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地稅系統信息化建設擴大會發言
時間:2022-04-11 04:16:00
導語:市長在地稅系統信息化建設擴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經市局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全市地稅系統信息化工作會議今天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局信息化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近年來全市信息化建設工作,圍繞省局信息中心、市局2010年工作思路,研究部署今年信息化建設工作。根據會議安排,我就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全市地稅系統五年來信息化建設成果回顧
2005年以來,我市地稅系統信息化建設經歷了起步、加快和跨越的發展階段之后,逐步進入了鞏固、完善和提高的發展階段。五年來,全市地稅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得到了飛速發展,無論是硬件、網絡還是軟件應用,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信息化在全市各級地稅部門得到廣泛應用,從稅款征收、入庫到日常行政辦公以及規范化管理工作,都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有力支撐,信息化已成為當前地稅工作高效穩定運轉的基礎。
硬件建設、基礎設施不斷優化
按照"統一計劃、統一標準、統一選型、統一采購"的原則,對全市地稅系統計算機類設備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采購,所有設備由省局通過省政府采購中心招標采購。截止2009年底,全市裝備臺式計算機1326臺,筆記本電腦160臺,服務器及機柜31臺,網絡交換設備447臺,網絡安全設備22臺,票據打印機441臺,視頻會議和大廳監控設備60套,UPS88臺,使全系統百人PC機擁有量由改革前的18臺增長到現在的103.1臺。
去年8月,市局辦公大樓喬遷,新的中心機房及多媒體教室也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新的中心機房面積110平方米,功能分區科學,配備設施先進,滿足了設備所要求的潔凈度、溫濕度和消防、防雷要求。新的多媒體教室面積90平方米,每次培訓可容納50人,可實現語音、圖像的互動教學。新的視頻會議室可容納130余人,極大滿足了視頻會議需要。在視頻會議系統基礎上還建立了全市地稅系統辦稅服務廳監控系統,將全市15個辦稅服務廳全部納入視頻監控范圍。隨后,吉水縣局、永豐縣局的新機房也相繼搬遷。至此,全市15個機房建設和改造全面完成。硬件及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平臺,保障了全系統信息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網絡建設日臻完善
依托省政府信息網,市地稅系統建成了上連省局,下至縣、分局(所)四級廣域網絡,在統一的網絡平臺上實現以稅收征管系統、辦公自動化數據傳輸為主,實現數據、語音、視頻“三網合一”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將省局、縣(市、區)局、基層分局和辦稅服務廳納入到統一的廣域網絡,其中省、市、縣三級骨干網絡依托省黨政信息網建設,省市之間帶寬為155M、市縣之間帶寬為10M,縣局到分局(所)租用了運營商的2MSDH線路。同時還建立了市級網管中心,部署了全省統一的網管系統以及防病毒系統。全系統廣域網絡承載了征管業務系統、公文處理系統、郵件系統、FTP系統等應用。
去年下半年,備份線路的建設全面展開。備份線路在政務網實現了省、市、縣三級骨干網雙設備雙線路的全冗余,省、市之間總出口將由過去的百兆升級為千兆,縣局接入帶寬將由過去的8M升級為34M,傳輸速率將大幅提高。備份線路的建設能夠顯著提升我市地稅廣域網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為稅收征管業務、行政管理業務正常開展提供堅實的網絡基礎。
安全體系逐步完備
根據省局的統一部署,建立了市級網管中心,部署了統一的網管系統以及防病毒系統,同時根據安全評估報告的意見,搭建了全系統Windows系統升級平臺,實現了自動分發和更新計算機操作系統補丁。在市、縣二級網絡節點安裝部署了157臺防火墻,在市局網絡骨干節點部署了1套入侵檢測和漏洞掃描系統,架設了郵件系統和反垃圾郵件網關。省局開發的安管平臺(一期)已在我市成功上線,在強化信息資產管理、監控網絡運行,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二期也即將上線推廣。建設了總電源、機房配電柜、UPS輸入端三級電源防雷擊保護的防雷體系。有效地提高了計算機類設備的安全保障能力,降低了因感應雷而導致設備損毀、網絡中斷、業務癱瘓的可能性。
軟件開發應用不斷拓展
全省地稅稅收管理信息系統開通后,省、市、縣各級信息人員全力運維,不斷優化,在地稅征管工作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省局相繼開發的高端查詢、納稅評估模塊和稅收管理員平臺投入使用,效果良好。推行了國家稅務總局的個人所得稅管理系統和貨運發票稅控系統;配合全系統規范化建設,推廣使用了規范化文本管理系統;自主開發了數據分發應用軟件,實現省、市兩級征管數據分發,有效發揮了省級大集中情況下的數據資源優勢,基層數據應用規模和應用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利用信息門戶技術,充分融合信息資源和業務模式,建立了“地稅網”,信息政務公開進一步增強,納稅服務水平、地稅形象進一步提升。在全市各縣(區)局推廣使用國家稅務總局的ODPS行政辦公系統,市局機關還應用了政務通軟件,實現了自動考勤、會議通知管理、內部短信、文件傳遞等功能。在全系統全面推廣運用了總局新的綜合行政辦公系統,提升辦公效能和對行政辦公系統的保障能力。
依托于財稅庫銀橫向聯網技術的網上辦稅系統已在全市推廣應用。目前,實行網上辦稅的納稅人達到1400多戶,網上扣繳稅款近4億元。實現了納稅人申報納稅可足不出戶完成,避免過去到辦稅服務廳、銀行排隊等候和往返于地稅、銀行之間的煩惱,也將大大降低納稅成本,提高納稅服務水平。推行了POS機劃卡繳稅應用,完成了POS機劃卡繳稅與征管業務軟件對接;搭建了短信平臺,增強征納互動,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地稅收宣傳、稅務公告、催報催繳等信息;在市城區推行“同城辦稅”模式,開創了“有區域管理、無區域服務”的地稅征管工作新局面。
近年來稅收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成效顯著,為加快推進稅務管理現代化進程、促進稅收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正確分析形勢,進一步提高加強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認識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且對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理念與方式也產生深刻的變革。一方面,信息社會拉近了納稅人與稅務部門的距離,納稅人對稅收活動的便捷性、信息公開和透明程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也為稅務部門提高管理績效、規范執法行為提供了重要的手段。這就要求稅務部門必須深入研究和利用信息技術,改進和優化組織機構、業務模式、工作流程,提高稅收管理質量和效率;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平臺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多元化服務,改進納稅服務手段,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當前,稅收工作正處在加快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總局黨組根據稅收工作新形勢,明確提出要把納稅服務與稅收征管共同作為稅務部門的核心業務,強調稅務部門最重要的職責,就是通過優化納稅服務和加強稅收征管等措施,促使納稅人提高稅法遵從度,更好地履行納稅義務。年初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實施信息管稅的工作思路,穩步推進征管方式變革。稅收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對我們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納稅服務和稅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因此,我們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真正從思想上、理念上認識到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樹立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首先要領導重視,稅收信息化建設是“科技加管理”工作思路的具體體現,涉及稅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各級領導應予以足夠重視,積極配合實施才能保證信息化建設有條不紊地推進。其次,要更新觀念,必須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嶄新的、涉及面廣、科技含量高的工作,要樹立系統觀念、全局觀念和時代觀念,把稅收信息化工作擺在決定稅收事業能否健康發展的戰略地位。第三,要強化學習,統一認識,增強緊迫感,徹底清除傳統征管模式及紙介質條件下的思想障礙,全面提高加強稅收信息化應用水平的自覺性。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信息化的客觀規律,信息化不是神話,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科技不能脫離管理,應該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推動稅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進程。
正確理解稅收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我認為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四點:一是必須為稅收核心業務的有效開展提供及時、穩定的系統支持。二是必須為提高稅收決策的科學化開展全面深入的數據分析。三是必須為保障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構建完善的運維和安全體系。四是必須為提高稅收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大力推進工作創新。
三、明確目標任務,努力開創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2010年全市地稅信息化建設工作要按照市局的工作思路和總體要求,根據省局信息中心的總體部署,以信息管稅為主線,以服務全市地稅工作為目標,以“推廣、運維、保障”為重點,加強數據質量管理、資產設備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和技術隊伍建設四個方面的工作,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稅收工作中的依托和支撐作用。
(一)、加強軟件推廣運維,提高信息管稅水平
隨著省級數據集中工作的全面實現,系統風險也高度集中,任何一個系統的設備停機、應用中斷和數據丟失都可能導致基層日常稅收管理工作的停頓,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網絡不能斷、系統不能停、數據不能丟”已經成為當前各級信息中心運維管理的基本要求。
各級信息中心要繼續做好現有系統軟件的完善和應用工作,重點抓好征管業務系統、數據倉庫系統、網上辦稅系統的完善、應用;落實征管業務系統操作等各項制度;繼續做好總局貨運發票系統、個人所得稅管理系統和兩稅比對系統的應用工作;繼續完善和深化征管業務報告庫,利用征管業務數據開展個性化軟件的開發及數據分析利用,為各級領導和業務部門提供全面及時的征管信息;積極推廣省局開發的稅源監控軟件、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應用軟件,豐富和完善信息管稅的手段和方法。
(二)、加強數據質量管理,提高數據利用水平
數據質量管理是當前地稅系統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當前稅收征管工作和信息化工作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在一定程度上講,數據質量問題已經影響到地稅系統信息化建設,也影響了日常稅收征管工作。
市局已經充分認識到數據質量問題的重要性和嚴重性。市局信息中心把征管業務系統的數據質量管理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自2012年以來,市局根據省局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市地稅系統征管業務數據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各地要對數據質量管理工作高度重視,認真按照《辦法》要求,聯系實際,建立數據采集、數據錄入、數據審核、數據清理等方面的質量控制辦法,確保相關涉稅信息全面、真實、及時納入信息系統管理。市局信息中心要建立數據分析應用基礎數據平臺,完善面向市局決策層的統計分析功能,為稅收監控和分析預測提供有效的手段,切實提高數據分析利用水平。
(三)、加強資產設備管理,推進信息化建設再上臺階
隨著金稅三期工程各子項目的陸續啟動,各級信息中心既要參與金稅三期工程建設,又要保持現有信息系統的平穩運行,原有工作任務重、協調難度大、人員調度難等困難局面進一步加劇。各地要積極配合省局完成金稅三期各項建設任務,推進金稅三期工程建設。根據總局金稅工程(三期)規劃要求,按照備份網建設規劃和技術方案,完成備份網絡建設,實現全省地稅廣域網光纖線路、網絡設備的備份和冗余,降低網絡故障發生概率,提高網絡可靠性和穩定性。
各地要堅持“統一標準、集中采購、分級運維”的原則,集中采購計算機類設備、網絡線路的維保及運行服務,建立設備維保考核制度;要加強中心機房管理與設備維護,要做好計算機類設備的日常管理和運維工作,充分發揮設備使用效能,逐步建立計算機類設備運維管理體系;要繼續做好OA系統的運行保障工作,提高OA系統的增值應用水平,做好視頻會議、業務培訓等系統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
(四)、加強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系統保障能力
稅收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隱患主要來自于外部的侵襲、內部人員的攻擊以及數據的丟失和病毒的泛濫。同時由于計算機具有傳接快、易復制、易泄密、難補救特點,為信息網絡的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確保稅收信息化建設的安全,必須一方面要加強系統自身安全建設,建立外部人員上網或內部人員遠程訪問數據的身份認證機制,做到內部關鍵數據與公共網絡的物理隔離。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機制建設,行政管理方面要抓好安全管理機構、制度、人員、責任和監督機制等,技術管理方面要抓好工程建設和網絡運行的各個環節。
各級信息技術人員要熟練掌握省局開發的安管平臺一期的使用,做好安管平臺二期的上線推廣準備工作;要積極開展應急保障工作,及時排查處理安全隱患和安全漏洞,強化技術部門應對IT故障的處理能力;要深化信息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員信息安全意識,提高信息系統風險防范能力,保障地稅管理信息系統穩定運行。
(五)、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
稅收信息化必須要有一支掌握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高素質稅務干部隊伍為保障。當前,大部分征管一線人員只會簡單日常操作,不會利用征管信息系統進行資料查詢、數據分析、稅源監控、內部監督,不能將自己的稅收業務知識與計算機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基層稅務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已成為影響稅收信息化建設的“瓶頸”。
因此,各地一方面要建立信息化技術隊伍培訓體系,培養適應地稅信息化事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加快信息化人才庫建設,開展高層次高學歷教育,做好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做好信息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工作,穩定專業技術隊伍。另一方面要建立分級操作技能培訓制度,實行達標考核,提高全員操作應用水平。通過抓好稅務人員的信息理論教育和信息意識灌輸,從提高稅務人員的信息認知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信息資源應用能力、信息綜合能力入手,重點抓好征管業務系統操作應用的培訓,著力培養一支既熟悉稅收業務又熟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地稅隊伍。
同志們,信息化建設任務艱巨,信息化工作至關重要,各級地稅信息中心責任重大。希望大家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措施,艱苦奮斗,大膽創新,勇于進取,努力開創信息化建設新局面,為我市地稅事業科學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