839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32人,占教職工總數的27%。學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3-6歲幼兒入園率達到95%。
(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穩定,輟學率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73處,在校生4229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三)高中教育高標準發展。普通高中在校生達到4890人,職業中專(高中)在校生880人。
(四)城鄉教育均衡發展。2002年以來,我區創造性地建立了城鄉學校共同體,靠制度制約強化了城鄉教師的流動機制,實現了城鄉學校的理念共享、資源共享、方法共享、利益共享,縮小了城鄉教育差距,使城鄉孩子同享一片藍天。《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城鄉教育共同體經驗。
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以學校幼兒園為帶動,推動幼兒教育蓬勃發展。近年來,在促進全區各類幼兒園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我區發揮教育辦園優勢,大力發展學校幼兒園,帶動了全區學前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全區累計投資1000余萬元,新建、改建學校幼兒園10處,中心以上小學都開辦了自己的附設幼兒園。特別是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建設,迅速改變了農村學前教育滯后的狀況,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稱贊。同時加強對各類幼兒園的業務指導,不斷加大幼教科研力度,改進教育方法,并通過舉辦幼兒藝術節、智力大賽、運動會等活動,以賽促教,促進了幼兒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目前,全區已有省級實驗園1處,省級示范園3處,市級示范園7處,市級一類園14處。在全市教育工作督導評估中,我區幼教工作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04年被評為市學前教育工作先進縣(市、區)。
(二)依法治教,大力提高基礎教育實施水平。我區是1994年經省政府驗收通過的首批國家級“兩基”達標縣區。多年來,我區把義務教育的普及與提高作為整個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放在突出位置來抓,不斷提高義務教育實施水平。全區建立了防止學生輟學責任制,把入學率、鞏固率與學校的綜合督導成績掛鉤;各學校完善了教師家訪制度、學生月報制度,嚴格控制學生輟學。對經濟困難學生,落實雜費減免政策,并采取一日捐助、愛心助學、“春蕾計劃”、共同體捐助等多種形式實行幫扶,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全區農村學校輟學率控制到2%以下。各學校還堅持依法治教、嚴格管理,規范辦學行為,義務教育實施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我區中心以上義務教育學校省、市級規范化學校覆蓋率達到67%。
(三)適應社會需求,促進職業教育穩步發展。我區職業教育采取了政府主辦,職業學校與有關部門、單位聯合辦學的方式,形成了全日制教育與業余教育相結合,校內辦學與校外辦學相結合,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相溝通的教育體系,并逐漸建立起與普通高中教育相結合的新路子。職業學校以市場為導向,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形成了計算機、會計電算化等骨干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社會急需的職業技術人才。還加強了與高職學校和企業的聯系,實行“訂單式”培養,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門路。多年來,我區職業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四)成人教育服務經濟建設的能力不斷提高。在城區,積極開展企業干部職工崗位培訓,為全區經濟建設培養了一批新型管理人才和一線職工。在農村,結合各鎮、街辦的經濟支柱產業,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初中應屆生“綠色證書培訓”,使他們學到一技之長,提高了服務經濟建設的能力。為提高全社會公民文化水平,我區認真組織了成人高考和高教自學考試。2000年以來,我區有20266人參加了成人高考;25367人參加了自學考試,有643人取得了大學本、專科畢業證書。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五)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是牢固樹立質量核心地位,狠抓教育教學工作。近年來,我區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全區普通高考連續多年在全市名列前茅,2005年高考,五大類本科錄取人數達到809人,比去年增長14.6%。重點本科上線人數、本科上線人數、重點本科錄取人數和本科錄取人數等各項指標繼續保持市區第一,藝體本科錄取人數繼續保持全市第一。二是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積極構建新型教學模式。2002年,我區被確定為首批省級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區。根據課改要求,我們逐步建立起了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新課程機制,形成了高質高效教學模式,減輕了學生負擔,提高了學習效率。目前,全區已有9個學科的26種教學模式得到市教研室充分肯定。三是不斷改進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去年以來,我區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針對青少年思想特點,充分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陣地作用,全面加強學生德育工作。開展了“愛我××、做文明少年”、“學規范、守紀律”、“孝心獻父母”等主題實踐活動,收到顯著效果。全區各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學生法制教育,各學校聘請了法制副校長,建立起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較好環境。2004年被評為濰坊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四是鞏固和擴大特色教育成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區藝術、體育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抓提高,取得顯著成績。今年手球隊再次奪得全國青少年聯賽冠軍,實現了“五連冠”。
(六)深化兩項改革,不斷激發教育活力。一是人事制度改革穩妥推進。近年來,我區在“四制改革”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了“六制改革”。各中小學嚴格核定中層崗位編制,定員定崗,實行擇優聘任,重點解決了中層崗位多,教學輔助人員多的問題;在教師聘任上,實行競爭上崗、層層聘任,調動了教師隊伍內部活力;在分配制度上,體現了“優教優酬、多勞多得,向一線教師傾斜、向優秀教師傾斜”的原則。二是辦學體制改革成果顯著。2003年以來,我們按照上級精神,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依托名校辦民校,滿足了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也贏得了社會的信任。
(七)加大投入,優化布局,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一是大力改善基礎辦學條件。近年來,全區加大校舍改造投入,完成大型校改項目24個,改造面積近10萬平方米,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顯著改善。目前,我區已有省級規范化學校5處、市級規范化學校21處、區級規范化學校37處。現代信息技術建設走在了全市前列,率先在全市普及了計算機教育,達到城區每10名學生1臺微機的目標。二是合理調整學校布局。長期以來,我區城區西部缺少一所規模較大的初中學校。今年,區政府結合西部學校布局調整,決定投資1300萬元,按省規范化學校標準建設一處學校,城區西部初中上學難的問題將得到解決。三是大力實施城區學校解困工程。學校解困工程步伐的加快,進一步改善了全區學校的辦學條件。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這次會議精神,以“創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為目標,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深入落實“兩綱”,為推動全區婦女和兒童事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