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傳部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29 09:40:00
導語:在宣傳部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有時間與宣傳部的全體工作人員和主管書記*×同志,共同在一起座談,很高興。方才各位都作了非常好的、打動人心的發言,特別是兩位領導的發言,令我非常感動、振奮。感動的是大家做了那么多的工作,振奮的是看到了××的發展,特別是宣傳工作蒸蒸日上,與時俱進,潛力巨大。概括起來講是“四個有”:有能力,人員素質比較高,是宣傳部人員結構比較合理的時期;有激情,保持著一種忘我的工作熱情,非常值得肯定和發揚;有創新,很多工作都帶有創新性、超前性;有業績,應當說區委宣傳工作業績比較突出。
我們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意識到我區宣傳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當前形勢可以用三句話概括:一是前有標兵--克山縣,他們的新聞宣傳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在全市都是領先的;二是中有哨兵--龍沙區、鐵鋒區,時刻在看著我們的工作,而且來我區搞過大規模的考察學習,無形當中給我們增加了很大的壓力;三是后有追兵--其他各個縣區,也都在急起直追,而且前進的速度都很快,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放松和懈怠。
關于宣傳工作的性質和重要性,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喉舌、機器、紐帶、武器。所謂喉舌,即黨的宣傳喉舌,黨從成立那天起歷來重視宣傳工作;所謂機器,發動和組織群眾的機器;所謂紐帶,聯系百姓的紐帶;所謂武器,打擊敵人的武器,特別在關鍵時刻,新聞、評論可以發揮武器的作用。為什么要加強宣傳工作?我想就××區特點來講,有三個方面。一是政治中心轉移的需要。中心已經回歸,萬民雀躍,同時對各級干部、對我們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心本身就意味著內涵豐富,從所做的工作來看,就應當領先、靠前,不能夠滯后。二是創建“五個大區”的需要。“五個大區”我已反復強調過,這里不再重復。其中有共性的任務,比如發展經濟;也有個性的工作,比如建設教育強區、旅游新區、文化名區,這些工作任務都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宣傳,不能夠停步。三是××人不甘人后、自強自立的需求。同志曾經講,“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精神與物質應該是互動、互補這樣一種關系,另外人是需要尊重的,需要適時在社會上彰顯的,及時把我們區里大量的鮮活的工作推向社會,讓全社會都了解我們,支持我們,對××的發展和進步無疑有益無害。做好宣傳工作,對××區的振興、中興、復興,對鼓舞斗志、振奮士氣、提升人氣,有巨大的作用。前一段時間,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以區委、區政府及個人的名義,向大家表示感謝。如何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總體要求是八個字:“全面、及時、準確、有序”。具體來講也是二十條,供大家研究探討,在工作當中參考。
第一,要知上情。上情,就是旗幟,就是路標,就是方向。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黨的各級組織的方針、政策、思路、措施,這就是上情。比如“三化一改”,“民營立區”,創建“五個大區”,這就是××區的上情。在宣傳工作當中,只有知前進方向,明行動標準,工作才能功省效宏,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比如剛才提到的,一定要了解市委宣傳部的月度、季度宣傳要點,并在工作中把握住,我們就會少走彎路,就會大大提高上稿率。知上情,體現在工作當中,很簡單,就是要多看報紙雜志,多看文件,多看電視。只有知曉了新聞眼,才能準確地確定新聞點。
第二,要曉下情。同志曾經說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這句話,萬年之后仍是真理。應當說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幾屆班子的共同努力,我們××區的各項工作,出現了齊頭并進、重點彰顯、社會各界認可的局面,基層創造了很多鮮活的經驗,有很多鮮活的實踐活動。所以,在基層火熱的生活當中,我們要善于接觸、善于發現、善于發掘。比如經濟建設這條線,以眾多的、星羅棋布的民營企業為標志,我們正在打造新的經濟帶,已經成為了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乃至全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去年市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市委楊信書記親點了兩個縣區,一個龍江縣,一個××區,作為參觀點,就足以說明我們在經濟發展上的成效;第二條線就是教育,我們的教育工作自從提出創建“教育強區”之后,以二十一中的成功置換為標志,教育工作出現了歷史性的轉折,應當說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之后東盛小學置換,三中西部開發、眾多學校的續建、維修、改造,還有二十八中學的置換、長庚小學和回民小學的合并、置換,育英小學的異地改造,東路小學的異地新建,都在運作之中。我們的教育質量,近來在全市始終處于領先的地位。中考的成績,無論是考上重點中學的總量,無論是狀元、榜眼還是探花,幾年來都花落××區。今年又是個滿堂彩,全市中考前10名我區占6名,16個縣區進入600分段的290名,有我區156名,占53.91%。三中、二十八中、二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十四中均有上乘表現,令人振奮。第三條線,我們的社區建設。××區的社區歷史上條件較差,經過幾年來大家共同努力,我們的街道實現了樓房化、敞開式辦公。我們的硬件建設,在齊齊哈爾市是有代表性的。第四條線是黨建工作,今年我們相繼在62戶民營企業中建立了黨組織、工青婦組織,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我們還在西大橋辦事處進行“黨員集約管理”試點,在建設辦事處進行“社區黨政一體化”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得到市委有關領導和部門肯定。第五條線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在街道辦事處我們率先配備了7臺治安巡邏車,安排了300個4050人員就業,充實到社區治安員隊伍當中,同時建立了街道和社區聯保、聯防制度,健全了打防控體系,特別是新的防控群體業已形成,全市創建平安鶴城現場會在我區召開,這也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肯定。第六條線是我們的老齡工作。無論是硬件、制度還是管理水平,目前在全省都處于領先的地位。用省老齡委秘書長王剛同志的話講,“××區是黑龍江省的一面旗幟”。我們的老干部工作,省老干部局局長許中人同志認為是“全省第一”,在會上反復說了這樣一句話:“難能可貴!”并要求我們總結經驗,特別是志愿者服務隊和老干部工作“兩級服務三級管理”的經驗,在全省都是創新性、領先性的工作。第七條線是信訪工作。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健全了“全黨抓信訪”的工作機制。第八條線是抓落實,我們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出臺了《××區關于強化落實的若干規定》,推出了“制度化、滾動式、經常性”的工作指導原則。而且在工作中我總結了三個“三一”。一個是“三點成一線”,即區委、區政府一個點,承辦單位一個點,承辦人一個點,重要的是成一線,一貫到底抓落實。第二個“三一”是督辦工作,叫“三單一標”,即督辦臺帳單,這是我們的創新,常委會定的、區委領導交辦的都要上臺帳,還有督辦單和報告單,一標就是督辦標準。我們已經有了幾個標準,象信訪辦結標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議案、提案辦結標準,雖然簡單,但是實用、管用。再有就是信訪工作,我總結叫做“責任、追辦、標準三位一體”的信訪工作機制。所謂責任,就是區委統籌催辦,政府協調主辦,包點領導(指人大政協領導)協辦,公檢法幫辦,人大政協督辦。追辦,就是下單子定完成時限催辦。標準,就是執行信訪工作辦結標準。
第三,要健全機制。所謂機制,我的理解就是科學、有序、高效運轉的系統或網絡。宣傳部目前人手比較少,要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內部一定要每季、每月、每個人都要下任務,不管是負責什么的,都要圍繞新聞工作轉。其他同志也要壓任務。人手少,不可能把工作分得太清,要有分有合,以宣傳報道為工作主體、主線,牢牢抓住不放。對各街鄉、區直單位,也要下指導性的指標。工作當中,要逐漸由應付變成應對,要應對自如;由被動變成主動,要主動工作;由出新變成創新,要努力創新。
第四,要科學把關。把關有兩大方面,一個是新聞把關,另一個是文明單位把關。新聞把關有這樣幾個方面,需要宣傳部把好關。一是按照《××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屬于說明突發事件的稿件;二是企業產改當中涉及穩定事項的稿件;三是涉及政治、經濟領域需要保守秘密的事項;四是經濟發展指標中需要統一的口徑;五是涉及重大敏感領域如土地、法律、金融、人事等方面的事項;六是涉及重要決策、計劃、規劃、知識產權等方面的事項;七是公檢法處理的轄區內涉法案件、區紀檢委、監察局處理的違紀、政紀案件進展情況及結果等事項。其它一般性的、個性的報道,實行出稿單位黨政領導把關制。文明單位的把關,不僅要看他們的工作,同時要看他們對區委、區政府的態度,對區委、區政府重要決策貫徹落實程度,對區委、區政府的重要號召、重要社會活動的參與度和支持度,這一點作得不好,堅決不予審批,不予推薦。
第五,要善協調。要和新聞單位保持經常性的溝通,建立緊密型的工作關系和個人感情,切忌“現用現求”。尤其是與新聞單位的重要人物、當紅、當家記者交朋友,要和他們處出感情,對我們的工作有好處。各條戰線能開現場會的,都要爭取在我區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出面參與的活動,原則上都要錄音錄像,做個資料,市里不來采訪,我們主動送去。通過協調,把我們的稿件推介出去。只要涉及到重要報道、請記者、搞協調的時候,各基層單位要密切配合,做到要人給人、要車給車,全力以赴,不能討價還價,更不能推諉不辦。
第六,要眼光敏銳。從事宣傳工作的同志,要有入木三分的慧眼和筆觸,善于發現和發掘事物的本質,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今后宣傳部的副部長和負責宣傳工作的干事列席常委會要作為工作制度長期堅持下去。同時要求列席的同志要善于思考,善于發現新聞點,發掘新聞題材。總之要善于捕捉熱點、推出亮點、添補盲點。
第七,要注意多樣性。因為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就像萬花筒一樣,所以報道也不能單色調。日常的報道要有,各種文體的報道都要有,不能搞獨唱,要搞交響樂。比如,日常報道、通訊、記實、札記、專訪、圖片新聞、言論、專論,包括系列報道、整版報道、獨家新聞等等,有很多種形式,要從不同的側面研究和分析這些不同的形式。同時要省察社會輿論和矛盾,適當搞一點內參,供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參閱。
第八,要保持連續性。我上任之初講了“四個保持”。其中保持工作思路的連續性就決定了報道也必須有連續性,要堅持一個調唱到底,一本經念出頭。宣傳報道工作不能短路,不能斷條,更不能另起爐灶,另唱高調。
第九,要搞好高端報道。一方面要注意上頭版,力爭頭條,同時要象去年在人民日報上報道黎明村的事跡那樣,每年在省級以上的新聞媒體上發表幾條新聞。
第十,要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的關系。縱觀兩報兩臺的新聞,我們仿佛可以聽到齊齊哈爾前進的腳步聲,可以嗅到各個縣區的宣傳工作者在互相比拼的沒有硝煙的戰場氣息,可以覺察到聽不到聲音的刀槍聲,稍有疏忽,略加歇息,就有被人斬于馬下的危險。新聞工作當中要有一定的數量稿件作保證,否則質量就無從談起。既要力爭天天有字、日日有聲、經常有影,更要下功夫搞一點大部頭、重量級的報道。
第十一,要合力攻堅。記得小學時的一則寓言,就是一個老人在辭世之前,把幾個兒子叫到一塊,開始叫他們一次折斷一根筷子,又一次折斷幾根,最后讓他們折整把的筷子,怎么折也折不斷。今日思來,道理雖很淺顯,但寓意十分深刻。在工作當中,大家要服從領導,統一意志,顧全大局。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凡是定了的事情,就要堅決地、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不允許講價錢,更不允許“撂挑子”。同志之間處到一起不容易,一定要處出感情,處出真情,處出親情。古人講“家和百福生”,工作單位和家庭一樣,相互之間就要坦誠、坦率、坦然,只有這樣,才能共赴大業,共創偉業,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十二,要善于發散思維。所謂發散思維,簡單講可以叫做管中窺豹,見一斑而知全豹。講到這里,想起一則故事,就是蘇軾為他的妹妹蘇小妹找郎君,是一個叫秦少游的年輕詩人,才華橫溢。這天要見面,在一處湖邊的亭子,蘇小妹為考小秦,把窗子推開,脫口吟出一句“抬手推出窗前月”,秦少游沉思良久答不上來,蘇軾作為大媒人在旁邊拿塊石頭扔到水里,秦少游反應非常快,對出“投石擊破水底天”。這實際就是發散思維,善于聯想,善于臨摹。我區的新聞點實在是太多了,有的可以綜合報道,有的可以圍繞一個主題分若干個點,多個點中又有若干個典型,若干個典型中還有突出典型,由一點闡發出新的理念、新的思維,領先、領航、領路的思維,不同于別人的思維,這就是搞新聞要注重發散思維的精髓所在。
第十三,要注重新聞時效。新聞講究新、奇、特,講究快捷及時,只有這樣才能防止“舊聞”迭出。所以在新聞起草當中一定要強調新鮮、新穎、新潮。新聞工作貴在推陳出新,只有在新中才能見奇,以奇才能勝人,否則總是拾人牙慧、亦步亦趨沒有意思。搞新聞有很多技巧。比如某項重要工作,通過開會正式啟動了,但遺憾的是我們自己沒有電視臺,還上不了市一級的新聞,怎么辦?旱路不通可以走水路,從基礎做起,只要把握主題,找準角度,側面反映,就可以收到讓全社會知曉的實效。
第十四,要善于培養靈性和悟性。搞新聞工作,既要善于奇思妙想,更要注重腳踏實地。要學會找準立意,瞄準主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直抒胸臆,只有這樣,你寫的東西才能充滿才氣。為什么同一個命題交給不同的考生,最后得的分數不一樣?就是個人的靈性和悟性的差異。要手筆相應,既能說,又能寫,既能交往,更能采訪,要成為多面手,雜家通才。什么都得了解點,拿過來馬上就能概括、綜合、提煉,并傳達出去,光有經歷、經驗還不行,要善于總結,上升為理性的認識。在這個方面不能好高騖遠,不能志大才疏,要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地做。“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不下死功夫你的文字只能被人槍斃。同樣一件事情,善于發掘和不善于發掘的人寫出的東西就不一樣,要善于在細微之處發現規律性的東西。要寫出好新聞,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培養多方面的才能,簡單地講,叫做“能寫、能說、能攝、能歌”,這里的能攝,包括會攝像;能歌,就是能歌唱生活。
第十五,要鉆研業務。古人有句話叫做“天道忌巧”,老想走捷徑不行,高明由于天份,精明由于學問,欲知世間萬物,必須好問善學。平時要注意幾多,多看、多聽、多寫、多綜合。鉆研,就得執著。能跑百米,萬米,小馬拉松都不行,要能跑馬拉松才行。要“絕情欲,去細碎,成大事”,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要是貪財戀色什么都沾,肯定做不成大事。
第十六,要一稿多用。今后重要的新聞一定要搞通稿,兩報兩臺同時刊發,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七,要諳熟新聞語言。各種文體的新聞稿,語言風格各有不同,要求也不一樣。像人物通訊,簡單地講,就是時間、地點、人物、過程、結果,五個要素。日常的新聞報道一定要注意新聞眼,就是最精彩之處。××區的工作有很多精彩之處,比如“群眾是根,為民是本”這一社區工作宗旨,就八個字,很有新意和特點,朗朗上口,便于記憶,既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又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比如,鄧小平同志最后一次出山的時候,《深圳特區報》原總編陳錫添寫了一篇著名的通訊叫做《東方風來滿眼春》,發表在小平同志視察深圳之后,既大氣,又豪邁,文風、技巧,情節鋪陳,絕對是一流高手所為,看過之后多年難以忘懷。新聞講究什么?首先要準確,第二要生動,第三要簡短,第四要有力,要易讀易記。
第十八,要刻意求精。杜甫生前曾經強調“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歷代文人都在遣詞造句上注意下功夫。像同志的詩文原稿一看起來改動很大,但絕句頻出,另人震撼。象“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象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最后的幾句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有賈島,“僧推月下門”改成“僧敲月下門”,推敲不就這么來的么?大家搞新聞,一定要了解新聞的語言和新聞的風格,詞要達意,意要到位,不能淺嘗輒止,要力透紙背,要有這種決心、能力和功底。
第十九,要有韌勁。“人無恒則一事無成”。有的同志總是覺得人家做得多么的好,就是不愿意低下身子苦學一番,這就叫做“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還有一個寓言,大家都知道叫“龜兔賽跑”,寓意十分深刻。所以說,堅忍為立世之基本功。只有這樣,最后才能讓眾人折服,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二十,要甘于奉獻。宣傳工作十分清苦和勞頓,付出很多,個人身體在透支,家庭經常無人料理,工作當中甚至遭人白眼,受人委屈或不配合,不支持等等,大家工作做得真都不錯,希望繼續保持這種工作狀態。要甘于清苦,耐住寂寞,勇于奉獻,要懂得“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用諸葛亮的一句名言“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和大家共勉。
總之,我感到宣傳部做了很多工作,再一次感謝大家。應當說現在萬事俱備,只需揚帆,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一番話。最后,希望通過各位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區“泰而不嬌、海納百川、勇立潮頭”的形象推介出去,讓百姓振奮,讓社會公認,最終促進全區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局面,把各項工作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