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政策助力低碳經濟

時間:2022-08-06 08:22:00

導語:經濟政策助力低碳經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政策助力低碳經濟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國務院日前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強調要采取強有力的手段淘汰落后產能。會議再次顯示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早已將其作為推動產業升級、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引導和支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一、金融政策大力支持綠色信貸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除了運用常規的行政、法律、稅收等手段外,應充分發揮金融業在資源配置中的“調節閥”、“控制閘”作用。早在7月,國家環保總局、央行、銀監會三部委聯合了《關于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首次提出將環保調控手段通過金融杠桿來具體實現的政策,這標志著綠色信貸全面進入節能減排的主戰場。通過在金融信貸領域建立環境準入門檻,對限制和淘汰類新建項目,不得提供信貸支持;對于淘汰類項目,應停止各類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發放的貸款,從源頭上切斷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無序發展和盲目擴張的經濟命脈,有效地切斷嚴重違法者的資金鏈條,遏制其投資沖動,解決環境問題,通過信貸發放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隨后,金融管理層相繼了一系列政策法規,要求金融業全面加強綠色信貸建設。銀監會制定了《落實“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具體措施》,并于11月公布了《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自此開始,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綠色信貸政策和管理制度。

兩年多來,信貸政策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總體目標還在不斷深化。12月23日,央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明確信貸投放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嚴格控制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加大綠色信貸和對重點產業的支持力度。

二、發展綠色信貸建樹頗多

商業銀行通過建立環境準入門檻,可以從源頭上切斷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無序發展和盲目擴張的經濟命脈,通過金融杠桿實現環保責任,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科學發展、綠色經濟的目標。事實上,一方面,經濟增長的方式轉變與產業結構的調整,客觀上對商業銀行加快經營轉型和信貸結構調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積極主動地進行經營轉型和信貸結構調整,既有利于通過信貸資源的配置、引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也有利于實現自身的健康、科學、可持續發展。

經過幾年的實踐,各商業銀行在執行國家綠色信貸政策過程中已頗有建樹。以環境保護為核心的綠色金融已成為一種趨勢,金融機構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各金融機構不斷調整和優化貸款結構,普遍將綠色信貸作為授信的首要條件。

去年河北省新增貸款3500億元,大部分投向了綠色環保產業,積極有效地支持了城市污水處理、河道治理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各家銀行也都把綠色信貸、防范信貸風險政策融入其經營戰略,堅決執行國家綠色信貸政策,起到了利用金融資源對經濟發展引導、支持和保障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采訪中,四川銀監局局長王筠權表示,今年四川省銀行業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實施綠色信貸,支持發展低碳經濟,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和企業的信貸支持,重點確保“7+3”產業發展規劃,繼續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過剩產能以及落后產能等行業貸款。

三、金融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大有可為

業內專家認為,低碳經濟也為金融業發展開辟了巨大空間。近年來,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以及其他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呈爆發式增長。世界銀行統計,至碳市場成交額連年翻番,成交總額達1263億美元,2012年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我國碳生產力水平低,去年底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下降40%至45%,節能減排市場潛力大。據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投資總額累計可達6000億元以上,潛在的節能市場規模達8000億元。

因此支持低碳經濟不光是責任,也有利于銀行業培育新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建設銀行副行長胡哲一表示:“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大批傳統產業改造,大量新興產業成長,必將產生巨大的綠色信貸需求;銀行可提供信用咨詢、理財產品、低碳項目融資等服務新產品,還可以直接參與碳交易市場。”

確實,在支持低碳經濟發展中,銀行業在業務拓展方面將大有可為。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行長龔蜀雄認為,一是在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大批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量新興產業茁壯成長,將產生巨大的綠色信貸需求。二是銀行業在提供低碳經濟相關金融服務創新方面空間巨大,包括為cdm項目開發者提供信用和咨詢服務、開發相關的理財產品和金融衍生產品、開展低碳項目各類融資等。三是銀行業在參與碳交易市場方面優勢明顯。隨著我國碳交易機制逐步建立健全、產品逐步豐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銀行業既可直接參與市場,也可作為中介為各類市場參與者提供金融服務。公務員之家:

四、金融創新是發展低碳經濟重要環節

目前,從宏觀政策上確立有利于形成低碳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推動氣候和生態環境走出困境,是各國政府都在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對于中國來說,低碳經濟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有效途徑,可以說發展低碳經濟是科技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機遇。公務員之家:

人民銀行金融研究局副局長汪小亞表示,除了要在理念上倡導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在行動上發展低碳金融和綠色金融之外,還要在政策上鼓勵碳金融和綠色金融創新。在信貸方面,應結合我國到2020年的總體碳減排目標,針對不同行業制定不同的減排要求,承諾達標企業獲得融資;將排放權減排額作為抵押物,來為環保企業進行融資;開辦專項治理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換代的項目貸款業務;開辦排放權交易購買方專項貸款。在發展直接融資方面,應支持符合條件的環保企業或項目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支持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籌集發展資金。采取多種優惠措施,鼓勵私募基金、風險投資、社會捐贈資金和國際援助資金加大對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資金投入。

發展低碳經濟、開展綠色信貸需要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徹底轉變觀念,徹底轉變唯、唯短期效益的政績觀。各級政府要加大排放權交易的政策扶持,特別應綜合運用財政貼息、費用補貼、稅收優惠等多種政策方式,合理分散金融機構加大對環境保護項目融資支持的信貸風險。各地區、各部門應充分認識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切實采取強有力、見效快的政策措施,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逐步將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引入健康可持續的良性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