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全鄉會議要點講話

時間:2022-07-18 03:28:00

導語:貫徹全鄉會議要點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貫徹全鄉會議要點講話

今天,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總結我鄉年的經濟工作,研究和部署全鄉年的經濟工作。

下面就黨委研究的意見,我講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全鄉年全鄉經濟工作的簡要回顧

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從我鄉實際出發,科學謀劃、狠抓落實,全鄉經濟工作取得可喜成績,圓滿完成了區里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有的還超額完成了任務,全鄉經濟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主要標志:

一是經濟總量迅速增長。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實現農民人均收入3950元,比上年增長14.5%。

年,全鄉完成招商引資項目25個,引進到位資金2.5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其中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3個,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9個,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4個。25個項目中,工業項目23個,占92%。

年全鄉完成工業產值19.3億元,占社會總產值的91.5%,實現利稅3115萬元,比上年增長12%。

二是糧食和蔬菜生產喜獲豐收。全鄉完成糧食產量156,618噸,實現蔬菜總產量8411噸,實現農業產值0.9億元,占社會總產值的8%。

三是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年,全鄉生豬出欄32000多頭,肉牛出欄5000多頭,肉羊出欄10000多只,肉雞出欄35萬多只,各類養殖大戶不斷增加。

四是工商建運服各業全面發展,勞務輸出人數不斷增加。經過多年的努力,廣大農民發展經濟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和提高,近郊優勢逐步呈現。各類專業戶、專業人員不斷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全鄉從事非農產業人員1.8萬人以上,其中轉移到城里勞務輸出人員5800人以上,為農民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回顧一年來全鄉經濟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科學謀劃,狠抓落實。

年初,我們在土地修邊的同時,對全鄉經濟的布局進行了重新規劃。結合經濟發展實際調整了工業布局,確定了三個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四個優勢產業。即:北部工業園區、中部工業園區和南部工業園區;四個優勢產業是:糧食加工行業,化工行業、機械行業和電子產品。目前各工業園區運行良好。

在農業產業化方面以農業高新科技園區為龍頭,不斷完善園區的規劃和布局,確立了七個特色小區、四大主導產業。七個小區是林果業發展小區、良種示范小區、養雞小區、奶牛小區、無公害蔬菜和花卉小區。一年來,經過全鄉上下的努力,使這一規劃逐步得到落實,為我鄉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有效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步伐。村無公害綠色蔬菜小區新建蔬菜大棚30棟,投資120多萬元。

二是狠抓了畜牧業發展。我們在抓好工業經濟的同時,狠抓了畜牧業的發展,采取多種措施,扶持和引導農民發展畜牧業生產。年,全鄉共為發展畜牧業解決貸款500萬元,協調解決發展畜牧業用地28畝,同時加強了禽流感的預防工作。全鄉共為預防禽流感投入資金4萬多元。

三是落實責任,強化服務,層層落實了經濟指標,簽定了責任書,狠抓了落實。黨委成員實行了包村、包小區、包重點項目,形成了重點項目和特色小區都有人抓。同時下達了各項指標,實行獎罰兌現,調動了鄉村干部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在落實責任的同時,加強了服務,為農民發展經濟提供了有效的服務。年,全鄉共為農民解決生產貸款100萬元,鄉村兩級都開展了科技培訓,提高了農民致富本領。多次組織種、養殖大戶到外地參觀學習,與上級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剩余勞動力的輸出。年,經上級勞動部門介紹,我鄉共有3600名農民外出打工。在搞好服務的同時,我們努力為發展經濟創造有利環境。年,全鄉新修水泥路面13.5公里,總投資502萬多元。

同志們,過去的一年,我鄉經濟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經濟運行過程中仍然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不大,結構不優,效益不高,能支撐鄉村財政的項目少,而且項目也比較落后,科技含量較低。二是村與村經濟發展不平衡,有的村不僅工業項目少,農業方面種植和養殖業發展也緩慢。三是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緩慢,功能滯后,鄉村干部為發展經濟服務的能力和意識還丞待提高。

上述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進和提高。

二、年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和措施

年,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搞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對完成“十一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明確的目標,從本鄉實際出發,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科學謀劃,狠抓落實,全力以赴抓好經濟工作,為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打下良好基礎。

年,全鄉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富鄉裕民為目標,用科學發展觀和創新統領經濟工作。從近郊鄉的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全面發展。繼續實施工業立鄉和項目帶動的發展戰略,大力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擴大經濟總量,提高經濟效益。以高新農業園區為平臺,發展效益農業,加速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特別是要突出發展養殖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創新經濟發展機制,提高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財政收入,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良好基礎。

年的主要經濟指標:全鄉計劃完成社會總產值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工業產值計劃完成20.6億元,增長11%,招商引資和固定資產投入分別為1.7億元和2億元,計劃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1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農民人均收入有較大提高,鄉村集體財政收入有明顯好轉。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

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首先需要資金的投入,資金從哪里來,由發展生產來,說白了也就是發展經濟,也可以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是發展生產,生產不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一句空話。

我們鄉是近郊鄉,離城近,交通便利,這是我們獨有的發展經濟的優勢。多年來,經過鄉村干部的不斷努力,經濟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我們的村民還不算富裕,集體經濟的積累也不多,有的村還有外債,農民想辦的事情很多,村里想辦的事情也很多,但是就是由于沒有錢辦不了。現在的農民講實惠,哪個村干部給農村辦了實事,農民就擁護誰,不能給農民辦實事,農民就不擁護。要想辦實事,必須用錢,沒有錢就難以給群眾真正解決實際困難,比如村里修路、打井等一些事情,都是這樣。這是一些實際問題,要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就必須發展生產。因此,我們在帶領群眾致富的同時,還要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年經濟工作的一個重點來抓,而且要抓實。

(二)突出重點,抓項目建設。

目前,我鄉工業產值占全鄉社會總產值的91.5%,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工業在我鄉經濟中的比重,也足以說明工業立鄉的重要意義。

幾年來,經過招商引資,我們上了一些項目,但是,真正有規模、能支撐鄉村財政、科技含量高的好項目、大項目還不多,有些項目雖然也是我鄉招商引資項目,但是我們并沒有得到實惠,今后,我們要抓項目,更要抓一些建在我鄉、注冊在我鄉,稅收在我鄉、鄉村都能得到實惠的項目,以此來拉動我鄉經濟總量的增加和經濟的不斷增長。

一是利用閑置的場地,應想方設法利用起來,盡快發揮其應有的效益,沒有閑置場地的村要在現有企業上做文章,幫助現有企業做強做大,擴大現有企業規模,在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同時,全鄉上1個億元以上的項目1個,每個村都要上一個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2個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條件好的村還要引進規模更大的項目,用項目建設拉動我鄉經濟增長。(強調經濟工作目標責任書,招商及固定資產投資責任目標管理硬任務)。

二是大力發展個體企業和私營經濟。多年來,在鄉村干部的引導和扶持下,我鄉個體和私營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各類專業戶已達到一定數量,但是從總的看,規模還不夠,效益還不高。從全鄉看,個體企業確實遍布全鄉,哪個村都有一些,但是能夠上規模的屈指可數。我們在招商引資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扶持當地的個體企業。年,每個村都要有2-3個個體企業的典型,這個典型要求投資在10萬元以上,年產值超百萬元。

三是加強現有企業管理。企業發展管理是重要環節。要向管理要效益,通過機制創新等加強企業管理,在加強管理的同時,要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切實為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特別是為招商引資企業搞好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建設及生活中的困難。

(三)發展效益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邁進的步伐。

發展效益農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高新農業園區為平臺,以七個小區為基地,謀劃我鄉現代農業的發展藍圖。

一是搞好小區規劃,確立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要發展效益農業,必須有規模,有了規模才能形成產業化,要形成產業化,首先要確定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我們綜合各村實際,以城東高新農業園區為平臺,確立了七個基地和七個主導產業,目前能夠具備一定規模的屯的蔬菜、新建的無公害蔬菜基地、一、二屯的葡萄,三屯的養殖業等。雖然規模距產業化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基本確立了主導產業。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因此,我們要求各村、各小區要結合本村、本小區的實際,盡快確立本村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以此來拉動產業化發展進程,真正實現一村一品。一屯一品。

二是強化服務功能,創新服務體系。農民致富,離不開鄉村干部的支持,支持就是服務。鄉村干部都要為農民致富,為全鄉經濟發展辦實事,真正起到排憂解難的作用,要為農民提供新的科學技術和致富信息,有條件的村要組織各類種植、養殖大戶到外地參觀學習,要為他們協調解決資金、場地等實際困難。條件成熟的村要組織成立各類專業協會和經濟生產合作社組織,通過協會的形式把大家組織起來,解決一些政府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培養經濟人隊伍,解決產供銷一條龍的問題。

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轉向農村。主要是加強以小型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加強防汛抗旱和減災體系建設,加強農村道路、飲水、沼氣、電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農村公共事業建設。”這就是說,國家將在這幾方面向農村投資,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國家的優惠政策,結合本村實際,做項目、爭取資金。各村都要按照國家的投資方向,結合本村的實際,做一到兩個農業開發項目,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基礎。要形成一定專業隊伍搞農業開發,搞規劃項目科研。成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今年房身村作為省100個村示范村,今年必須抓好抓出成效來。

三、加強領導,強化制度建設

加強領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經濟工作也是同樣。一是鄉村干部要集中精力抓經濟工作。村書記要拿出90%以上的精力去研究經濟工作、抓經濟工作。鄉各部門都要為發展經濟服好務,做好應做的工作。特別是涉經部門,要為領導當好參謀,起到應有的作用。二是落實責任,完善獎罰機制。鄉黨委繼續實行黨委成員包村、包重點項目的責任制。除責任書規定的獎罰兌現外,對于發展經濟有特殊貢獻的村和個人,鄉里還要特殊獎勵。要形成獎罰分明的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廣大鄉村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建設中來。三是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村級財務管理也是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能掙會花,花在刀刃上。目前我鄉的村級財務管理仍然需要加強,特別是做支的問題還不同程度的存在,今后一定要實行收支兩條線,防止出現其它問題。村級財務管理要嚴格執行財務制度,一但發現違紀現象,必須嚴肅處理。要落實村務公開制度、村民議事制度,以制度管理村務。

四、做好當前工作,為完成全年任務開好局

一是搞好春耕播種生產。我們鄉村干部都要到群眾中去搞好調查,了解春耕和播種情況,及時指導農民選用良種適時早播,保證每戶都種上地。

二是搞好禽流感的預防。禽流感又有所抬頭,我們決不能忽視,要按照上級要求搞好預防,各村要有專人抓,要定期檢查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要教育農民加強家禽管理,盡量將散養家禽進行圈養。

三是搞好環境衛生,特別是公路延線越冬垃圾清理。對于已經建立保潔的地段要加強保潔員的管理,要簽定保潔責任書,制定保潔措施,落實保潔責任。

四是注意安全生產和春季防火工作,防止重大事故發生。

五是退耕還林苗成活率不達標準,需要補苗,各村要想辦法幫助解決。

六是做好穩定工作。穩定工作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前提,沒有穩定的良好環境,什么工作也做不好。各村要把穩定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把問題處理在萌芽之一中,對于一些復雜難以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能解決的盡量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形成不穩定因素。

七是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一要圍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經濟強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四個專題和紀念建黨90周年,進行學習和搞好活動。二要圍繞“十一五”規劃的戰略目標展開宣傳,并進行努力工作。三要深入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四要開展好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環境,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搞好社會環境建設。

總之,要按照區委宣傳部的部署,做好宣傳思想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同志們,時代賦予我們鄉村干部新的歷史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扎實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