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長在企業技術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6-19 03:47:00
導語:區長在企業技術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召開的全省企業技術進步工作座談會,主要任務是落實全省經濟和信息化會議的精神,總結上半年的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工作,分析企業技術進步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下半年的工作任務,進一步提升我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確保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之前,同志們交流了各市推進企業技術進步的經驗做法,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我深受啟發。按照會議的議程安排,下面,我談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做好企業技術進步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今年以來,全省經信系統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全省經濟和信息化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做了大量工作,企業技術進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企業技術進步投入進一步加大。上半年,圍繞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全省組織實施了兩批省級技術創新項目共1366項,涉及電力、冶金、化工、機械等16個行業,項目研發投入104.07億元。一季度技改調度會后,各市迅速行動,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大技改投入,上半年全省技術改造投資逐月加快并漸趨穩定,累計完成技術改造投資3389.9億元,同比增長18.3%,占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66.3%。
二是技改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全省制造業技改投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占工業技改投資的比重由年初的84.7%提高到91.1%。裝備制造業技改投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技改投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919.5億元,同比增長41.3%。其中醫藥、稀土金屬材料、化學試劑和助劑、專用儀器儀表、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制造、船用配套材料制造等行業的技改投資保持兩倍以上增長。
三是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進一步推進。今年新認定工業設計中心42家,全省設計中心總數達到61家。成功舉辦了省第二十屆產學研展洽會,省內外100多所高校、科研單位和3000多家企業參展、參會,共達成項目合同協議279項,成交金額88.3億元,其中技術開發費15.9億元,技術轉讓費12.5億元,簽約項目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72項。
四是轉型升級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今年認定了首批10家省新材料深加工示范企業。新評定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8家,全省國家級示范基地達到7家,省級基地達到63家。這些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對推動我省工業轉型升級、集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帶動引領作用。
上半年我省企業技術進步工作之所以取得明顯成效,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廣大企業的真抓實干,得益于各有關部門的密切合作,也是各級經信系統同志們辛勤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經信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工業經濟發展環境不容樂觀:一是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環境更加復雜,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國內通脹壓力加大,下半年工業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難度加大;二是原材料、煤、電、油等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貸款利率上調,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企業經濟效益下滑;三是企業資金緊張問題突出,金融機構貸款規模同比下降,中長期新增貸款緊縮,流動資金占用增加,大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貸款難度加大,企業投資經營難度增加;四是自覺創新意識不夠,總體上,企業技術研發、技術改造投入仍然不足,核心競爭能力不強;五是資源環境制約進一步強化,土地、資源、能源供應趨緊,減排壓力加大,工業結構調整任務繁重。為了有效應對和破解這些問題和矛盾,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工業轉方式、調結構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下半年的結構調整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7月22日,中央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部署了下半年的重點工作,會議指出,要下大力氣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升級。7月20日,省政府召開2011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分析會議,提出要強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切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使自主創新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7月26日,省里召開了全省經信工作座談會,王軍民副省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對下半年的經信工作和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王省長特別強調,必須抓住自主創新不放松,引導企業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企業創新的癥結卡在什么地方,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我省企業研發投入少的問題。企業技術進步是工業轉方式、調結構的中心任務,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們既要正確對待已取得的成績,堅定做好企業技術進步工作的信心,又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早謀劃、早準備。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對工作的總體部署上來,不斷開拓創新。各市要研究提出對策、措施,撲下身子好好研究問題,少搞花架子,要務求工作實效,下大力氣做好全年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工作,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
二、突出重點,扎實推進,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今年全省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工作的目標任務,年初召開的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已作了安排。現在時間已經過半,實現全年的目標任務,下半年工作壓力還很大。我們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認真研究下半年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的工作重點,狠抓落實,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
(一)抓住關鍵環節,加快創新步伐,提高技術創新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
繼續推進技術創新“五個一工程”,提高我省工業技術創新整體水平,為實現產業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主要抓好以下5方面的工作:
1.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在大家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積極支持下,技術創新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企業的高度重視,全省技術創新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重認定、輕管理現象還比較普遍,下一步在鞏固、提升、發揮現有企業技術中心的同時,積極推進技術中心的開放式、市場化建設,進一步加大投入,推進產學研合作的實體化,著力提升企業技術中心水平和創新能力,今年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0家以上,使全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達到700家以上。完善運行機制,搞好動態管理,組織對全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運行考核,強化對技術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的管理,著力提升企業技術中心的質量和水平。繼續推進行業技術中心建設,今年新培育行業技術中心5家。
2.加大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實施力度。圍繞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遴選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凝練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全年攻克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100項,組織實施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創新項目2500項。繼續加強對已有技術創新項目的管理,嚴格執行季調度制度,及時協調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快項目的實施進度,實現技術創新項目向現實生產力快速轉化。積極與國家有關行業規劃對接,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重大專項和產業創新專項規劃。
3.擴大產學研合作實效。我省的產學研合作堅持了2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下一步要好好研究產學研合作的新方式、新模式。針對我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共性和關鍵性技術,開展23項赴國內重點大學、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專題交流活動,加快技術創新成果在我省的轉化,全年完成重大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項目100項。重點落實2011年產學研展洽會上促成的279項項目,對簽訂正式合同的重大簽約項目,抓緊組織實施,做好跟蹤管理;對合作協議項目,進一步做好協調洽談促成工作,爭取盡快簽訂正式合同。
4.壯大創新人才隊伍。加強對企業領域申報院士人選和今年新設置“泰山學者”崗位的服務,從平臺建設、項目管理、合作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抓好“優秀工程師”隊伍,不斷壯大高層次企業技術創新隊伍。繼續推進“訂單式”人才培養。下半年,組織企業與高校開展人才培養、專業設置以及實訓基地的合作對接,推進大學教授進企業掛職、企業人才進大學深造等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動。鼓勵企業開展創新人才的國際交流,利用金融危機帶來的人才流動機遇,加大國際高水平專業人才引進力度。鼓勵海外人才和外資企業分流人才帶項目到我省創業。
5.強化質量標準工作。強化配套保證和工業產品生產制造過程的質量控制,在機械、紡織、汽車、電子信息等行業重點推動一批市場成長性好、能形成鏈式發展的產品技術標準制修訂項目和重點產品質量技術攻關項目的實施,完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緊跟國家產業發展部署開展標準化工作,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工作新模式,引導企業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推動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支持企業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標準,申報國家標準項目,鼓勵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支持優勢企業、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承擔國際、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不斷提高我省企業標準化水平。
(二)推進規劃實施,加大技改投入,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深入推進“十二五”規劃實施,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優化投資結構,促進我省工業轉方式調結構再上新臺階。主要抓好以下5方面的工作:
1.深入推進工業調整振興和“十二五”規劃實施。一是抓好工業調整振興“回頭看”。三年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但工業調整振興工作遠未結束。各級經信部門要協調配合,強化措施,繼續深入推進工業調整振興,做好工業調整振興規劃與“十二五”規劃的銜接。要深入細致地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認真分析遇到的問題,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為“十二五”時期工業轉型升級提供借鑒。二是加快推進“十二五”規劃實施。各市要加大規劃宣傳力度,加強引導,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研究工作計劃,確定工作重點,盡快啟動實施規劃。要加強實施情況的調度,及時發現和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困難,確保規劃順利實施,力爭未來五年全省工業經濟科學發展取得顯著進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2.加快推動重點技改項目實施。一是抓好2011年省千項重點項目的啟動實施。組織和指導企業落實項目條件,加快前期手續,爭取項目盡早開工建設。二是加快2010年千項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對在建項目要逐項調度,充分發揮省工業調整振興聯席會議作用,及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對完工項目,組織好驗收工作,落實投產條件,爭取早投產、早達效。三是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繼續做好與國家有關部門的銜接,及時跟進、積極匯報、全力爭取,力爭使我省更多的工業技改項目得到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四是做好專項資金項目儲備。要深入基層和企業,認真調查研究,不斷發現和篩選出水平高、帶動力強的新項目,為明年爭取國家專項做好準備。五是加強專項資金管理。這里再次強調,一定要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必須做到專款專用,確保財政專項資金安全。最近,中紀委正在對各省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已下發通知,對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投資項目的建設實施、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各市一定要高度重視,抓緊對本市的國家專項資金項目進行自查,配合做好上級有關部門的檢查工作,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需省里解決的要及時上報,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發揮效益,不出問題。
3.積極開展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活動。示范基地是一項新的工作,我省目前達到國家標準的基地還較少,需要進一步抓好基地創建培育工作。要積極做好國家級基地的申報工作。省里正在從現有省級示范基地中篩選符合條件的基地,申報國家級示范基地。有關市要認真做好基礎工作,積極向工信部匯報,充分展示我省基地園區的特色優勢,爭取更多的省級基地上升為國家級基地。抓好現有示范基地的建設。加強現有示范基地的管理,結合實際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基地建設水平,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找出薄弱環節,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切實增強基地的引領帶動作用。工信部正著手研究支持示范基地建設的政策措施,最近正在就國家級示范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各有關市要認真搞好配合,真實反映園區建設情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4.切實做好技改項目儲備。為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引導投資方向、做好項目儲備,三季度末,省里計劃繼續組織各市篩選明年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年底前完成2012年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編制工作,并向全社會和金融機構推介,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爭取社會支持,促進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據了解,工信部最近正在研究編制國家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各市要抓緊建立本市項目庫,爭取能向國家推薦更多的好項目、新項目,更好地吸引各類要素資源向我省企業和項目傾斜。
5.繼續抓好技術改造立法工作。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來我省就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問題進行調研,要求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技改立法試點。我省技改立法已經納入今年省人大立法計劃。目前,省經信委已經完成《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條例》初稿。省領導要求,要加快技改立法工作進程。下半年,省經信委將配合省法制辦、省人大開展一系列調研工作,希望各市能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推進立法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為全省技改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加快促進我省工業轉型升級。
三、強化措施,轉變職能,努力營造企業技術進步的良好環境
(一)加強政策業務學習。良好的業務素質是做好企業技術進步工作的保證,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政策業務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一是認真學習中央和省“十二五”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十二五”已經開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要認真學習國家和省里頒布制定的產業、財稅、信貸、價格、環保等政策法規,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準確把握全省今年和“十二五”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切實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二是認真學習業務知識。當前全球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已經開始,經濟社會的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我們必須注重對經濟和科技理論的學習,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努力跟蹤世界經濟、社會、科技發展新趨勢,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增強對形勢變化的預見性和工作指導的針對性,更好地做好企業技術進步工作。三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隊伍建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工作是一項業務性較強的工作,擁有一支戰斗力強的隊伍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各市要穩定人員隊伍,加強人員培訓,同時還要抓好縣級經信部門的學習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企業技術進步管理隊伍。
(二)加強調查研究。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加快,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必須認真加以研究。一是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定期安排時間深入基層和企業,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總結和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并做好宣傳,研究解決好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二是加強地區間溝通交流。要通過各種渠道、方式,認真研究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學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各市、縣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相互間要加強交流,為本地區企業技術進步工作提供借鑒。三是注重熱點、難點和重大問題調研。企業技術進步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內容,其中有很多熱點、難點問題有待破解,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主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推動我省企業技術進步工作創新發展。四是建立調查研究的長效機制。目前,省經信委每年都確定一批重點調研課題,年終將匯編成冊印發各處室供學習參考。各市也建立推動調研工作的機制,既是對企業技術進步工作本身的推動,又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
(三)加強宣傳和服務。宣傳是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工作的重要手段,服務是政府的首要職責。一是加強政策宣傳。當前,國家出臺了新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還陸續頒布了一些產業準入條件等,各市要抓好這些產業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工作,指導企業遵規守法,用好國家對技術進步的各項優惠政策,如:增值稅轉型政策、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等。二是加強規劃宣傳。今年,國家和省里的“十二五”規劃陸續出臺,下一步要抓緊推動實施,省、市、縣要抓好規劃宣傳工作,使規劃切實起到引導推動作用。三是加強輿論宣傳。大家要通過報紙、雜志、電視、互聯網等渠道,加強對企業技術進步工作的宣傳,營造全社會關注技術進步、支持技術進步、參與技術進步的良好氛圍。四是提高服務效能。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完善工作制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真正做到為企業和基層辦好事、辦實事。
(四)加強監測分析。從今年開始,省里每年將對全省17市技術創新能力進行考核,為此專門制定了《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通過考核,一方面引導各級各部門建立科學的政績觀,提高領導干部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準確評價、監測各市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水平,為推動技術創新工作創新決策提供基本依據。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做好這項工作,使創新指標體系不斷充實、完善,更能反映各市、企業創新水平。今年技改投資形勢比較復雜,不確定性因素很多,為確保完成今年技改投資目標,各市要準確把握技改投資運行情況,深入分析技改投資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照先進找差距,對照差距找原因,科學制定應對措施,保證我省工業技改投資的健康運行,確保今年技改投資目標的實現。
(五)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結合。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是企業技術進步活動的兩個重要方面。技術創新可以為技術改造提供技術來源,技術改造又是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的必要途徑,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可割裂。全省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系統要以這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合作,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加快推進全省企業技術進步實現新突破。
同志們,全面完成今年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的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希望大家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努力推動全省企業技術進步再上新臺階,為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做出更大貢獻。
- 上一篇:區司法局人民調解員素質建設方案
- 下一篇:區司法局一村一警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