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拯救地球生命之液
時間:2022-03-09 03:19:00
導語:世界水日:拯救地球生命之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世界水日
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題為“生命之水”。水,作為生命之液哺育著人類和天地間萬千生物。但進入21世紀,因為人口增長、不合理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使用、污染和全球變暖,地球生命之液已經向人類亮出黃牌。
民以食為天,而糧食生產離不開充足的水源。糧農組織對93個發展中國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許多國家的用水速度已經超過了水的再生速度,從而導致水資源的日益匱乏。資源短缺給糧食安全和人類生存帶來危害。
水對保證人類健康至關重要,健康狀況的改善則是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先決條件。世界銀行官員克勞迪婭·薩多夫指出:“水問題是一個國家在實現經濟增長方面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而聯合國提供的有關數據卻讓人并不樂觀:目前全世界有11億人得不到干凈的水,每天大約有6000名兒童死于不衛生的水和不合格的衛生及清潔條件所引起的疾病,這相當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機墜毀。發展中國家中,不衛生的水和不清潔的環境成為人們患病的主要原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今年年初說:“全世界半數的學校缺乏安全的飲用水和清潔的廁所等最基本的衛生條件。”
水資源不僅僅是一個環境和經濟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和政治問題。由于生命之液枯竭,全球的“環境難民”數量不斷增加。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全世界有3/4的農民和1/5的城市人口全年得不到足夠的生活淡水,因水而被迫背井離鄉的人已超過因戰亂出逃的難民。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與鄰國分享河流和湖泊水系的國家里,由于水資源供應不足和分配不均,一些地區已經出現緊張形勢。水資源之爭已成為地區或全球性沖突的潛在根源和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解決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是一場全球性的運動。尋找新水源、重新分配水資源、提高人們節水意識、開發循環利用新技術、增強國際合作等等至關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參與。而保護水資源和整個環境保護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今年3月14日警告說,全球變暖正在導致喜馬拉雅冰川迅速后退,令數以億計的依靠冰川融水的中國、印度和尼泊爾人面臨水短缺的威脅。
令人欣喜的是,全世界已經就拯救生命之液達成了共識。2005年,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決定,世界各國應在2015年之前將無法獲得潔凈飲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2002年召開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增加了一項承諾,爭取在2015年之前使無法獲得適當衛生服務的人口降低一半。在今年的世界水日來臨前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水協與北京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清水同盟等機構在北京發表清水宣言:“珍惜水資源,讓她更清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