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動員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2-01 09:56:00
導語: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動員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曾說,“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這一精辟的論斷闡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回顧黨的成長歷史,中國共產黨能夠從小變大、從弱變強,最核心的就是依靠群眾。
今天我們召開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動員會,雖然名字是動員會,但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始自去年4月份,那時我們確立了黨的建設五大課題組,其中成立了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課題小組,由王軍同志任組長,趙李同志和唐健同志任副組長,對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進行探索和研究,之后多次召開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推進會,共同探討改革的路徑和辦法。因此,今天的動員會不僅僅是一個站在節點上的回顧,而且是一個更新的探索、更新的布置,是更新歷程的開啟。群眾的支持從哪里來?就是要通過行政語言改革,通過有效的溝通和有效的社會動員聯系群眾、團結群眾,把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到我們黨的決策部署中來;就是要通過行政行為改革,讓干部按規矩辦事、憑良心作官,努力贏得群眾的信任;就是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保障群眾在決策、行政領域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越來越多的人追隨和擁護我們黨。
要以有效的社會動員團結群眾。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思想差異性、多樣性日益顯現,利益結構的調整發生了重大變化,部分官員官僚作風讓老百姓反感,官員講話盡是官話、套話、正確的廢話,“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老百姓不想聽、不愿聽、聽不懂,也不信。很多場合,就是處于這樣一種失語的狀態,干群關系漸行漸遠,甚至逐漸緊張。這種情況下,我們共產黨人怎樣才能融入群眾之中,怎樣才能引領風氣之先,怎樣才能實現長期執政、永續執政?俗話說,同喝一瓢水,同講一席話。既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公仆們自然有責任、有義務用主人們喜聞樂見的“明白話”來匯報、來解釋。國際上諸多著名政治家,不論其政治立場和傾向如何,都習慣采用生動化、通俗化的語言,去影響、感染聽眾。言為心聲,以情動人,我們黨也正是依靠有力的宣傳動員了廣大人民群眾,可見語言表達的重要作用。改革的目的就是:讓民眾聽得懂,打動民眾。所以說,我們的干部要“講有用的,說愛聽的”,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只有這樣,才可以拉近干部、群眾的距離,讓干部融入群眾,讓群眾了解干部,增進干群關系的和諧。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改革的形勢也日益緊迫,我們必須加快新聞改革,用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規律的方式傳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便轉化為更多人的行動。因此,要強化我們的語言表達,強化同群眾和社會溝通能力。
要以真誠、真心、真情贏得群眾的信任。老百姓擁護的是真心實意的干部。人心比人心,四兩換半斤。老百姓心里有桿秤,自然知道干部的份量有多重。誰真誠對待老百姓,真心為了老百姓,真情感動老百姓,真正為老百姓辦事,老百姓就會接納他、擁戴他。反之,老百姓就會疏遠他、唾棄他。這就要求,我們的干部在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中,語言和行為都要始終體現真誠、真心、真情,用“三真”對待百姓。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技術手段日益進步,要增強應用的意識和應用的能力,將網絡、策劃、包裝等所有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手段、新觀念,應用到行政語言和行政行為中來,做到行政者始終掌握時展的旋律,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
“第一時間”、“第一現場”要成為行政者的自覺意識,這兩個第一要素是行政者必須面對的新問題、大問題,是新形勢下對行政者的能力考驗。如果行政者敢于并能夠在第一時間到第一現場解決問題,就可以增強社會管控能力和施政的公信力。因為,這樣才能使矛盾得到化解,防止群體性事件的爆發;這樣才能夠登高振臂,一呼百應。只要我們做到真誠、真心、真情、真干,老百姓自然會信任,而且這種信任是牢固的、堅不可摧的。
以上這些要求,常常需要通過會議來實現。我們的干部,很重要的工作和工作的很重要內容就是開會,會議也是架起上級路線、方針、政策和群眾之間的橋梁,也是工作和群眾對接的橋梁,形式僵化、內容蒼白、令人厭倦是群眾對我們會議批評最多的。會怎么開?“公開、互動、生動、高效”是基本原則,內容豐富緊湊,形式靈活多樣,手段先進實用,效果廣受歡迎是基本要求。在會議的召開上,要不斷強化老百姓的發言權、表達權、監督權等,用公開參議的辦法讓老百姓幫助我們推進改革。執政能力在縣一級,要求是非常具體的,在官員身上就體現為話怎么說,會怎么開,事怎么辦,人怎么用。
要以群眾參與、群眾受益贏得追隨。中國革命成功的經驗說到底只有一條,讓自己的人多多的,讓敵人的人少少的。因此,革命的成功、事業的發展永遠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和追隨。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解決好怎么說話、怎么開會的問題,最后要落腳在干成了多少事上。我們的干部要做到“不唱獨角戲,不搞一言堂,要多做互動,搞好雙邊活動”。“要有獨唱,有伴唱,形成大合唱”。在我們各項工作推進過程中,官民互動,共同推進,始終按照“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辦實實在在的事,辦長遠起作用的事,辦人民群眾受益的事。事怎樣才能干成、干好?多聽老百姓怎么說,多邀請老百姓一起干。讓人民群眾參與到我們的事業中來,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真心實意地擁護我們的事業,追隨我們的改革,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發展的雜音越來越小,讓追隨的人越來越多。
“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行政語言與行政行為改革就是要用生動明白的話讓老百姓聽得懂,用真實的情誼讓老百姓信得過,通過強化溝通、公開參議,使老百姓支持和追隨我們的工作跟得上,最終讓老百姓能夠享受到改革和發展的好處。
同志們,總書記說,“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要“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發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依靠群眾的力量不斷提升我黨的執政水平,實現長期執政、永續執政。
- 上一篇:干部調整集中談話會的講話
- 下一篇:計算機專業英語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