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談如何解決三農問題

時間:2022-07-20 11:47:00

導語:也談談如何解決三農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解決三農問題

關于三農問題,這是一個非常讓眾人深思的問題,就如城鄉差距問題一樣,讓我們內心充滿了沉痛與沉重。

1985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就深刻的概括過三農問題:“農民真苦,農民真窮,農民真危險”。一個“窮”字一語道破天機。

中國的農民為什么到現在依然這樣窮?雖然最近幾年國家大力抓農村經濟建設,從農民兄弟實際困難著手開放,減免農稅,減免農村子弟入學難的問題,建立集中的公辦小學,拆遷一些小的“私塾”。

然而這些政策似乎到現在為止依然“杯水車薪”,農民的醫療體制改革,農民的產值問題,務工人員的工資,還包括如何發展農村建設與農民耕地面積之間土地承包與經濟改革問題,一直發人心憂,特別是中國的農業要實現現代化,如何實現現代化?

是大學生下發基層鍛煉,緩減城市就業壓力?還是減少農民外出打工的機會,讓農民在自己家里派農科員進行科學種植指導?

沒有真正種過地的人,不知道農民的苦,沒有真正在農村呆過的孩子,體會不到農民的辛酸。沒有用心去觀望農村經濟發展的人,永遠不知道一個農民的收入與其的溫飽有多大的差異與差距,也永遠無法理會節約為本的重要。

你們可曾知道遇到干旱年間,農民兄弟們有多苦,別說井水干枯了,一個村要走好幾里路去擔一挑水,而這水的份量與價值,足夠一個家庭用上一周。

這是什么樣的場景?當我們嚴嚴夏日在敞開用水用電的時候,我們可曾感知農民兄弟們的不易?

一位從農村出來的孩子曾經告訴我說,他不知道用什么樣的心態去看待新的世界,世界過于反復無常,他覺得自卑與害怕,他怕自己的渺小與平庸受到更多城市學生的不理解。

我只是淡淡的告訴他:假如你想要別人尊重你,你就得發奮圖強的奮斗,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你真的很棒。

不管是說道農村孩子讀大學以后的思想變革,還是說到這群孩子的家庭,這個社會往往把施舍與回報看的太重了。

如果我們人人都懂得用平常心去對待所有的人,用平淡的心去對待你曾經無私的給予與幫助,也許我們彼此之間的溝通會很愉快。

進城打工的農民兄弟的可憐與可悲又有誰知,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假如一個人忘記了尊重,這個人還算是人嗎?

前幾年農民工的工資問題,讓無數多人盡“折腰”,如果你們懂得換位思維,那么你們會明白什么叫不易。

當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與方針可以真正的落實下去時,我真的很希望農民兄弟們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同時又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

如今山東那一代的農民提前實現了現代化,浙江一代已經徹底消除了農村與城市的界限,成都市政府更加大力度用和諧的方式包容所有的外來移民。

只有當城鄉隔閡徹底消除的時候,所謂農民這樣的稱為,我真的渴望他成為永久的歷史。

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共同富有。這在1988年鄧小平關于農村建設文選中以特別指出,“先富幫助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遺憾的是放眼當下,似乎依然讓人覺得寒心,社會的進步與人的進化會讓我們看到新的切入點。

也許我們都市里的人很難體會農村的苦,很難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只有當我們用心去看世界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世界是圓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諧同樣是圓的。

舒爾茨的一句話:“如果你懂得了農業,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依如2006年世界和平獎頒給一位經濟學家一樣:只有窮人都富起來了,世界才會達到和平。

我們都是窮人,但我們窮的要有骨氣,要促使自己不斷的奮斗,為建設祖國的新農村,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