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我們周圍的水

時間:2022-03-10 10:51:00

導語:世界地球日-我們周圍的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世界地球日

資源開發:

本課是蘇科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生命之源——水單元內容與校本資源結合而開發的內容。本課分為三個階段,以親身參與、實踐的方式了解周圍的水資源。有關環保知識——樹立環保意識——落實環保行動為主線開展活動。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能源等構成人類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隨著人口與經濟的增長,世界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水環境的不斷惡化,水資源的緊缺已成為世人所關注的全球性問題。同樣,在我國工業比較密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水污染是廣泛存在的問題。雖然本地區不缺乏水資源,但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水污染的情況不同程度的存在。

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進行專題研究式學習,開展科學綜合實踐活動,因此采用“提出問題——制訂計劃——展開探究——匯報交流”的思路進行,分三個階段來完成,第一階段圍繞“水”的主題提出研究的問題,整理,篩選問題,結合研究問題自由分組,制定研究計劃;然后第二階段安排2—3周的時間進行研究;第三階段組織學生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在確定研究問題階段中,注意讓學生提出的問題既不脫離科學知識,又要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緊密聯系;在資源開發上,要讓學生認識到信息不僅來自于書本,而是來自于廣闊的社會生活,解決問題不應局限于課堂,應課內、課外結合,還應注重同學間的合作與分享。用專題式研究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解科學課程學習的意義,更有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設計意圖和學生實際情況,預設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和方法:

1初步了解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步驟,開展好關于“水”的研究活動:

2通過活動,使學生從中學會調查、實驗、查找資料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學會圖畫、圖片、圖表、實驗、書面報告等形式記錄、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

科學知識“

1、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并知道水污染的防治以及處理方法。

2、認識到水污染對本地環境造成的危害,積極的防止水污染與本地人們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親身的經歷,使學生在實踐中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通過查閱資料、實驗、訪談,感受水污染對生命的危害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從而增強環保意識。

3、通過交流,積極倡議并保護水環境,并落實到今后的行動之中。

第一教時,

一、欣賞大自然美麗的水體,(產生熱愛祖國山河的熱情)

二、說說你的感受

三、錄象顯示身邊受污染水的情況,說說你對我們周圍的水有什么感受呢?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問題嗎?

四、把學生的問題整理歸類確定幾個有探究價值可以實踐的問題

(1),我們周圍的水狀況到底怎樣?

(2)、我們周圍的水資源有沒有被污染怎樣被污染?

(3)、污染的水對動物植物以及人類的危害?

(4)、人們對水資源過去和現在的保護意識是怎樣的?

(5)、污染水對人們的生活農業生產帶來那些危害

(6)我們將來怎么做?……

五、根據確定的問題結合自己的興趣、居住比較近的同學自由組成研究小組推薦小組長

六、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

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

研究的問題

組長:組員: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步驟

研究的情況

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交流小組的研究計劃其他同學提出意見修改完善計劃

教師具體指導:具體研究我們周圍水的狀況,我們要針對問題先查閱資料,然后調查訪問,實地觀察,取樣實驗,最后得出結論。

第二階段:水——生命之源

一導入

1、課前課件出示美麗的水景圖(一個小朋友在給一只小雞喂樹頁上滴下的水)問: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那小朋友為什么給它喂樹葉上滴下的水呢?

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沒有水將會怎么樣?

師小結:為防止地球上有一天沒有水了,所以世界上專門為水制定了一個節日世界水日,3月22日。

二、新授:

(一):污水和清水的比較

1、那么作為生命之源的水原本應該是怎樣的呢?

2、、那我們周圍的水是這樣的嗎呢?課前我們曾調查了化工廠河里的水說說你們都發現什么?

3、這些水和生命之源的水比較你發現了什么?這樣的水我們可以喝嗎?為什么?

(二):研究水污染對動物的危害?

小結匯報:你發現了什么?

為什么呢?如果讓小金魚繼續生活下去會怎么樣?

(三):討論周圍水資源情況

1、化工廠河里的水是這種情況,那么你們家旁邊的水情況又是如何呢?

2、你家周圍的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那么其他地方水又是怎樣呢?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料

3、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課前老師讓你們調查自來水,以前多少元一噸,現在多少元一噸?為什么要漲價?我們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9、我們能為保護水資源做些什么?(小組討論一下)

三、全課小結:

1、今天這一課我們主要研究了什么?

四、課外延伸:

那么我們用這種方法還可以研究水污染什么樣的問題?

整體設計意圖:

保護家鄉的水資源是海門是市級課題《綠色教育與科學探究》的子課題,課題在實施的過程中,張嚴校長曾上過階段一:提出問題制訂計劃,瑞祥小學上過階段三:的信息交流展示研究結果,基于此我們選擇階段二:按計劃進行研究中的一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部分:化工廠周圍的水對動植物有什么危害?

在課的導入部分,通過課件場景引發學生猜想,從而培養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能力,引出課題水是生命之源,因為我們課前調查了化工廠河里的水,讓學生了解一種科學探究的方法:實地觀察,取樣留本,學會比較。然后讓學生體驗金魚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表現,來感受自己取回的水是比較嚴重的污水(里面含有許多有毒物質),同時又做到不危及小金魚的生命,對學生進行了珍愛生命的教育,體現綠色教育的本意。

雖然全班同學一起觀察了化工廠周圍的許多河流,為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我們周圍水資源的現狀,讓學生把自己家周圍水資源情況向全班同學介紹,又通過網絡圖片的顯示,更全面了解水資源破壞的嚴重性,從而激發學生從我做起,節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迫切性,讓全社會都來參與,共同維護我們的生命之源——水。

第三階段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經過兩個月對我們周圍的水資源調查研究,你們已經有了不少的收獲

2、以小組為單位全班性交流活動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來匯報一下,用你們的文字、圖畫、數據等來說說你們研究的結果

(2)、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或發表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3)、小組進行評價,再全班進行評價

3、教師收集的資料與學生進行共享

4、師生共同討論升華環保意識

(1)、學生自由暢談

(2)、前面我們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但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各小組又有了新的收獲與體會請你們說說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