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區域教學綜合改革
時間:2022-10-30 01:46:00
導語:折區域教學綜合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折得東風第一枝
桓臺縣陳莊鎮中心校最近做出決定,從2006年起用3—5年的時間,在全鎮中小學扎實開展區域教學綜合改革實驗,實行學校辦學與社區統籌,家庭與學校合作,中小學校互相配合,教師教學與學生發展相結合,學科教學與班級管理相結合,課題研究與教學管理相結合。
2月21日,桓臺縣教育局崔局長等到陳莊鎮中心學校與學校有關領導研究、商討了區域教學綜合改革有關事宜。隨后,陳莊鎮中心校制定了“區域教學綜合改革實施計劃”,下發了“在全鎮中小學開展區域教學綜合改革實驗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陳莊中心小學確定1年級1班為實驗班,陳莊中學確定初中1年級3班和4班為實驗班,認真實施區域教學綜合改革。
3月20日,陳莊中心校馮玉亮校長主持召開了區域教學綜合改革協調會,淄博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宋昆謀老師介紹了區域教學綜合改革的思路、步驟和措施,實驗班的任課老師和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據悉,2006年度該鎮區域教學綜合改革將完成四項工作。
一、挖掘教育資源,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為學生建檔,創造條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學生的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教師對學生的觀察、判斷、思考、學生在教師心目中的印象等原始材料構成學生的電子檔案,由教師填寫。學生的成績、心理記錄、家庭背景等反映學生個性特長的原始材料構成學生的紙質檔案,由學生提供,教師整理。建立學生檔案的過程就是學生被認識、被發現的過程,就是學生主體性增強的自然過程,就是因材施教的落實過程。
2、關注家庭教育,開發家庭教育資源。學校是教育孩子和家長兩代人的地方。教育資源不只是在學校。學校不僅要關注校內的教育資源,還要積極利用校外的教育資源。關注家庭教育是事半功倍之舉。家校合作,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走一條教育資源合作、聯合之路,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開好主題班會,營造激情勵志氛圍,開發人的潛能。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無窮的力量需要開發。班會是開發學生潛在力量的好形式。通過提高班會質量,可以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素質,從而在更廣泛的教育領域改善學生管理。班會要注重情志教育,把激情勵志作為工作重點。在開好主題班會的基礎上,要建議學校把激情勵志作為學校文化的一個重點,在全校范圍開展激情勵志活動,開發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全面做好學生思想心理工作,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思想、心理、方法等問題,指導學生了解元學習,認識元學習,學會學習。
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
1、實行分組教學。在當前我國中小學班額較大的情況下,開展分組教學無疑是加強班級管理重要的、基本的措施。研究分組教學的理論、提高分組教學水平是促進教育教學發展重要的、基本的途徑。
2、把預習制度化(小學高年級,初中)。預習的作用有好多,適合學習的個性化,有利于提高與教師溝通的效率和質量,有利于縮短教師的講課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把預習制度化,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包容學生的個性,是學生主體地位最直接的體現,可以讓教師從滿堂灌中解脫出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探索符合認知心理規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主渠道。要學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抓住根本和實質,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推進研究工作,提高教師素質。
1、認識研究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研究是文明的標志,研究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人們對研究并不陌生。研究對于不同的人,只有多少的問題,專業與非專業的問題,內容不同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研究的過程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和成長的過程。
2、確立研究課題。課題即問題,問題不一定是課題,課題建立在問題之上。問題與課題的價值取向不同,問題的外延要比課題的外延大許多,課題的內涵要比問題豐富。確立課題需要專業修養。發現問題、確立課題是進行課題研究的關鍵一步。只有找準課題、明確研究方向,才能進一步解決問題,取得研究成果。
3、開展課題研究。學習、交流、研究是相通的。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和手段。研究過程中,有頓悟、有奇思妙想,就其本質而言,乃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研究過程首先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和勞動的過程。沒有學習,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研究,也不可能有收獲。
四、建設學習型組織,提升學校文化品質。
1、開展讀書活動和確立調研意識。學習是研究的基礎,研究是學習的深入,科研從學習開始。一旦形成讀書的興趣和習慣,教育科研就不再高不可攀、深不可測、遙不可及。形成讀書興趣和氛圍之日,就是教育科研風氣形成之時。學校并不缺少調研的機會和環節,而是缺少調研的意識和相應的引導機制。鼓勵教師確立調研意識、開展調研活動是一項同讀書一樣重要的工作。
2、進行心得交流。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交流是一種學習的形式。面對面的交流,可以交換意見、溝通思想、促進感情、增進友誼。交流的制度化,就能夠及時交流意見、心得、共同提高。
3、展示成果。文章是研究成果的一種呈現方式。撰寫文章的過程就是進行研究的過程。認真寫文章,形成寫文章的習慣,仿佛抓住了研究的牛鼻子。文章不斷,研究就在其中,提高就在其中。此外,優秀課件、學生學習典型案例、教學典型案例等都是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是成果展示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