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思想政治工作于企業文化建設之中
時間:2022-05-10 06:05:00
導語:融思想政治工作于企業文化建設之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馬創立于1996年12月18日,是以虛擬經營為特色的連鎖經營的大型服裝企業。集團憑借“品牌興業”戰略和“小河有水大河滿”的共贏經營理念,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獲得了持續、高速發展,森馬品牌已經享譽全國,一舉摘取了“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三大桂冠。*年,森馬的銷售額已經超過25億,上繳稅收8100多萬元,是溫州市鞋服類企業第一納稅大戶。企業綜合實力不斷上升,是中國服裝行業競爭力10強企業,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百強企業,并連續七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服裝行業銷售、利潤“雙百強”行列。
森馬的高速發展,關鍵在不斷創新,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更具特色,更顯實效。森馬突破了傳統的單純政治教育的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精神熔鑄在企業文化建設之中,創新了頗具特色的活動載體——“企業文化活動月”,是溫州市首批20家活力和諧企業,全國“雙愛雙評”先進企業。
一、“企業文化活動月”的提出
*年是跨世紀的一年,是森馬開始走向規模性發展的轉折時期。隨著企業規模的快速擴張,員工隊伍的不斷擴大,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越來越迫切。因此,集團從精神文明創建的角度,開展“企業文化活動月”活動。即每年的11月18日到12月18日,連續開展企業文化活動。活動的目的是激發工作活力和創新積極性,培育員工“崇德尚賢,和諧共贏”的共同價值觀,營造“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文化氛圍,構建一個活力和諧森馬。
二、主要實施方式
確定特色活動主題:每年初由集團黨委、工會、團委和企業文化中心共同確定當年“企業文化活動月”的主題,安排內容,擬訂措施,開展活動,到11月18日-12月18日集中展示活動成果。如2002年的主題是“火紅的青春、火紅的森馬”,*的主題是“人文森馬、科技森馬、希望森馬”,*年的主題是“與森馬一起飛翔”,*年的主題是“激情、夢想、飛越”,*年的主題是“唱響森馬,舞動風采”。*年,我們又創新了活動形式,啟動了“活力和諧,快樂森馬”文化之旅系列活動,以春夏秋冬四季的時間順序將“快樂”、“健康”、“幸?!?、“活力”四大小主題貫穿活動全過程。
設計特色文化標識:森馬文化徽標。為了使森馬一直致力建設的“共贏文化、和諧文化、團隊文化、制度文化、學習文化”有鮮明的標識,我們發動全體員工共同參與設計企業文化的五色徽標,對全體員工100多幅作品進行了展示和公開評選。參加人員不僅有集團總部的員工,商、供應商等合作伙伴也積極參與。
徽標的設計以舞動的人為基本元素。綠、藍、玫、黃、紅,五種繽紛的色彩,五個從原點躍出的舞者匯聚成一支正在燃燒的火炬,構成了森馬集團企業文化活動月的徽標。五色徽標體現了森馬積淀的深厚文化內涵。綠色代表了森馬共贏的文化,玫紅喻寓著森馬友愛、浪漫、溫馨、幸福的家的和諧文化,火紅表達了森馬奮發向上的學習文化,湛藍蘊涵著森馬完善規范的制度文化,鵝黃象征了森馬團結協作的團隊文化?;諛苏故玖松R人青春活力,樂觀積極的精神面貌;表達了森馬人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的信念;傳遞了森馬豐富多采,兼容并包的企業文化內涵。文化徽標的誕生,不僅集聚了員工的智慧,更形象地演繹了森馬的文化,對森馬文化的傳播與認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開展特色的文化活動:創新活動內容,把文化建設與企業、員工的發展有機統一起來,真正實現和諧發展,是森馬企業文化建設的宗旨。因此,森馬的文化建設以員工為主體,以發展為中心,以和諧為核心,從“四種形象”、“四種責任”、“兩個滿意度”、“兩個和諧”、“六個一”等方面開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
所謂“四種形象”就是樹立“森馬是個家”的形象,營造和諧的文化;樹立“森馬是艘船”的形象,打造團隊文化;樹立“森馬是個法人”的形象,建設制度文化;樹立“森馬是所學校”的形象,創新學習文化。通過“四種形象”的樹立和“四種文化”的打造,最終實現“和諧共贏”這一核心文化。
所謂“四種責任”就是為員工創造發展空間,肩負起員工的成長責任;為合作伙伴創造利益,肩負起顧客的價值責任;為企業創造效益,肩負企業發展的責任;為社會創造財富,肩負起回報社會的責任。
所謂“兩個滿意度”就是實現“員工滿意、合作伙伴滿意”。讓員工滿意,實際上就是追求企業內部的和諧,就是要讓員工快樂工作,幸福生活;讓合作伙伴滿意,就是追求企業外部的和諧,為合作伙伴創造利益空間。
所謂“兩個和諧”就是實現“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和諧,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和諧?!?/p>
所謂“六個一”就是每年為員工提供至少一次的加薪機會,給優秀員工組織一次觀光旅游,給全體員工發放企業效益額外獎,給生日員工送上祝賀蛋糕,給女職工送上一份“生育保險”,尤其讓員工感動的是,森馬出資*萬元成立了森馬幫困基金,為困難員工建立了一個幫困機制。該項基金,不僅為內部員工服務,還向社會延伸,凡是符合幫困條件的,森馬也無私地給予幫助,為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作出積極貢獻。
另外,還開展“員工生命健康維力活動”,把每年“三八婦女節”定為森馬女職工的“婦檢日”,把“父親節”定為男職工的“健康關愛日”。在每逢“六一兒童節”前夕,又將無私的關懷延伸到了員工的下一代,開展了豐富多采的親子活動,贈送禮物表示節日的祝賀。
三、文化建設的著力點
積極貫徹“崇德尚賢,和諧共贏”這一核心理念,使思想政治工作主題與企業文化建設融為一體。
“崇德尚賢,和諧共贏”是森馬的核心理念,是全體森馬人共享并傳承給新成員的核心價值觀,是森馬經營、發展的思想靈魂和行為準則。而建立一個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和諧企業的建設,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時期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抓住這一主題,積極推行職業道德、思想品德、經營商德的“三德”教育,樹立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任人唯賢的思想,使和諧發展這一思想得到有效落實。如集團工會根據企業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總體要求,結合企業文化活動主題,從建設“模范職工之家”入手,從營造“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文化氛圍入手,積極探索工會維權工作與企業勞動關系創新相結合的新途徑,變工會單向、被動維權為與企業共同維護。具體做法是:在確立勞動關系之前工會就從源頭參與,根據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愿望和各自利益,推進事先預防,事前保證和三方協商機制,而不是等勞動關系確立之后發現問題再提出維權。在簽訂集體合同時,把勞動報酬平等協商,工資集體協議,員工的文化權益、學習與成長、以及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福利待遇等內容納入合同條款,從而有效地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僅為員工實現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等七種保險,參保率也始終保持100%,一個和諧企業的形象已經樹立起來。把“培育員工成為未來的成功者”,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使思想政治工作成為打造高素質員工隊伍的不竭動力。
森馬團隊具有年輕化、知識化、學歷高的特點,大專以上學歷的占89%,本科以上的占45%。他們對知識的追求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有著特殊的要求。為了使這個團隊從優秀走向卓越,我們積極貫徹“企業的發展就是實現員工自身的發展”、“培訓是員工最大福利”等理念,努力建設高素質員工隊伍。為了共創知識型、學習型團隊,集團強調長期成就導向,不僅成立了森馬成長學校,還組建了“種子引導師”講師團,建立了一套全員成長的培訓模型,對員工專門帶訓,持續推進“藍天計劃”、“飛翔計劃”、“成才計劃”的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對發展潛力大、管理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骨干還積極送出去進行EMBA的進修和深造,為企業持續發展儲備人才。培訓經費每年以30%的幅度遞增,*年達到450萬元,培訓人數覆蓋全員,每人的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小時,培訓內容涉及到技術、管理、信息、法律、營銷、勞資關系、職業生涯規劃、客戶關系等等。同時建立了人才內部交流制度,人才成長激勵制度,培育員工具有終身可雇用能力,成為真正的未來成功者。
把開展企業文化活動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工作為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服務。
崇尚責任,主動回報,對企業來說義不容辭。多年來,企業不僅大力開展獻愛心、扶貧濟困活動,還熱心公益和慈善事業。溫州是臺風多發區,每一次的災難都牽動著森馬人的心,特別是*年的超強臺風“桑美”肆虐蒼南、平陽等縣,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森馬相繼多次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資助災區人民早日重建家園;為響應溫州市“139富民攻堅計劃”,森馬主動與永嘉縣潘坑鄉、甌海區婁橋街道古岸頭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此外,在兒童福利院、資助西部添綠、營造“溫州林”、文成扶貧送溫暖、為貧困學子圓大學夢等公益事業上也經常可以看到森馬人拳拳愛心的身影。作為甌海區“百企結百村、共建新農村”活動的結對單位,森馬還主動出資800萬元在龍頭村建立甌柑生產基地,積極探索村企結對扶貧、民企反哺農業的新模式,支持新農村建設。到目前為止,森馬集團累計向社會各項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達4600多萬元,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四、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交融,活動形式更加多樣和活躍,達到了企業、員工、社會都滿意的“多贏”效果
“森馬企業文化活動月”連續開展了七年,現已制度化,成了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一個嶄新的載體,成了森馬一張叫得響、亮得出的“金名片”。通過各種主題活動的開展,有效維護了員工的合法權益,創業以來從沒有發生一起權益糾紛和侵害事件;大大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激發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創業10年來的年經濟增長率均高達50%以上;打造了一支優秀團隊,許多優秀的員工已經成長為企業的骨干和中堅,集團總經理和營銷、生產、文化建設等八個副總經理等均是從一線員工培養起來的,有的干部還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省“熱愛企業優秀員工”、市勞動模范、市十大新溫州人,十大職業經理人,森馬集團也多次被當地市政府榮記“集體功”;贏得了社會的支持,提高了企業的社會影響力,達到了企業滿意、員工滿意、社會滿意的多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