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律師結對子現場會講話
時間:2022-06-21 10:56:00
導語:市律師結對子現場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地處中心老城區。占地面積1.78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20,644戶、56,419人,常住流動人口大約4,500人,下設八個社區居委會。我們從街情實際出發,與黑龍江鴻諾律師事務所結成共建對子,圍繞居民學法、知法、用法、守法這條主線,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法律知識普及和法律服務工作,整合各方資源,逐步健全機制,不斷滿足居民對法律服務工作的需要,營造良好的社區法治環境,有效地維護了社會政治穩定。
一、多措并舉,筑法制陣地
一是打法律援助牌。街道著眼于堅持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利益這個根本,重點在解民憂、脫民困、辦民事上下功夫。針對幫扶社區弱勢群體和外來務工人員實際,街道與黑龍江省鴻諾律師事務所攜手,在新民社區創立了鐵鋒區*街道“鴻諾法律援助之家”。成為我市推進“法律進社區”活動、實施法律援助訴前調處工作的又一處亮點。法援之家開辦以來,共提供無償法律服務130人次。天齊社區以此為基礎,向社會發起了“大愛無痕進社區行動”。來自北三區的21戶弱勢家庭和三名大學生,得到了市公證處、鴻諾律師事務所等社會各界總計近一萬元的捐助及無償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工作實現‘貧者必援、弱者必助、殘者必幫’的目標。低保戶隋寶庫自強自立,街道為其擔保開起了糧油店,由于不懂經營,被拖欠貨款數千元,資金周轉不開小店面臨倒閉,社區和鴻諾律師事務所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追討回貨款,并引導隋寶庫守法、守信經營。
二是打法制學校牌。*轄區5所中小學分別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街道指派司法助理和律師出任法制副校長,通過法律知識講座、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模擬法庭等法制教育活動,糾正中小學生的不良行為,在發揮維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中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與此同時,街道還利用“匯通”和諧鄰居樂園這個與百姓聯系的平臺,開辦市民普法學校,通過請律師講座、開論壇等形式廣泛開展居民法律宣傳工作,將物權法、法律公證、信訪條例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條文講解到位,營造社區居民人人懂法,人人學法的氛圍。
三是打寓教于樂牌。街道會同律師事務所定期開展“法律廣場”宣傳活動,組織社區居民自編自演身邊的小故事,用真實的案例教育廣大居民。天齊社區美神舞蹈隊創作的歌舞()《和諧大中國》、和平二社區金秋老年合唱團演奏大合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及街道干部創作的對口快板《危險在身邊》等節目受到社區居民的高度贊賞。平安型社區龍南二社區開展的法制平安夜活動,播放了法制宣傳片,轄區的*法律服務所和鴻諾律師事務所等多家單位,現場解答居民群眾提出的各類法律問題。接待100余人,發放各類法律宣傳單2000余份,解決民事糾紛3起,這些活動不僅強化了居民的法律意識,解決群眾法律上的疑難,更為平安社區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同時使群眾在寓教于樂中得到了精神升華。
二、見縫插針,設法律防線
法律進社區活動是普法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街道結合新時期法制宣教工作特點,在內容和形式上求創新。為社區居民設立了一道心里防線,收到了明顯效果。
一是現身說法。今年4月份,在街道組織的*反邪教警示教育中,中東社區打破以往一塊黑板一枝筆、你說我聽學到底的教學模式,而是通過原*練習者李玲珍現身說法和鴻諾所的姜律師以法律的角度講解*邪教組織的危害,深刻剖析*反社會、反人類、反科學的本質,使社區群眾和部分*練習者受到一次生動的教育。
二是以案解法。今年“十一”前夕,街道重點加大了對京上訪人員的管控力度。我們采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法,成功的解訪了纏訪戶王永喜和越級上訪戶張昆侖。張昆侖,男、72歲,*街道景新社區居民。2008年起因不滿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到國家信訪局上訪,各級法院反復勸返后無效,堅持繼續上訪,于2009年9月再次入京上訪。接訪回到屬地后,街道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請鴻諾律師事物所的律師出面,詳細地幫他分析了案情,從法律的角度講清了越級訪的危害和后果。使老人心服口服。
三是用網絡宣傳法。街道適應信息時代的變化,于2006年在全市率先建立*街道電子政務網。網站設立了平安網頁、政策法規宣傳、網上法律咨詢臺等相關鏈接,并與鴻諾律師事務所合作普法論壇,填補了網絡法制宣傳的空白。
三、以法維權,解百姓難題
街道始終把切實解決百姓生活難題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有效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轄區居民權利,得到了百姓的認可。街道各社區與鴻諾律師事務所簽訂法律援助協議,建立法律顧問關系。律師事務所指派兩名副主任律師具體負責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免收服務年費,涉訴案件減半收費,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免費為社區的公益活動和公共事務出具法律論證意見,發放便民服務卡。所有優惠服務項目都在各社區進行公示。中東社區土產綜合樓前的污水井因為站前市場業戶傾倒垃圾廢物,經常返污水,嚴重影響了這棟樓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多次與業戶發生爭執,甚至出現打架事件。但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社區就此問題,請來與其簽訂法律援助協議的鴻諾律師所的律師,居民通過向律師咨詢,了解了民法和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依法與業戶交涉,圓滿解決了這一鬧心事。
街道在服務大廳、社區辦公室設立法律援助標示牌,設立律師咨詢信箱,公布律師事務所咨詢電話,將律師和社區群眾真正聯系起來,使群眾得到有效地法律援助。目前,已有130多名群眾接受了免費法律服務,居民接受法律服務、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明顯增強。2008年8月,天齊社區居民王文學在小區內被車撞傷,車主逃逸。數月后王文學病愈,一次在與家人散步時發現了肇事車輛,車主拒不認賬。王文學其弟、朋友等與車主發生激烈爭執,事態惡化。鴻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李鐵剛知道后,憑借個人的律師資格,用法律條文說話,建議雙方通過法庭解決。后來,王文學勝訴并獲得了法庭對肇事人判決承擔的全部醫療費用。
四、潛移默化,建和諧家園
街道會同鴻諾律師事務所深入研究新時期法治環境的變化規律、細化普法工作實施方案,不斷建立完善普法組織架構,形成了街道、社區、志愿者隊伍三級互動機制。
一是街道例會實行業務輪講制。在每次例會上,安排一名干部對自己所負責工作的有關政策法規依據進行講解,既促進業務水平的提高,又將相關政策法規宣傳到位,使每個街道干部一長多能。
二是在社區開展“五個一”活動。一是設一個普法宣傳欄,專人管理,定期更換;二是街道自編平安手冊并向轄區內的居民每戶送一本;三是各社區設立一個法律圖書角,配備相應的法律書籍;四是利用轄區單位建立社區法制學校,有計劃、有師資、有活動、有記錄;五是建立法律服務點,定期開展法律服務。
三是打造高素質志愿者隊伍。在普法志愿者隊伍建設上,我們注重發揮居民的三自優勢,在社區主任、社區學習之星、守法之星的帶動下,先后成立了景新老年普法志愿隊、天齊社區居民論壇、匯通法律課堂等群眾普法組織。
在市、區司法局的正確領導下,街道通過各社區和鴻諾律師事務所結對子活動,使轄區居民的法律意識有了較大提高,懂得了依靠法律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轄區的平安和諧氛圍初步形成。今后,我們要繼續加強與律師事務所合作,更好地為轄區居民提供法律服務,為建設平安和諧的家園而努力。
- 上一篇:小學六年級畢業同學贈言
- 下一篇:中學生畢業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