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環境建設制度

時間:2022-07-13 03:32:00

導語:市金融環境建設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金融環境建設制度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改善全市金融生態環境的意見》(德政發〔2005〕9號),建立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推進我市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加快形成“資金洼地”效應,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公正地對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價。通過正向激勵,逐步建立起以產業政策定位準確、國企改革規范合理、市場主體待遇公平、金融政策寬松優越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服務體系;以政府部門依法行政、執法部門公正執法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法律保障體系;以企業和個人誠信建設完備、中介服務體系規范、企業財務信息真實為主要內容的信用支持體系;以授權授信擴大、金融服務到位、融資環境改善為主要內容的金融支持體系,全力構建“信用*、和諧*”,促進全市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二、考核評價對象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考核評價體系

(一)考核評價方法

考核評價采用定量考核評價和定性考核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考核評價采用標準值比較法,定性考核評價采用綜合分析判斷法。

本辦法所稱“標準值比較法”是指將所考核的各項定量指標分別對照相應的標準值計算出該指標得分的方法。標準值主要依據地區經濟金融評價的有效信息以及有關行業資料的平均值或期望值制定。

本辦法所稱“綜合分析判斷法”是指綜合考慮地區經濟、信用及金融發展的總體情況、未來發展前景等非量化因素,進行比較分析判斷的方法。

(二)考核指標體系

定量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經濟基礎、企業狀況、地方政府信用狀況、司法狀況、中介服務狀況、金融發展狀況、金融信貸資產質量7部分,涉及指標32項。按各項因素對金融生態的“貢獻率”和不同作用強度,七類因素在考核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分別設置為:經濟基礎環境10%,企業狀況10%,地方政府信用狀況10%,司法狀況20%,中介服務狀況5%,金融發展狀況20%,金融信貸資產質量25%。1.經濟基礎考核評價指標。經濟基礎在金融生態環境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其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和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比重。2.企業狀況考核評價指標。企業狀況是經濟基礎在微觀層面的反映,其評價指標主要采用: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工業企業虧損面、規模工業企業萬元能耗下降率、因轄區國有或集體企業改制造成的不良貸款額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率。3.地方政府信用考核評價指標。政府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金融業經營的空間結構和資產質量。反映政府信用水平的指標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專項借款償還率、地方財政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占當地人口比例。4.司法狀況考核評價指標。司法環境是金融生態環境的保障因素,其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金融案件立案數、金融案件結案率、金融案件訴訟費總額與訴訟標的的金額比率和金融案件執結率。5.中介服務考核評價指標。社會中介服務是金融生態環境的配套因素,其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鑒證類中介機構數量(會計師、律師事務所)和擔保類中介機構擔保金額。6.金融發展考核評價指標。金融發展水平是金融生態環境的核心因素,其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各項貸款余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金融服務密度、異地金融機構對本地企業貸款額占比、貸款余額增長率、保險密度、新增貸款投向貸款余額居前十位企業的合計占比和新增貸款流向直接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的行業占比。7.金融信貸資產質量考核評價指標。金融機構信貸質量是金融生態環境的內在因素,其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新增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比例、利息收回率、信用貸款及透支占比、擔保類業務墊款期末余額占比。

(三)考核評價結果

考核評價計分采用百分制。根據各項評價指標在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工作中的重要性設置該指標的分值,逐項評價匯總得分。根據得分情況,確定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程度,分為A、B、C三個級別。具體標準見下表:

*市金融生態環境考核評價級別對照表

分值范圍[80,100][60,80)60以下

級別A級B級C級

四、考核評價程序

金融生態環境考核評價工作每年進行一次,采取自評和現場考核相結合的方法。

(一)自評。各縣(市、區)政府采取召開座談會、實地調查、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廣泛征求金融部門、企業、居民和政府相關部門意見,了解當前影響金融業健康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并根據《金融生態環境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計算本縣(市、區)金融生態環境分值,于下年1月15日前報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市人行)。

(二)考核評價。每年1月15日前,市統計局將各縣(市、區)上年度相關數據提供給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考核評價小組,根據情況對縣(市、區)進行現場考核,并結合自評結果,對各縣(市、區)金融生態環境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價。

(三)分析評議。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將評價結果報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進行分析評議,最終做出綜合評價。

五、考核方式

(一)各縣(市、區)的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結果將作為市政府年度考核各縣(市、區)政府工作完成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二)對考核評價結果為A級的縣(市、區),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授予“金融生態環境建設A級縣(市、區)”稱號,該稱號采取動態性管理,獲得稱號的縣(市、區)在后續考核中達不到標準將被取消該稱號。(三)考核評價實行“一票否決制”,有下列情況之一,將被評為C級。1.轄區金融機構發生擠兌事件。擠兌事件包括銀行類機構擠兌存款事件;證券投資者擠提保證金、巨額贖回基金事件和壽險投保人大范圍集體退保事件;2.轄區發生金融“三亂”現象。(金融“三亂”是指社會上發生亂集資、亂設金融機構和亂辦金融業務的嚴重事件);3.轄區發生嚴重不規范改制惡意逃廢銀行債務行為;4.轄區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增加2個百分點以上的;5.轄區金融機構綜合貸款利息收回率低于70%的;6.轄區金融個案債權損失超過1000萬元的;

六、組織領導

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負責全市金融生態環境考核評價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各縣(市、區)政府按照本辦法負責本轄區的自評工作。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立足本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全市金融生態環境考核評價工作。考核評價過程應堅持從實際出發,明確責任,制定措施,確保實效。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加強對金融生態環境考核評價結果的研究分析和利用,積極為各級黨政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七、本辦法由*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