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法院導師座談會發言
時間:2022-03-18 11:42:00
導語:領導在法院導師座談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今天,人民法院為加快推進對青年干警的培養力度,提升干警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完成從“學生”到“法律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轉換,在這里召開司法實踐導師座談會,非常有意義。應該說,“人民法院”與“司法行政機關”之間雖然在國家權力機制的架構上分處不同體系,在國家機器的運行上分擔不同職責,但兩者還是存在許多共通之處,比如當社會出現矛盾糾紛的時候,兩者都有定紛止爭的功能,兩者的社會學意義都在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支撐,兩者又都是“公平正義”法義的忠實踐行者……我想正是基于這些共通之處,讓我有幸被虎丘人民法院聘請為此次司法實踐活動的導師,既深感榮幸,又說來慚愧,論法律功底、法理水平,我應該向在座的各位領導和學員多多學習。因此說,此次活動應該是一次機會難得的互動學習的機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來達到共同進步。
我作為一名基層法律工作者,從90年到司法所工作,至今已有20多個年頭,由于長期在一線工作,可能在接觸老百姓、化解鄰里矛盾、處置群體糾紛、平息上訪事件等工作方面有一些感受和體會,今天與各位領導和學員一起分享,權作“拋磚引玉”,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要想做好群眾工作,我認為要努力做到以下五點:
一、要會說“老百姓的話”。做好群眾工作,首先要會說老百姓的話,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說老百姓聽得進的話。例如,“訴訟”與“打官司”是一個概念,但很多老百姓聽到“訴訟”不懂了,一聽“打官司”就知道要到法院去解決問題。還有要恰當的使用“普通話”與“蘇州話”。普通話在接待外來人員或者學歷層次比較高的人時很管用,可以順利交流,但你在接待“本地人”時,就不見得有什么好了,你就得用蘇州話和他講、和他談,這樣可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同群眾的距離,幫助我們順利解決問題。
除了要讓老百姓聽得懂,還要讓他們聽得進。怎么做?兩點,一是換位思考,就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用他的思維來考慮問題,想他要什么。二是講利益,你跟老百姓講再多法律,講再多道理,不給他好處,都是空話,因此要多給老百姓講利益、講好處,當然利益和好處不僅僅是他能得到多少、賠到多少,有時候減少損失、規避風險,也是利益。
二、要樹立“老百姓進機關無小事”的原則,要服務好、接待好老百姓的來訪。我們現在都說要為民辦實事,為民謀福利,具體體現在哪理?就是體現在日常的與百姓的接觸、溝通中。目前,仍有少數部門在工作中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情況,有些會引發矛盾,甚至拳腳相向。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危險,它將嚴重損害我們政府部門的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最終不利于我們工作的開展。客觀的說,我們的老百姓還是比較善良的,還是比較好說話的,他們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會找政府,而找到政府的,一般都是遇到比較麻煩的問題了,因此我們必須“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蔣宏坤書記講得好,“機關就是服務”、“公務員就是服務員”,我們的工作任務就是要為老百姓提供服務,為他們解決問題。即使碰到有些當事人不講法、不講理、不講事實依據,我們也要善于引導,努力安撫群眾情緒,平息糾紛隱患。
三、要用“五心”來做好群眾工作。剛才我說了群眾進機關無小事,他沒事不會來找政府,他是有所期盼,有所訴求,有所事情要政府辦理的,那么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在接觸百姓時就要熱心、耐心、誠心、真心、細心。這“五心”想必大家都理解,在此就不展開談了。
四、要熟悉份內工作的基本情況,比如說作為一名高新區的法官就要知曉高新區的基本情況,有多少個村(社區),名稱是什么,方位在哪里,社區聯系電話是多少,負責人是誰(我們日常工作也發現有些法官來電問村(社區)在哪不認識)。因此要深入基層,聯系群眾,掌握第一手資料,辦案過程中或遇到糾紛需現場勘查的,要親臨現場,以便有說服力,信服力。
五、要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我的理解是,法律是維護或者說是管理社會秩序的一把鑰匙,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都應遵循法律的規定,如鄰里糾紛、交通事故、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房屋租賃、家庭(婚姻)等等,包括領導決策,現在都提倡依法決策,都應避免決策失誤及重大過錯。還有現在提倡對重大決策、重大建設項目、重大事項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也就是要審查是否合法和合理。符合這些的,予以實施,否則不予實施或暫緩實施,這些都是需要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的。那么作為我們法律工作者來說,更應當提高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扎實地掌握法律、熟悉法律,并且還要善于運用法律,運用到做群眾工作中去,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去。
各位領導、同學們,當前我國已進入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一些深層次的社會矛盾開始凸現,矛盾主體日趨多元,矛盾隱患早發多發,觸點多、燃點低……因此,在這一時期如何運用法律手段做好群眾工作日漸成為一門復雜的學問,它不同于我們在課本上,在學術刊物上,在法律條文上學到的任何理論知識,它是一門管理社會、服務群眾的行為藝術,在座的各位既是學習本領的受教者,更是創新實踐的開拓者。在此,我向大家提三點要求,也是我給大家的三點建議。
一是要堅持學習。成文法國家的一個特點就是法律法規更迭頻繁,而作為法律工作者,學好法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只有不斷掌握好變化的法律法規,才能談得上對法律的靈活運用。因此,我們要持之以恒,關注各種法律尤其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的變化,及時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規內容。另外,我們還要不斷向領導、前輩、同事學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有自己好的方式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多多學習別人工作方法中優秀的方面,以彌補自己工作的不足。碰到問題要多思、勤問,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實踐能力,從而做好群眾工作。
二是要深入群眾。我們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坐的很多是80后甚至90后,你們有著許多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創新意識多,學習適應能力強等,但大家許多都是從小在父母的庇佑下長大,對社會接觸不多,對老百姓感到陌生,不熟悉、不了解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因此,我們要用一切機會,深入到群眾中去,比如多爭取參加“社區司法服務站”的工作,多參加黨員進社區活動等,努力讓自己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群眾工作。
三是要注重工作總結。孔子曾經說,“溫故而知新”。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注重總結,在總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提高。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總結,比如撰寫“民情日記”,把自己做的群眾工作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回過頭來翻看;也可以做“工作回訪記錄”,通過對人民群眾滿意度測評等形式來檢驗自己的工作成果。總結的過程是自己不斷否定自己,又不斷肯定自己的過程,通過總結,我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我預祝此次司法實踐活動圓滿成功,預祝各位學員能夠學習并掌握到各種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和方法,從而更好地為我們高新區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現代機械設計模式創新思索
- 下一篇:激發農村黨員創優活力交流材料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