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本草讀后感

時間:2022-10-06 04:47:00

導語:錢本草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錢本草讀后感

唐朝名臣張說曾開了一副幽默、妙趣的戒貪良方《錢本草》,用區區200來字把錢的性質、利弊、積散之道描寫得淋漓盡致。此方也是關口前移、源頭治腐的良藥,不妨抄錄如下,以聵貪者之耳,以泄貪者之欲,以正貪者之邪。其文如下:

“錢,味甘,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由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此方讀來,語句精煉,內容新奇,以錢喻藥,切中要害,診治時弊,意味深長,無疑是一副治貪的絕妙之方。它既是講錢的妙用,又講錢的危害;既講不義之財必招困厄,又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既講惜財謂之德,又講揮霍謂之恥;既講居安要思危,又講戒奢以成儉;既講以儉能立名,又講以侈必自敗;既講財散而民聚,又講財聚而民散等道理。古人亦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所謂德潤身,財潤屋也是此道理。

張說對錢的認識和辯證的思考,對于不廉潔者無疑是一劑靈丹妙藥,足以令人們常省、常察、常量自己,克服金錢至上的腐朽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以及榮辱觀,做到自警、自勵、自重、自慎、自強;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再讀《錢本草》一文,也許于欲海中顛簸的世人不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