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落實科研會議要點發言

時間:2022-07-18 04:30:00

導語:全力落實科研會議要點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力落實科研會議要點發言

召開這次教科研會議,目的是總結前一段教科研工作的情況,研究部署年的工作,進一步分析形勢,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堅定信心,把我縣的教科研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在過去的一年,我縣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縣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這支負責教科研工作指導與服務的團隊也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年工作簡要回顧

年,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我們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時刻牢記“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聚焦課堂,立足有效,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從4個方面簡要概述一年來的工作。

(一)把握工作重點,凸顯教學中心地位

一是通過文件導向。根據局工作重心的調整,年初,我們主持制定了關于教育教學工作的4個文件,即縣局《關于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沙教[]6號文件)、《縣中小學教師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沙教[]7號文件)、《縣中小學“聚焦課堂立足有效提升質量”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沙教[]8號文件)、《縣中小學實施有效教學基本規范》。這一系列文件緊密圍繞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熱點、重點和難點,充分結合我縣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對進一步明確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強化教學質量意識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是通過會議促進。月,我們召開了全縣教科研工作會議,提出了突出“一個中心”——以教育教學為中心;著力“兩抓”實現“兩個轉變”——抓質量著力管理重心轉變,抓“有效”著力教學行為轉變;促進“三個提高”——促進教學水平(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的提高,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落實“四個結合”——理論學習與“主題活動”結合,教學視導與考核評價結合,校本教研與連片教研結合,草根研究與科學研究結合的工作目標和工作措施,

下半年月,我們分別在五里小學、烽火臺中學、中學召開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教學工作會議,會議圍繞“抓質量、重管理、講落實、創和諧”主題,總結成績,表彰先進;尋找差距,落實措施。拾橋、鎮教育總支開先河,也召開了全鎮教學工作總結會。會議召開的和諧、振奮、向上,對全體教育教學管理者更加堅定了在切實落實教學常規和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我縣中、小學教學質量的信心。

三是通過措施保證。我們潛心反思全縣教育教學工作,謀求課程改革新的突破點。年,我們開展了“聚焦課堂立足有效提升質量”這一與時俱進的主題活動。為此,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元月,我們編制下發了10萬字的《有效教學學習讀本》。此《讀本》匯集了國內外有效教學的基本論述、有效教學專題輔導講座、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文章、洋思中學與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解讀等方面的內容,為全縣教師實施有效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月,我們舉辦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策略與方法”為主題的培訓會。會上,與會學員對有效教學的含義與理念、有效教學的過程與方法、有效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有效教學的反思等問題有了清醒的認識,為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導主任實施有效教學管理夯實了基礎。

月,我們分別在實驗小學和實驗初中舉辦了縣“聚焦課堂,立足有效,提升質量”主題活動校長論壇。全縣所有學校校長、教學副校長、教導主任和教研員等參加了會議。共10位校長和主任圍繞如何建構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如何進行有效科研、如何落實有效訓練、如何開展有效復習、如何進行有效評課等與有效教學相關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月,為了提高教師理論水平,交流“有效教學”成功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們開展了“有效教學”優秀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評比活動。共評出優秀論文一等獎107篇,二等獎128篇;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51篇,二等獎52篇;優秀教學案例一等獎37篇,二等獎41篇。

月,為了全面總結主題活動取得的成績并建立“聚焦課堂立足有效提升質量”活動的長效機制,我們進行了主題活動總結表彰,形成了主題活動通報,各地也全面總結了在開展活動中的經驗和成績,反思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今后改進和加強的措施。與此同時,對在活動中教育思想先進,積極參與活動;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有效教學”成果豐富,教育教學實績突出的58名教師進行了表彰。

(二)工作重心下移,專業引領“有效教學”

在落實有效教學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履行研究、指導、服務的職能,發揮專業引領的優勢,遍及全縣所有初中、中心小學和部分連村完小,全年組織送教下鄉活動20人次,聽課900余節次,分學科召開和參與校本教研交流會300余場次,校校集中評價反饋。

一是督查制度落實。在教學視導過程中,我們通過閱檔案,查制度建設;聽匯報,解管理難點;進教室,看過程落實;重反饋,提合理建議。推動了各校教學管理趨弊揚長,落到細處、落到實處。

二是親歷課堂細節。我們加大看課覆蓋面,觀察學生學習習慣和教師教學行為,參與校本教研。

三是扶持備課組建設。備課組是落實有效教學的最基層單位之一,抓好了備課組建設就等于抓住了有效教學的牛鼻子。充分利用備課組內教師經驗和智慧,探索有效課堂教學策略,促成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是骨干示范引領。我們充分發揮名校、名師的龍頭示范作用,積極組織了系列“教學論壇和課例展示”、送課下鄉等活動。如此影響了一批,帶動了一方,形成了整體提高的共鳴效應。

五是學習展示交流。借省、市大賽的契機,推薦優秀教師外出展示、交流、學習,成果豐碩。全縣優質課獲省級獎4節、市級獎18節,課件獲省級獎2件,市級8件,論文獲獎國家級5篇、省級28篇、市級168篇,發表文章國家級18篇,省級14篇,市級59篇。

六是協作共享推進。搭建學校共同發展的協作體,以優質校的科學制度、創新管理、特色課堂,促進學校和教師共同進步,讓鄉鎮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是開展校本教研的一條新思路。我們目前搭建有荊潛路區域協作體、區域協作體、區域協作體、城區協作體。像中學等五校協作體,小學片協作體、區域協作體、城區片協作體長期進行教學觀摩,課題研討,管理論壇,聯合考試,這樣互相取經、互相支招,拓展了各校校本教研的視野,提高了協作體的教學教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