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規章制度
時間:2022-11-05 05:07:00
導語: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規章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人民生活質量整體得到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農村居民因各種原因難以維持基本生活。因此,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解決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實現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方面城鄉困難群眾同等待遇,逐步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等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實體現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是一項加強“三農”工作,逐步消除貧困、控制貧富分化、化解社會矛盾、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社會物質財富、體現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度。
其次,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對于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是一個有力地推動,也是對人的基本生存、生活權利的尊重。
最后,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城市與農村,生產與生活,公平和效率有機的統一起來,反映了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日益得到貫徹落實,是我國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上開創的另一新局面。公務員之家
總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件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重要的保障措施,是建設社會新農村的基礎,是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城鄉和諧、分配和諧的關鍵一步。所以,低保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需要我們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努力。
- 上一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會講話稿
- 下一篇:政務服務工作推進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