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特困群眾社會救助辦法

時間:2022-01-20 02:08:00

導語:城鄉特困群眾社會救助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特困群眾社會救助辦法

一、基本生活救助

1.凡戶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居民(包括鄉鎮非農業戶口),家庭成員月人均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縣(市)、區民政局批準并予以差額或定期定額救助。

2.對城市低保對象當中的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撫養或贍養關系的“三無”人員、在鄉重點優撫對象、75歲以上老人,每月按照當地低保標準上浮20%予以救助。

3.對喪失勞動能力的病殘人、單親家庭中有未成年人的、有公費在校大學生的城市低保家庭,家庭成員每人每月按照當地低保標準上浮20%予以救助。

4.對家庭成員年人均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于當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由本人申請,經縣(市)、區民政局批準可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5.對每月每戶用水10立方米以下(含10立方米)的城區低保家庭,實行每立方米1.12元的最低水價。

6.對年滿60周歲以上無勞動能力、無穩定的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人的“三無”老人,入住民辦養老機構的,市民政局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對民辦養老機構予以補助;居家養老的,由政府購買服務,按每月每人200元標準予以補貼。

7.對城鄉100周歲以上老年人,由市老齡辦負責為其每人每月發放補助費200元。城鄉9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的老人,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基礎上,由市老齡辦負責為其每人每月增加100元補助費。

8.對因遭遇突發性事故或職工本人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殊困難的職工家庭,由市總工會一次性給予每戶200—1000元救助。

二、教育救助

9.對城鄉低保家庭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課本費及校內服務性收費,對寄宿學生給予一定生活補助;對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的,給予1000元的入學補助。

10.對城鄉低保家庭中考入正常收費全日制高等院校(不含免收學費的院校)的學生,給予3000元入學補助。

11.對城鄉低保家庭中的在讀大學生,實行由政府和高校貼息的國家高校助學貸款,大學畢業后只償還本金。

12.對年齡在7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身體健康,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夠堅持正常學習的城鄉孤兒,由民政部門負責給予就學援助。

三、醫療救助

13.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且不享受低保待遇的原國有困難企業職工,實施城市合作醫療。對農村居民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免收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在鄉重點優撫對象個人應承擔費用。

14.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城區低保對象,實行基本醫療救助。在定點醫院門診治療的,政府承擔門診醫療費用的60%,個人承擔40%,每年每人享受門診救助的最高金額為100元,家庭成員可以共享;在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政府承擔住院醫療費用的60%,定點醫院減免10%,個人承擔30%,每年每人享受住院救助的最高金額為2000元,僅限本人住院享受。

15.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城區低保對象,實行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并進行定期血液和腹膜透析的、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重癥肝炎及并發癥、肺結核、高危孕婦住院分娩的,以及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躁狂型精神病人和重度抑郁癥患者,在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政府承擔醫療費用的50%,個人承擔50%,每年每人享受醫療救助的最高金額為4000元。

16.對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實行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重癥肝炎及并發癥、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住院搶救或手術治療、嚴重腦血栓急性發作住院搶救治療、肺結核、高危孕婦住院分娩的,以及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躁狂型精神病人和重度抑郁癥患者,在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政府承擔醫療費用的40%,個人承擔60%,每年每人享受醫療救助的最高金額為3000元。

17.對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并經批準從部隊復員的無工作單位且戶籍關系在我市的在鄉復員軍人,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7-10級在鄉殘疾軍人,實施醫療補助。每人每年發放醫藥費500元;對到指定醫院住院治療,住院費用在2500元以下的,由縣(市)、區政府承擔醫療費用的60%,超過2500元的部分,市政府承擔醫療費用的60%,每人每年住院補助最高金額不超過2000元。

18.通過110報警服務聯合行動,對“三無”(無親屬、無工作單位、無固定住址)的危重病人、傳染病人、精神病人實施醫療救助。

19.對城區內享受低保待遇,獨生子女在14周歲以下,其父母均無業的家庭,由縣(市)、區人口計生部門負責每年發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120元。

20.對農村只有1個子女或兩個女孩且年滿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計劃生育夫婦,由市人口計生委負責按人年均600元標準發放獎勵扶助金,直到亡故為止。

21.對城市雙無業及失業特困育齡人員、無工作單位的流動人口和農村戶籍的育齡人員,由市人口計生委負責實行計劃生育節育技術基本項目免費服務。

22.對城鄉低保對象和重點優撫對象中的白內障患者,予以白內障復明手術治療救助。

四、就業援助

23.城鎮“4050”(女40周歲以上、男50周歲以上)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棚戶區失業人員和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分流人員,可持相關手續經勞動就業服務部門認定后,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再就業培訓基地享受免費的普惠制再就業培訓服務。

24.城鎮“4050”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棚戶區失業人員和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分流人員,可持相關手續經勞動就業服務部門認定后,到公共職業介紹機構享受免費的職業介紹服務。

25.有創業愿望的城鎮“4050”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棚戶區失業人員和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分流人員,可免費享受創業培訓、項目推薦以及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創業服務和優惠政策。

26.政府出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優先用于安置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需求的城鎮“4050”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棚戶區失業人員和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分流人員。對安置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用人單位,給予一定額度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27.在公益性崗位工作滿一年或申請公益性崗位一年以上未得到安置已實現靈活就業的“4555”(女45周歲以上、男55周歲以上)下崗失業人員,由本人申請,經有關部門認定,可享受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補貼。

28.在低保對象求職登記60個工作日內,勞動保障部門開辦的職業介紹機構要優先為其提供3次就業推薦并免費提供職業指導、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和職業介紹服務。

29.對從事個體經營的低保對象,自批準經營之日起一年內免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市場管理費、登記費、證照費;對進入集貿市場經營的低保對象,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30.對實現就業后,家庭月人均實際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低保對象,就業后3個月內可繼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五、住房援助

31.對居住危房、險房、茅草房、土坯房的農村低保戶,按照當地政府確定的住房援助計劃,由市民政局負責給予補貼。對翻建住房的,每戶補貼5000—10000元;對維修住房的,每戶給予不超過2000元的補貼。

32.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鎮低保戶可申請核減租金。核減租金按租金核減面積×租金核減標準繳納,租金核減面積的計算方法為低保證標注人口數×8平方米(使用面積),租金核減標準自2006年起暫定為每月0.8元/平方米。超面積部分按正常租金繳納。

33.對棚戶區和危房改造拆遷區域內的低保戶,可在建成區內按一居室合法住房予以安置,免收代建費用,被拆遷人不享有房屋產權,按租金核減標準交納房租。

34.對省財政廳、省殘聯確定的農村危房改造的殘疾人家庭,給予建房戶每戶5000元補貼。

六、供暖救助

35.對城區內具有常住戶口且居住暖氣房的低保戶,在住房限額標準(建筑面積60平方米)內的一處住房實際發生的采暖費,給予全額減免。對低保戶家庭成員有工作單位且單位已經發放采暖費補貼的,則扣除單位補貼,只補貼其住房采暖費的差額部分。

36.對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在住房限額標準內的一處住房實際發生的采暖費,給予補貼42.5%;對離異、喪偶或配偶方無工作單位且無勞動能力的,給予補貼85%。

37.對破產企業、困難企業離休干部遺孀,按照離休干部生前級別,補貼其一處住房在住房限額標準內采暖費的85%。對離休干部生前所在單位或離休干部遺孀所在單位已經發放采暖費補貼的,則扣除單位補貼,只補貼其一處住房采暖費差額部分的85%。

38.破產企業、困難企業離休干部及軍轉干部,按照離休干部、軍轉干部級別計算采暖費補貼金額并發給本人。

39.對城區低保家庭、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居住無暖氣房自行取暖的,每戶每年給予200元取暖補助。

七、應急救助

40.對遭遇突發性災害損失,靠自身力量不能在短期內恢復和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居民,縣(市)、區民政局根據其受災情況一次性給予每戶500—1000元款物救助。

41.在基本生活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幅度較大并持續一定時間,導致低保家庭生活水平出現明顯下降時,為低保家庭發放一定數額的臨時生活補貼。

八、社會互助

42.由市民政局協調市、縣(市)區機關干部對城鄉特殊困難戶、貧困殘疾人進行各種形式的對口幫扶,保障其基本生活。

43.慈善機構積極倡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從事慈善捐贈和社會服務,有針對性地對困難群眾進行扶持和幫助。

44.生活特殊困難急需必要生活用品的低保家庭,可在街道或社區的“扶貧超市”免費領取日常生活必需品。

45.城鄉低保戶和經濟確實困難的我市居民,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條件,由市、縣(市)區法律援助中心實施法律援助,為其指派援助律師,代為參與訴訟。

46.對因遭受家庭暴力,需要到家庭暴力致傷中心鑒定的低保家庭婦女,免收鑒定費。對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暫無居住場所的婦女、兒童,由市婦聯、市民政局提供法律幫助和食宿救助。

47.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為低保對象提供免費電影,圖書館免費為低保對象辦理圖書借閱證。

上述各項救助工作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由各主管部門根據其職責分工負責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