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信訪局思想作風集中教育動員會的講話

時間:2022-11-25 11:46:00

導語:市信訪局思想作風集中教育動員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信訪局思想作風集中教育動員會的講話

同志們:

根據局黨組的統一安排,近期將用一個月時間,在全局干部中開展一次思想作風教育活動,主要目的是認真學習中央、省、市領導關于信訪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對照從嚴治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聯系工作實際深入查找當前機關運行和干部思想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求根溯源,下功夫切實加以整改,進一步加強全局的思想、組織、作風、業務、制度建設,造就一支特別有思想、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有作為的信訪隊伍,為做好當前和奧運會期間的信訪穩定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為了使這次活動取得重要的成果,6月4日黨組專門召開會議,對如何開展好這次活動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落實了工作責任。6月5日,黨組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局機關開展思想作風集中教育活動的意見》。所有的這些充分體現了黨組對這次活動高度重視,體現了黨組對機關干部的負責和關愛。待會,三位同志還將作表態發言。希望全局各位黨員干部嚴格按照黨組的部署和《意見》的要求,切實做好每個環節、每個步驟的工作,確保活動取得實效。下面,我根據黨組研究的意見,就搞好這次思想作風教育活動先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嚴”字當頭,要把作風建設作為永恒課題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一貫方針。黨的作風建設是黨建的一個極端重要的方面。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鄧小平、、等領導人都傾注了大量精力,不僅形成了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而且還保證了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作風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資源,是一種環境,是一種氛圍,是一種動力,關乎事業成敗。加強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對于我們尤其有重要意義,是當前最為緊迫的課題,是當前必須首要抓好的重點工作。對于開展這次思想作風教育活動,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近幾年來,全局每年都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思想作風集中教育活動,實事求是地說,這些活動是富有成效的,在提升隊伍素質、推動工作開展、擴大社會影響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開展思想作風教育活動,可能會使少數同志產生一些模糊認識,諸如,有的同志認為,活動開展多了會分散精力、影響工作,有畏難情緒;有的同志認為,誰出問題就整頓誰,沒有必要“一人得病、大家吃藥”,有厭煩情緒;甚至有的同志認為,自己不會出問題,搞這樣的活動與己無關,等等。之所以會存在這些模糊認識,根本的一點,就是看問題的角度還不夠高,對開展這項活動重要意義的認識還不夠深。那么,應該怎樣看待這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呢?我想,應從兩個方面把握。

一方面,目前我局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盡快解決。客觀地講,全局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是比較高的,絕大多數同志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風、紀律觀念是好的,這是主流,必須充分肯定。但是,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我們的一些干部身上,確確實實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極少數同志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還相當嚴重,突出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一是缺乏應有的責任感、事業心。有的面對當前的信訪形勢,缺乏應有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不研究新情況,不解決新問題,工作思路不清晰,重點不突出,工作平平庸庸,對自身要求不高;有的對自身的工作漠然處之,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崗不盡其責,少作為,少干事,得過且過,與自己所處的位置極不相稱。二是大局意識不強。調不和不成曲,步不齊難成行。一些同志不能樹立全局一盤棋的思想,在處理有些工作時,先考慮自身和小部門的利益得失,等、靠要的思想嚴重,結果是局面打不開,工作搞不好;少數同志存在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思想,不負責任,無所作為,滿足于成績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天天走,滿足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求平求穩。三是抓工作不落實,作風漂浮。我們一些工作思路很好,但在個別地方、個同志落實得不好,原因何在?不在于決策,不在于前期環節,關鍵在落實上出了問題。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同志不愿抓落實、不想抓落實,工作流于形式。對各項工作,沒有按照黨組的決策部署,以實事求是的精神,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破解,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落實,既不調查研究拿出切實措施,也不身體力行抓好具體實施,工作落實在口頭上,落實紙上,講過了就算做過了,抓過了就算抓好了。有的見了困難繞著走,對待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想法繞著走,一直拖到不了了之,致使許多好的決策部署無法得到貫徹落實。四是組織紀律松弛。有的擺不正個人與集體、局部與全局的位置,有時會把黨的組織紀律、行政紀律和一些最起碼的工作規程、制度置之腦后,自以為是,自由散漫。五是辦事效率不高。有的缺乏做工作基本功,抓工作分不清輕重緩急,抓不到點子上,抓不出實際效果;有的辦事拖拉,節奏太慢,工作不催不動,不提醒就健忘。六是創新意識不濃。有的缺乏奮力開拓、爭創一流的氣魄和意志,缺少干大事、創大業的膽識和境界,稍有成績就自滿自足、沾沾自喜,思想上不求進取,工作上安于現狀,不是敢為人先,而是甘于落后;有的遇到困難不是積極研究解決的辦法,而是畏首畏尾、怨天尤人,產生了厭戰情緒。七是憑感覺和興趣辦事。對組織安排的工作,對自己胃口的就傾注精力,對艱辛、過程復雜且不對自己胃口的事情就顯得輕描淡寫,缺乏工作熱情。這些問題盡管發生在少數干部身上,但已經成為影響工作落實和事業發展的嚴重障礙。

另一方面,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真抓實干,聚精會神抓落實。當前,信訪形勢不容樂觀,信訪任務復雜繁重。特別是下半年,我國要舉辦北京奧運會和舉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活動,我市還將舉辦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可謂是大事喜事和要事接踵而至。做好這一時期的信訪穩定工作,責任重大、意義重大。作為信訪干部在這一時期,極其有必要將思想和認識高度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黨組對大家的工作要求上來,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以時不我待、事不我怠,奮力爭先、迎難而上的精神狀態,以共同努力、協作配合,大事做好、小事做精的工作態度,圓滿完成全年的各項目標任務。

二、“學”字為先,要把勤奮學習作為成事之基

學習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基本途徑,也是黨章規定黨員八項義務的第一項。可見,學習對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的重要性。現在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終身教育體系制度也在進一步健全。把學習作為精神需求和政治責任,把學習作為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切實增強學習的緊迫感、責任感和自覺性,在當前顯得更加重要。

當今社會,知識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資歷不是資本。誰占有知識,誰就占有發展的主動權,誰的知識更新快,誰就掌握了經濟的制高點。清代顧炎武說:“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這里所說的“退”,現在理解就是不學習你就會失去機會,喪失機遇。在知識爆炸時代,吃老本是不行的,需要向他人學、向實踐學,活到老,學到老。最近的文壇名人易中天出了很多書,講了很多關于學習的問題。有的人說沒有學的機遇,但沒有學的機遇,人就會失去很多機遇;有人說沒有學的時間,但每天擠出兩個小時,完全是可能的。如果整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再多的時間也是不夠的。我們要舍得在學習上花時間。你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你對自身的投資就越多,相應的你自身的價值就越高,如同股市一樣,你的前途就會成為一個人人爭購的績優股。

學習的時間要靠擠,每天擠出點時間是完全可能的,大家要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他人學,向實踐學。處處留心皆學問,別人講話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從哪個方面吸取教訓;別人處理問題,為什么處理的好、運用的是哪一種方法,這里面學無止境。工作是最好的學習。有限的工作,無限的學問,做好分管工作是最大的學問,也是最好最實的學問。要堅持“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把學習作為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建立經常化、制度化的學習機制,構建學習的載體,營造人人、時時、處處學習的濃厚氛圍。

三、“干”字為重,要把干事創業作為人生追求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實現當前和奧運會期間信訪工作的目標任務,實現三個確保,關鍵在干,出路在干,最后的落腳點還是在干。我們一定要把干事創業作為一種使命、一種追求,求真務實、真抓實干。

第一,要把建功立業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追求。“大丈夫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古訓,講的是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等民間俗語,也是鼓勵為官者要造福百姓,謀取政績。河南省內鄉縣衙的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講的是為官為世之道。過去的官員有這樣的境界,我們共產黨人今天又該有什么樣的境界呢?當然,有些同志也許會說,我們所處的信訪崗位平凡、工作平淡,很難有所建樹。這實際上是愛崗敬業的態度問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是最光榮最偉大的。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意思就是說,知道某一件事情的人,不如愛好一件事情的人;愛好一件事情的人,不如以這件事為樂的人。還有句俗話,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小舞臺演出大戲,反映出一個人的水平和能力。吳仁寶幾十年如一日,把華西建成了全國有名的小康村、示范村;勞動模范時傳祥在掏大糞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張云泉、趙大松不也是在信訪這個平凡的崗位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嗎?海爾張瑞敏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汪中求在《細節決定成敗》中講了很多道理:“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好,把好事做精。但不少人總不屑于小事和精細,太自信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張思德同志是為燒炭而犧牲的,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朽的人生價值,同志稱他的死比泰山還重。由此聯想到我們,大家作為黨的干部、單位的領導,怎能因為崗位平凡而自甘平庸、為工作平淡而不思進取呢?我們一定要把崗位看作是實現個人價值、為民建功立業的舞臺,重實績、辦實事、講實話、求實效,多做少說,甚至只做不說,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實在在的政績,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有人說:“人生沒有彩排,每時都在現場直播。”我們只有做好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件,才能無怨無悔,實實在在譜寫我們的人生。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第二,要把真抓實干作為踐行宗旨的最好體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撲下身子,埋頭苦干,才能贏得民心、形成合力、成就事業。要真抓實干,干實事,抓具體,而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做表面文章。實干是一種工作作風,是一種政治品格,反映了我們黨艱苦奮斗、埋頭苦干、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的工作態度和精神風貌。必須緊緊圍繞當前和奧運會期間的工作任務,不斷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苦練抓落實的基本功,盡職盡責,盡心竭力,克難求進,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抓信訪、保穩定上。要把真抓實干最終體現在求實效上,從基層基礎工作抓起,多干打基礎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實現、維護、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近,我總結了16個字:“善謀大事,樂辦小事,多辦實事,常辦好事。”善謀大事,就是領導干部要善于謀劃關乎全局的大事。樂辦小事,大事是有限的,小事是經常的,要高興地、熱心地去辦小事。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堅持批閱群眾來信,一封不落。一封信看上去是小事,反映了群眾對領導、對黨委、政府的信任,處理好每一封群眾來信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處理好每一封群眾來信,都可能為老百姓解決他自身解決不了的問題。把群眾的利益看大了,這就不是小事;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換位思考,我們就能主動地辦、積極地辦、自愿地辦、高興地辦。多辦實事,不要講理由,能辦的就辦,實事辦多少都不算多。常辦好事,好事多種多樣,普通群眾能辦,領導干部一樣能辦,多抓一件事情的督辦,就少了一個不穩定因素,就為我們奧運會期間的工作減輕一點壓力,有道是:磨刀不誤砍柴功。這是我這些年做事原則,也是從事信訪工作的體會。我是這樣講的,請大家相信我也會堅決按照這個理念去做。只要我們舍得下真工夫、苦工夫、細工夫,恪守為民之責,多興利民之舉,就一定能夠踐行宗旨,造福于民。

第三,要把爭創一流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桿。一位哲人講過:偉大的動力產生于偉大的目標。只有確立了工作的高標準,才會有工作的高起點,才會有工作的新突破。對于一個集體是這樣,對于每個人也是如此。要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就必須牢固樹立“爭創一流”的工作理念,時刻做到“三個不滿足”。一是不滿足于工作干過了,二是不滿足于縱看進步了,三是不滿足于任務完成了。真正做到追求高標準,實現高標準,達到高效益,這才是我們每個人人生應該追求的目標。這些年,我始終堅持三句話,即以傳統的美德做人,以一流的理念做事,以平民的心態做官。以傳統美德做人,仁、義、禮、智、信,這些傳統美德我們要恪守。要人前人后一個樣,批評在當面,關心在背后。我始終堅持當面批評人,不背后評議人,不說人的壞話。領導干部不要讓人覺得很可怕,不要背后墊人“黑磚”。我們決不干這樣的事。要不聽是非、不論是非、批評是非。我們心里坦蕩,決策時不受影響,我們用事實說話,是非越論越“非”,傳播是非者必定是是非之人。以一流的理念做事,無論干什么事都追求高標準,要干就干一流的,要不就不干。一流是動態的,是變化的,今天還是一流的,明天可能就不是了,但是,這種理念一定要保持。以平民的心態做官。我們這些干部都是一道令、一張紙,戴上了“官帽”是“官”,去掉“官帽”就是老百姓。大家本來都是老百姓。因此,要換位思考,用老百姓的心態做官,替老百姓著想,為老百姓多辦事。以一流的理念做事,要植一顆樹成一片蔭,種一排樹成一片林。要牢固樹立“高標準是最大的節約,低標準是最大的浪費”的理念。高標準做事,可以出精品;低標準干事,只能出粗品,或出次品。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尤其是在一些大事、難事、要事上,要舍得下大力氣,花苦工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共產黨人,尤其是領導干部,人民群眾把我們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讓我們幫助大家克服困難。克服不了困難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克服不了困難的領導更不是好領導。為什么讓我們當領導干部,憑什么讓你當帶頭人?鄭板橋的一首詩我很喜歡,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最好的表現了干事的意志。有了這種意志,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呢?我們的高標準何愁不能實現呢?思路決定出路,意志戰勝困難,寧可做一件精品,決不做十件粗品,更不做任何次品。

“干”是人生實實在在的追求。只有干,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實實在在;只有干,才能使人生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只有干,才能使自己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為碌碌無為而后悔。

四、“實”字為要,要把取得實效作為衡量標準

作風建設,重在落實,貴在實效。落實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意志,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文化。落實出競爭力,出生產力,出創造力。很多工作之所以沒有扎扎實實抓下去,沒有抓出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抓落實沒有抓到位。今天,黨組召開動員會就表明黨組抓落實的決心。落實是一種觀念,有了這種觀念,工作就有了抓手。在著名的滑鐵盧戰役中,拿破侖有很好的作戰方案,但是沒有抓落實,所以失敗了。莎士比亞說:“生活如契約,每個人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胡適先生的《差不多先生傳》描寫了國人做事差不多,工作不落實的壞毛病,直到臨死的時候,仍然是“差不多”了。希望大家讀讀這篇小雜文。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能不能做好,是能否建成一支“熱情、依法、負責、奉獻”信訪干部隊伍,做好今年各項工作的關鍵所在。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局機關成立思想作風集中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領導工作。由我任組長,蔡局長、余局長、葉局長任副組長,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居亞英同志任主任,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搞好動員部署。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各處室主要負責人是各處室開展活動的第一責任人,要積極參加活動,帶頭學習,帶頭討論、帶頭廣開言路,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整改。局機關全體同志要提高思想認識,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活動中來。

二是要抓住查擺整改這個關鍵。要在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按照《意見》的要求,采取自己找、集體議等形式,領導干部帶頭,引導全局同志從世界觀、價值觀、利益觀上反思差距,認真查擺機關運行和個人思想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既要查擺共性問題,又要查擺個性問題;既要查擺顯性問題,又要查擺隱性問題。要一針見血,觸及思想,深挖根源,著重從工作理念、宗旨意識、制度建設、體制機制上剖析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是要抓住統籌兼顧這個關鍵。當前工作頭緒很多,任務艱巨而繁重。各處(室)一定要善于統籌兼顧,妥善安排,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相互促進。具體工作中要搞好“兩個結合”。一是要和開展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相結合。通過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解決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存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問題,以領導干部思想作風的轉變,帶動全局干部思想作風的轉變。二是要和機關干部建設相結合。通過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機關干部的宗旨意識,解決他們思想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大家的工作水平,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志們,開展這次思想作風教育活動,是加強市信訪局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當前和今后信訪隊伍建設的一件大事。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創新的精神、良好的作風,扎實開展好思想作風教育活動,不斷提高信訪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為做好當前和奧運會期間的各項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